机构也叫苦:分业监管“标准不统一+效用同向叠加”

夏心愉 | 2017-07-29 22:20 26350

作者:夏心愉来源:愉见财经(ID:fish-finance)全国金融工作会议顺利闭幕,“风险”和“监管”成为会上最为高频出现的词汇——“监管”一词出现了

作者:夏心愉

来源:愉见财经(ID:fish-finance)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顺利闭幕,“风险”和“监管”成为会上最为高频出现的词汇——“监管”一词出现了28次。升级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将成为下一步工作重点。


对于这个话题,相信各位这两天已经听了不少评论,比如本轮被重拳整顿的监管套利、通道业务,直指分割的监管,一向以“谁是我发的牌照”为界来管控机构,那一旦业务延伸到别人牌照底下,或是新金融业务还没拿到牌照主体不明,就形成了监管真空。


这个大家惯常使用的视角是自上而下的。本期“愉见财经”换一个视角,自下而上,说说遇上监管协调不足的时候,机构们其实也会叫苦。



他们的苦水之一是,各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标准有时候是不统一的,甚至两个机构明明是做得是同质化的产品,却因为“各有各妈”、各有各的监管,就得不到同一个标准,这就形成了某种程度上的“不公平竞争”,以及难免业务流失。



比如2013、2014年的那轮的大资管爆发期,一样是通道类业务,银监会管的信托机构是受到净资本约束的,而证监会管的券商和基金子公司就没有,那这样一来,券商和基金子公司因为监管不同就占优势了,相当于成本低,就可以压低通道费。信托就只能眼睁睁看着也许本该属于自己的市场份额被别人抢走。这算不算一肚子苦水?


苦水之二是,各金融监管部门,经常一开绿灯,大家都开;一踩刹车,大家都踩,这中间甚至还有那么点竞相来看谁的监管更有力度的意思。可这同向效用集中叠加,对机构而言未必是好事。


比如2016年前的一波鼓励金融创新的浪潮,前有银监会放行了银信合作,后有证监会放松券商资管业务;而到了当前金融风险积聚的时候呢,监管部门又开始竞相来收紧政策。4月份的债市因市场恐慌情绪而出现震荡,背后就有监管竞相收严对机构监管的因素。


好在,通过这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升级版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已是呼之欲出,金融监管体系将从分业监管和机构监管,走向功能监管。



功能监管看的是业务性质,而不是机构性质、或者说牌照性质。这样的监管框架体系一旦形成,监管的协调性就会变高,金融机构资产组合总体风险变得容易判断,可以避免重复和交叉监管现象的出现,也能为金融机构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3
标签: 监管 效用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