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数据:外贸环比数据现暖意 投资持续强劲

2009-05-13 09:53 290

===进出口环比再现增长===

     经济数据:

    4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1707.3亿美元 同比下降22.8%

    海关总署12日发布的数字显示,按工作日平均计算,今年4月份与3月份环比进出口值增长10.4%,其中出口增长6.9%,进口增长15.1%。前4个月我国累计贸易顺差754.3亿美元,同比增长32.4%,净增加184.5亿美元。

     数据解读:

    进口可能先于出口企稳 贸易顺差仍会同比负增长

    4月份我国出口连续六个月负增长,但环比增幅上升。分析人士指出,虽然外需没有进一步恶化,但出口恢复仍需要一段时间。进口可能先于出口企稳,未来数月贸易顺差同比负增长可能会持续。

    摩根大通中国证券市场主席李晶认为:美国、欧洲和日本的经济形势都出现了好转的迹象。第一季度美国的消费已经出现了同比正增长,这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受此影响,3月以来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明显增加。

    交通银行发展研究部经济师刘能华指出:在本轮金融危机中,中国出口的降幅低于东南亚其他国家,表明在全球外需疲软的情况下,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所占份额增加,这对中国产品出口的恢复也是一个积极的推动。

    高盛发布的分析报告认为:进口降幅收窄体现了国内需求增加,进口价格上涨,预计未来几个月仍将维持这种趋势。

    海关总署发布的分析报告指出:经济下滑导致国外消费者更偏好价格低廉的商品,对品牌和档次的要求降低。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的中低档产品在国际市场仍然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加工贸易企业仍然能够接到为数不少的短单和急单。不过,受国际市场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人民币汇率预期不够稳定等因素影响,加工贸易企业进出口仍存在困难。

    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或将率先复苏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分析认为:中低端产品出口有望率先改善。首先,前期出口大幅下跌反映了实体经济受外需恶化和因国外进口商贸易信贷紧缩引发的信贷危机的双重打击,而目前后者已经有显著缓解;其次,多数亚洲货币自3月开始对美元持续升值,譬如:韩元升22%、印度尼西亚卢比升16%、新加坡元和新台币亦上升超过5%,恢复至危机前的水平,其相对于人民币的贬值幅度亦缩窄,这使得中国中低端产品面临的汇率压力减轻。

    上海证券宏观分析师李剑峰认为:从一周前结束的广交会订单情况也可做出这样的判断。第105届广交会成交额降幅为16.9%,从整体成交看,机电商品成交比上届减少19.5%;轻工产品成交减少15.3%;纺织服装成交减少11.7%;食品、鞋类略有增长,分别增长3%和1.9%。从以上数据看,机电产品降幅大于总体水平,而劳动密集型产品表现好于总体水平。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降幅会逐渐趋缓,甚至会率先复苏,这一点已经从4月份的出口数据中得到验证。

===外贸企稳===

     经济数据:

    海关总署:外贸企稳 4月单月进出口环比再现增长

    一般贸易进出口环比继续保持增长,加工贸易进口环比增长明显: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统计数据,今年4月份,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843.7亿美元,下降21.3%。其中出口416.4亿美元,下降23.8%;进口 427.3亿美元,下降18.7%。从环比来看,4月份一般贸易进出口、出口和进口分别增长12.3%、8.3%和16.4%。4月份,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681.7亿美元,下降24.8。其中出口437.1亿美元,下降23.2%;进口244.7亿美元,下降27.4%。环比来看,4月份加工贸易进出口、出口和进口分别增长8.3%、5%和14.9%。

    出口商品中主要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环比增长:海关统计显示,主要劳动密集型产品较3月份环比表现出增长势头。其中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73.7亿美元,同比下降11.2%,环比增长3.9%;纺织纱线及织物出口51.2亿美元,同比下降14.4%,环比增长13.4%;家具出口21.8亿美元,同比下降8.2%,环比增长2.7%;鞋类产品出口20.6 亿美元,同比下降4.5%,环比增长3.8%;塑料制品出口12.1亿美元,同比下降5.7%,环比增长11.9%;箱包出口11.5亿美元,同比微降 0.4%,环比增长22.4%;玩具出口5亿美元,同比下降10.9%,环比增长18%。此外,4月份,我国机电产品出口544.7亿美元,同比下降 22.2%,环比增长6.1%。

     数据解读:

    外贸环比数据现暖意 投资持续强劲

    中信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诸建芳表示:从环比数据显示的变动趋势来看,外贸最危险的时刻可能已经过去,但是恢复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交通银行研究部研究员刘能华预计,进出口环比正增长态势有望持续,而进口同比降幅将逐步缩小。

    商务部日前发布报告称:国际金融危机还在发展和蔓延,世界经济短期内明显复苏的可能性不大,美欧日经济很可能在底部震荡一段时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的困难依然很多。

    我国4月份外贸依旧疲软但“亮点”增多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所所长张燕生:出口连续出现环比增长,并不意味着外需萎缩的情况出现逆转,只能说明中国出口下降的幅度在逐月收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张小济说:中国出口形势的好转,根本在于外部市场能否回暖。从目前的情况看,估计上半年中国出口同比降幅仍会维持在20%左右。

    张燕生分析指出:11日,中国内地确诊了首个甲型H1N1流感病例。流感疫情造成的心理恐慌,也有可能对外贸造成不利影响。应对疫情一定程度上会减缓各国之间的贸易联系,对此中国需要有所准备。未来出口退税等总量政策应适可而止,政府应更多进行一些政策创新,给企业以切实有效的支持,推动外贸增长方式加快转型。

===固定资产投资===

     经济数据:

    前4月我国固定资产投资37082亿元 同比增长30.5%

    国家统计局1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至4月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37082亿元,同比增长30.5%,增幅比一季度加快1.9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完成投资16055亿元,增长39.3%。


     数据解读:

    投资强劲增长 力挺GDP反弹

    1-4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30.5%,比一季度加快1.7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速可能更快。

    一些专家认为,未来数月基建项目将持续发力,从而带动整体投资保持强劲。固定资产投资的较快增长将带动二季度GDP环比增速进一步反弹,预计今年固定资产投资对GDP增速的拉动在4.6至4.7个百分点。

    《财经》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指出:非国有单位投资未来仍存在两大不确定性。首先,过去几个月信贷的快速增长或许难以持续,可能将降低非国有部门投资者的投资意愿。其次,非国有部门投资意愿的改善,关键在于投资增加之后形成的产能能否被消化,即需求面的改善,但目前这方面还未看到明确趋势。

    中信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诸建芳预计:二季度投资增速将保持30%以上的增长。

    高华证券发布的研究报告认为,4月份投资增速上升主要得益于各种投资限制的消减,以及“保增长”措施效果的显现。预计未来几个月房地产投资增速将进一步上行,固定资产投资的较快增长将带动二季度GDP环比增速进一步反弹。

     评论:

    专家解读:中国经济回升态势能否延续?

    对中国一季度宏观经济指标,国内经济界普遍表示了肯定,国外专家也普遍认为,中国经济已触底并出现回升迹象。

    随着政府一揽子经济刺激方案的实施和效应的逐步显现,一系列宏观经济指标和先行指标明显好转。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比1-2 月份加快4.5个百分点。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8.8%和15.9%,分别比上年同期加快4.2和3.6个百分点。可以判断,一季度应为本轮经济回落的底部,二季度经济增长将出现一定幅度的回升。这样,在全球经济普遍低迷的情况下,我国经济有望率先复苏。

    余斌认为,目前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定。经济回暖的前景和可持续性仍有待观察。

    经济回暖能否持续?

    最新数据显示,4月份我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3.5%,比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这已经是该指数连续第5个月上升。而一季度房地产、汽车的持续旺销,也证明中国消费并未萎缩。去年11月至今,中国经济明显的V形反转或者反弹态势,有点让观察者吃惊。

    现在房地产和汽车消费旺盛现象显示,中国内需并不冷。居民高储蓄率本身就可以驱动居民消费升级,并且进一步拉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现在金融资本大佬们的反思,至少说明人们开始思索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是否可以让中国经济高增长持续下去。至于产业转移以及经济增长转变的进程有多快,那也得看企业压力以及中西部地方政府投资有多大。而这次金融危机恰恰给企业巨大压力,同时4万亿政府投资计划,又较大部分倾向于中西部地区。这使得我们不妨为未来乐观一些。

    PMI连涨五月 中国经济回暖可期

    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4月份,中国制造业PMI(采购经理指数)为53.5%,比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这是PMI指数自去年12月份以来连续第五个月回升,创下近12个月来的新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表示:按照PMI指数的含义,增长突破50%就表示中国经济景气在往上走。随着消费的启动和汽车、住房市场的回暖,以及货币政策效果显现,中国经济可以说已经出现了拐点。

     新闻背景:广交会上看出口

    105届广交会闭幕 出口成交下滑16.9%

    第105届广交会7日落下帷幕,出口成交额为262.3亿美元,比上届减少16.9%;到会客商为16.5万人,下降约5个百分点,出口成交呈一定收缩。

     综述:广交会与2万多家外贸企业合力突围外贸寒冬

    105届广交会在全球金融危机不断扩散和蔓延的背景下成功举办。在一系列保持外贸稳定增长政策支持下,来自国内2万多家参展企业积极参展,努力突围外贸寒冬,共谋海外市场,同时,为缓解出口压力,广交会还首次向外贸企业敞开了大门。

0
标签: 外贸 出口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王毅:有效利用信用保险促进外贸出口

2009-08-14 14:34

外管局:支持外贸出口,方便中小企业贸易融资

2008-12-15 22:54
912

9月外贸出口先行指数下跌

2023-10-18 12:21
41863

科普!外贸出口对木箱包装的要求

2019-06-12 14:42
35803

2017年中国哪里假货外贸出口最多?

2017-12-27 10:22
7388

外贸出口不理想 港口集装箱进入低速期

2012-09-28 16:42
2029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