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释放重要信号:下半年货币、楼市、股市怎么走?

2017-07-25 23:19 8229

导读:昨天(24日)傍晚,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对货币政策、楼市、股市等方面做了多方定调

导读:昨天(24日)傍晚,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对货币政策、楼市、股市等方面做了多方定调。可以说,当下的“股市、楼市”已全面升级为国家战略层面,不再是过去放养的“孩子”,任其自然发展、成长的历史或已成过去。市场将全面进入一个稳定的周期。


1、货币政策的问题


其中有几个要点,对于货币政策是这么表述的,“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咦,稳健中性变成稳健了?中性不见了,是不是代表货币紧缩结束,转为宽松了呢?马上就有人在微博解读传播了,然后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


北京的银行放款速度加快了?不知道,但北京房价见底还为时过早,一般从3月份调控三个月后,市场的成交量会有所回暖,成交价格也会稳住,预计北京下半年市场会比较平稳。但这个只是下调途中的小反弹。


笔者坚持认为,货币政策并未转向!现阶段不可能由紧转松!


中央政治局会议,在今年2月份开的时候,表述的也是这句话,并没有改变。


看看上半年的货币松紧,就知道了,应该说是不松不紧,谈不上很松,因为很多一二线城市的房贷一直拖着没额度放,但也谈不上很紧,因为三四线城市还在去库存,货币供给相对还是很宽松。


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提法是在哪出现的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去年12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政治局会议有什么区别呢?


前者是一年一度的会议,一般在12月份召开,是对一年的总结,以及对未来一年总的经济政策定基调做部署,相当于年度策略会;而中央政治局关于经济讨论的会议,一般是一年四次,每年的4、7、10、12月份召开,相当于季度策略会,7月份的相当于下半年度策略会。


7月份的政治局会议关于货币政策的表述,跟今年2月份的表述是一样的,都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所以真的谈不上货币政策转向了。


关于“中性”这个词,在同一时间段,有时候出现,有时候又没有。


比如最近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里面,没有提到稳健中性,而没几天,央行周行长带领大家学习时,谈的又是落实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


所以,我觉得不要中央一开个会,又过度解读。


对于全国而言,一年的政策不会随意改变,通常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会对来年的各项指标就定目标了,中途不是特大变故,一般不会突然改变,而是保持政策的一个连续性。


至少,今年的货币政策还是稳健中性的,明年如何就要等今年12月的会议才能确定了。


而且会议也强调了,深入扎实整治金融乱象,加强金融监管协调,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和水平。这一点,其实就代表着M2的方向了,保持个位数增长,货币不可能大放水。


2、关于房地产政策


关于房地产调控政策的表述,是这样的:“要稳定房地产市场,坚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加快建立长效机制。”


基本上已经明确了,调控的持续稳定,就意味着不会放松。客观上,也不可能放松,因为调控了,房价还没有真降呢!最主要是经济增速上半年有6.9%,非常不错的成绩,经济稳定,房地产也就有了调控的空间。


为什么现在还没看到明显下降?我觉得还是货币没有完全收紧的缘故,基准利率一直没有加息,调控政策对市场的威慑力不足,大家预期货币会一直放水,所以拼命买房保值增值。


政府因为限价,限制新房子网签,网签下不来,个人按揭贷款也就下不来,很多一二线城市的人告诉我,当地银行贷款发放时间,都要拖个三个月到半年以上,杭州的银行都不做二手房贷款了。


房贷看起来确实是收紧了,利率也上调了,但由于整体货币环境依然较为宽松,银行的钱要赚钱,所以其他的消费贷款并没有收紧,客户全款购房的资金,难道都是靠个人储蓄的自有资金吗?绝对不可能!肯定也是以其他方式从银行贷款出来的。


开发商无法即时回款,因此出现了一个新现象,就要求客户全款买房。


据新闻报道,广州广纸板块,普通的三成首付比例几乎绝迹,而高首付比例或全款买房的客户则成为了楼盘的首选群体,在买房上可享受多重“优待”。出售新货,将依据首付比例高低来决定客户买房的先后。广州、济南、惠州、杭州都有这个情况。


其实此前,就有成都、武汉、郑州、杭州、南京的购房者跟我反映过这个情况,由于政府限价,新房价格低于周边二手房价格,因此大家都来抢新房,但又抢不到,500套房子,有5000个人来抢,想买房要托关系,给茶水费,还要求全款买,二手房又贵了好几千不想买,很多购房者因此感到非常焦虑,原来看空的人也不淡定了,一直等待调控降价的人也绝望了!


下面是几个城市购房者反馈的当地行情。


1、南京,“有新房比二手房便宜八千多,买了就是赚了,所以很多人抢”。


2、成都,“现在不论大小开发商,一律要求全款,但还是买不到房子,龙湖马上要开的一个盘,400多套房子,目前已经排了4000多号,这还是已经在要求全款的情况下。限贷能限住房价?我现在持怀疑态度了。”


3、青岛,“6月25日买的二手房,成交价1.72万/平米,今天中介告诉他已经涨到1.8万了,虽然调控,二手房还在涨,房产交易大厅人山人海,所以我早就从空头转为多头了。”


也因此,很多人认为我这段时间对楼市的判断,看空错了。


我是属于稳健派,对自己的投资策略是,宁可错过,也不踏错。


也许现在冲进去,可能短期内还有小幅上涨,但是我能卖的出去吗?一年涨10%我有钱赚吗?没有。不涨或微涨,都没钱赚。


即使有赚到的差价,如果不套现,也是白搭。


但我不想承受这种担惊受怕的痛苦,如果利用较大的杠杆投资,我每天会很担心房价下跌,而且一旦下跌了,我精神又会受重创。


有个石家庄的粉丝告诉我,前几天跟一个房产中介吃饭,他说手里还有两套房,现在卖就得赔钱,手里的钱只够撑半年,在赌下半年市场好转。


现在是处于一个不确定的迷茫期,很多人看不清楚,看涨看跌的,都会找出各种理由来支撑自己的信心。


我只做确定性的投资策略。房价已经暴涨了一轮,未来三年不可能持续,因为现在调控了,未来货币政策我认为是一个收紧的方向,而且从购买力来说,一定是有个极限的,所以我个人偏向于房价会调整下跌。


我相信很多人现在也是中产了,日子过的舒坦,人对于财富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如果想再进一个阶层,需要豪赌,但我不想现在去赌,因为输的概率大,我何必去冒这个险呢?我喜欢行情确定,内心安宁的时候投资。


当然,你喜欢赌,也可以随意。但一旦调整来临,也很可能从中产跌落到贫民。


3、股市


对资本市场,会议强调:确保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要深入扎实整治金融乱象,加强金融监管协调,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和水平。


此次会议强调了“金融监管协调”问题,实际上与此前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所强调的政策基调是一致的。


为何要强调金融监管协调?


因为在金融创新加速期,金融监管不协调会滋生金融风险。2012年金融创新开启,监管层寄希望于靠此解决实体融资难题,但“钱荒”“资产荒”“负债荒”轮番上演;2016年强调着力防控资产泡沫,防范金融风险。但金融监管不协调却又产生监管竞争问题。可见,缺少协调的监管政策,不仅没有防范风险,反而使监管本身成了市场最大的风险。


目前,还看不到监管政策会放松的可能性。严监管政策退出无非需要“经济加速下行”和“系统性风险苗头”的两个信号出现才有可能,但一个也没出现。目前全年经济增长无忧,也就是说,金融严监管目前对实体的负面冲击还不是特别明显。


横跨证券财媒资深投资人黄斌汉分析:


在”深入扎实整治金融乱象”的指导下,市场将趋于稳定,整体横盘震荡为主。板块还是会出现,涨多了会跌,跌多了会涨,市场板块轮动的规律还会延续。


在IPO下,市场炒作对业绩的要求会有一定提升。这不是为了价值投资,也不是为了赚股息,这仅仅只是为了安全,为了迎合市场风向。行业龙头、热点题材、主题未成形的赛道题材仍是机会。整体注意,市场轮动风险,短线在板块轮动超跌反弹。

  

另外,IPO调整下,原始股骗局会比较多,要多提防这类风险。


4、政治局会议为何猛批“金融乱象”?


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下半年将深入扎实整治金融乱象,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稳定房地产市场。用“乱象”这么重的词,还真不多见。


“金融乱象”,乱在哪?


会议要求深入扎实整治金融乱象,加强金融监管协调,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和水平。

 

在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看来,在过去一轮金融治理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可能是政治局此次语调加重,使用“金融乱象”这一并不多见表述的原因之一。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杨涛分析说,“金融乱象”不是个新词,但出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还是比较少见的,“这是之前3月份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4月份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以及最近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延伸,是强调金融安全、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在更重要位置的一种体现”。


杨涛认为,金融乱象有几个方面,一是鱼龙混杂的互联网金融领域所暴露出的问题,这是导致金融乱象的一个核心点。第二个领域是传统金融行业中,银行、证券、保险的一些金融产品创新过度脱离实体。还有一方面就是带有金融属性的乱象,比如邮币卡骗局、场外市场打着现货旗号做期货。

 

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表示,金融乱象是由于很多因素导致,比如监管真空、市场不规范、标准不统一,还有很多顶着科技金融的帽子其实是在做很多非法的金融产品。因此,整治金融乱象要从监管下手。

 

杨涛也强调,整治乱象既需要着眼于短期的治理行动,也需要着眼于机制的长期治理。考虑到目前许多金融风险都出现在监管的空白或交叉地带,监管协调将是长期建设的重中之重。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已经明确提出要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来解决监管协调的问题。

 

“未来,随着强监管以及去杠杆持续推进,影子银行规模将进一步缩小,整个金融资源使用效率将会提高,企业偿债能力也会增强。”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说。

 

PPP,不能再“野蛮生长” 

 

此次会议还提出,要有效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


刘元春称,目前中国的隐性债务有两个方面,其一是最近表现迅猛的地方政府投资主要依靠PPP、产业基金等方式进行,但实际上很多PPP和产业基金有变相举债的问题;其二是一些地方政府债务没有正常的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之中,而是隐藏在“表外”。

 

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家张连起也表示,当前,随着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的发展,不少地方政府通过PPP模式,以表面上入股,实际上举债的方式,新增了大量隐性债务。这个问题现在比较严重,如果不及时处理,未来两三年内地方债风险将特别突出。

 

PPP本来是提振投资、减轻地方政府财政压力的良好工具,如果成了财政风险的源头,那就得不偿失,也违背了推广PPP模式的初衷。因此,不能让PPP“野蛮生长”,要对PPP项目实施全过程有效监管,加强绩效审计和监督。

 

过去地方政府信用的膨胀是中国高杠杆的核心基础,要降债务、去杠杆,未来需要高度关注隐性债务。一方面规范政府行为,一方面让PPP更加透明化。

 

实际上,此前官方已经出台了一些政策,包括对违规违法举债进行清查、处理,严控地方政府债务增量,终身问责等。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公共财政与政策研究院院长乔宝云表示,从政绩观入手,将有利于消除地方政府官员违规举债的动机,可以说是治本之举。“解决地方债风险的最终答案不在地方债本身,政绩观很重要。要从根本上改变地方政府的激励机制。”


乔宝云称,今后要从根本上解决地方债风险,除了切实落实现有政策外,还需要很多债务管理以外的措施,比如理顺政府间财政关系,深化财政改革和金融体系改革等。


楼市政策:保持连续稳定


除对金融和地方债提出要求外,此次政治局会议还明确,要稳定房地产市场,坚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加快建立长效机制。


何为稳?刘元春指出,健康平稳的房地产市场首先是价格不能过度泡沫化,虽然近期官方因城施策的举措取得一定成效,但不能掉以轻心,需要保持政策稳定性,避免房地产在一些热点城市出现周期性反弹。

 

连平也表示,中国房地产库存总量还是在高位,而且房地产部门杠杆率水平提升比较快,加上房地产行业抗风险能力整体较弱,房地产泡沫风险仍需警惕。

 

长效机制如何加快建设?中国房地产业协会法务部主任康俊亮称,真正的长效机制应该是一套组合拳,涵盖土地领域的长效机制、房地产税以及不动产全国联网三个核心内容。

 

康俊亮指出,基于这些长效机制,各地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酌情实施诸如限购、限贷、限售等政策。这样市场预期明朗,更加稳定,限价等行政性手段也可以逐渐退出。


来源:樱桃小房子(ytxfz8) 陈小瑛、 国是直通车(WednesdayNews)、中金在线(cnfol-com)、证券时报网、新华社、Wind资讯


9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