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里谢一句正确的废话回味无穷

2009-05-15 10:05342

    据上海证券报消息 我们总是在靠近“拐点”, 而“拐点”本身是客观存在且不会变动的,变动的仅仅是人们对其所处位置的预估。很多时候,人们感觉产生“远离拐点”的错觉,仅仅是因为在预估上出现了偏 差,而预估出现偏差,往往又是因为在阅读经济世界的时候,对一些基础性的数据区分和形势判断缺少追根寻底、谨慎理解的精神。

    春去夏至,希望萤火的跳动也变得缤纷活跃起来。奥巴马说“美国经济出现希望的曙 光”;伯南克说“已看到初步迹象,经济活动急剧衰退的趋势可能正在减缓”;萨默斯说“自由落体的感觉将会告终”;盖特纳说“金融体系开始愈合”。最新鲜且 最令人回味无穷的一句话,则是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说的:“全球经济拐点即将到来——但不是现在”。

    “青梅煮酒论拐点”之前,一个显得有些业余、又有点不合时宜的尴尬问题在笔者 的脑袋里急不可耐地打转,“拐点?什么拐点?”倒不是因为这个词汇太过于生涩复杂而发人深省,实际上这个词汇似乎太过于简单以至于高端专业人士们都不屑于 用只言片语去解释。经常能够看到与之如影随形并时不时彼此替代的几个流行修饰语,还有“触底反弹”、“最坏的时刻已经过去”、“冰释回暖”和“反弹复苏” 等等。专业人士们信手拈来之时,好像从没有确切说明过这些词汇到底包含怎样的具体内涵,以及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寓意的重叠或是表征的差别。

    维基百科给拐点的定义是:“在数学上,一个反曲点或拐点是一条可微曲线改变凸 性的点,或者等价地说,是使切线穿越曲线的点”。笔者不想继续在数学上纠缠不清,还是直截了当地用类比来解释这个“凸性”拐弯吧。与之相近的市场语言包括 “触底”、“反弹”、“回暖”和“复苏”。这几个耳熟能详的词汇看上去很像亲兄弟,实际上却有着天壤之别。笔者更倾向于认为,这几个词汇是由轻及重、由小 及大、由点及面、由前及后的一组概念。

    区别这一组似是而非的概念,需要一个切入点,在符号经济时代,术语背后的数据 内涵就是这样一个值得信赖的切入点。为了科学和具体地表示经济的各种状态,各种官方或是非官方的权威机构制造并公布了一系列统计数据,这些数据共同构成了 层次分明的体系。我们总是习惯于将宏观经济的总体形势分成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四个维度,这四大维度的状态又由一组组泾渭分明的数 据来表示。

    受经济周期起伏和不确定性丛生的影响,这张数据网也处于风雨飘摇的变化之中, 特别是在危机时代,经常能够看到匪夷所思的景象,同一个大维度下的不同经济指标显现出截然不同的运动特征。例如,同样是表征美国楼市状态的变量,近段时间 以来现房销售、新房销售和建筑开工的环比增长均时有变负为正的表现,但其同比数据却处于历史最糟糕的阶段。与此同时,房价依旧在下降,而购买力指数小幅回 升,按揭申请也有所上升,那究竟该给美国房市整体打上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标签?事实是,关注点不同的市场人士作出的判断往往大相径庭。

    笔者以为,在复杂局面中判断形势,让经济数据排排坐、分清类型是首要之举。根 据重要性不同,经济数据可以分为核心数据和次要数据,例如表征就业状况的,失业率是核心数据,失业平均时间是次要数据;根据周期不同,经济数据可以分为低 频数据和高频数据,例如表征经济增长的,季度和年度实际GDP增长率是低频数据,而月度景气指标是高频数据;根据内涵不同,经济数据可以分为现时数据和先 行数据,例如表征工业生产状况的,工业增加值是现时数据,而PMI指数是先行数据。区分不同类别指标的变化,经济所处状态才能被更进一步地细致刻画。

    还是先区分一下“反弹”、“回暖”和“复苏”。这三个词汇层次分明,单一数据 指标(特别是环比指标)由负转正的变化可以被视作反弹,一连串先行数据的反弹即意味着“回暖”,在大环境依旧“偏冷”但又出现诸多反弹现象时,用“回暖” 一词来形容就较为贴切。而持续“回暖”后的状态则是“复苏”,以核心数据和低频数据的大范围反弹为特征,当然,“复苏”并非总是“回暖”的下一站,如果先 行指标的一系列反弹难以持续,“震荡”和“寻底”将变成“回暖”的伴生物。

    最模棱两可的状态就是“触底”了,这个词汇可以用于局部也可以用于整体,可以 用于一个瞬间也可以用于一段时间。对于经济整体而言,“触底”更像是一个过程,伴随着各种数据“反弹”和阶段性“回暖”,如果说整个衰退阶段都是所谓的 底,那么在核心指标大范围出现反弹之前,整个经济都处于波动触底的状态。

    说到此,可以和“凸性”拐弯类比的,笔者以为只有“复苏”,这表明了经济周期 的根本转变,而非经济形势的短期波动。最后回到特里谢的名言:“全球经济拐点即将到来——但不是现在”。在笔者看来,没有比这句话更有趣的判断了。本质上 看,这完全是“正确的废话”。非常值得强调的是,我们总是在靠近“拐点”, “拐点”本身是客观存在且不会变动的,变动的仅仅是人们对其所处位置的预估。很多时候,人们感觉产生“远离拐点”的错觉,仅仅是因为在预估上出现了偏差, 而预估出现偏差,往往又是因为在阅读经济世界的时候,对一些基础性的数据区分和形势判断缺少追根寻底、谨慎理解的精神。
0
标签:特里谢 废话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专访欧洲央行前行长特里谢:人民币国际化的可能性

2014-03-28 13:57
806

专访:欧洲央行前行长特里谢

2013-10-15 11:55
808

特里谢:全球央行在抗击危机过程中居功至伟

2013-06-26 11:14
882

特里谢强调希腊不会违约 非美压力仍然较大

2011-07-19 11:55
689

特里谢:暂停对葡国评级要求

2011-07-08 11:18
673

特里谢再言“高度警惕” 欧央行加息箭在弦上

2011-07-01 09:19
694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