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沥连载五】产融协同的现代企业供需链优化
一、前言
一、前言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如下图),供应链金融自2014年发展至今,将每年以平均4.6%的速度成长,并呈现出快速的转型升级、市场拓展与商业模式创新,预估在2020年整个市场体量将达到14.98万亿。其中成长的主要原因为供应链金融基于供应链结构和端对端大数据的基础上,加上政府供给侧改革的政策推动下,进行优化上下游企业管理活动而产生加速流动性资金的结果。简单地说,就是通过供应链金融的方法来改善整体供应链资金资源的配置,并利用资金金融属性,来协助与优化整体供应链的一系列活动,亦即这种金融性活动并不是获得金融本身操作中的收益,而是透过金融活动来夯实供应链,与其说是金融,更不如说是一种通过产业与金融的融合,来优化产业过程的状态。所以供应链金融核心在于与供应链的相互融合,如果供应链没有做好,供应链金融就会出问题。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2015
二、如何做好、做强产融协同供应链金融
产融协同供应链金融,从字面上来说,就是融合物理供应链与金融供应链,共享信息、共好利益以达到共荣的双链融合供应链体系,具体而言,即企业通过完善的端对端供应链可视化供应链管理,充分利用供应链各节点的数据,将数据转换成资产,最大化企业的获利能力。因此,1.先进的供应链管理能力与2.完善的供应链金融创新,才是企业做好、做强的致胜关键。分别说明如下:
1.先进的供应链管理能力:
先进的供应链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为现在世界的潮流,其理念主要是倡导企业应以顾客和最终消费者为经营导向,以满足顾客和消费者的最终期望来生产和供应,如此才能让企业在日益竞争的市场环境下,逆势成长。成功的关键在于以下四点:
1.1先进的供应链管理视所有节点企业为一个整体,实现端对端过程的战略管理
供应链是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销售商、客户和服务商组成的网状结构,链中各环节环环相扣。在过去传统的管理模式往往以企业职能部门为基础,然而因为各企业间及企业内部职能部门之间的性质、目标不同,容易造成相互的矛盾和利益冲突,导致各企业间及企业内部职能部门间无法完全发挥其职能效率,造成很难实现整体目标。相反的,先进的供应链管理则以价值流为出发点,把价值创造贯穿于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业务流等供应链全过程,也就是贯穿于从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采购与供应、产品制造、运输与仓储到销售的整个物流及各环节的各种职能领域。它要求各节点企业之间实现信息共享、风险共担、利益共存、并从战略的高度来认识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真正实现整体的有效管理。
1.2先进的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化的管理模式
先进的供应链管理关键是集成从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最终客户的全要素的管理模式和方法,注重的是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以增加整个供应链的效率,进而达到全局最优化。
1.3先进的供应链管理提出了全新的库存观念。
以往的库存思想认为库存是维系生产与销售的必要措施与成本。然而先进的供应链管理则是使企业与其上下游企业之间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实现了库存的转移,降低了企业的库存成本,用信息来替代库存。运用系统让供应链上各环节的企业成员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并快速反应来降低库存总成本。
1.4先进的供应链管理是以最终客户为中心与经营导向。
不管供应链的复杂度有多高,先进供应链的形成都是以客户和最终消费者的需求为导向,正是由于有了客户和最终消费者的需求,才有了供应链的存在。相同的,只有让客户和最终消费者的需求得到满足,才能有供应链的更大发展。
从以上的说明可以明白,对比依赖自然资源、资金和新产品技术的传统旧管理模式;以终端用户/市场为中心、从客户服务、满意与成功作为管理出发点的供应链管理实具有多方面的优势。然而想要转型为市场/终端用户导向的企业,由于供应链网状结构的连动,一旦某一局部出现问题,它是马上扩散到全局的,所以应用先进的信息系统和强大的信息技术于供应链管理的运作过程中,支撑各个企业成员在收集市场信息与及时、准确反馈的活动,如此才能快速反应市场需求,降低企业损失。
2.完善的供应链金融创新
完善的供应链金融是指,在对供应链内部的交易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自偿性贸易融资的信贷模型,并引入核心企业、物流监管公司、资金流导引工具等新的风险控制变量,对供应链的不同节点提供封闭的授信支持及其他结算、理财等综合金融服务。
从供应链的视角来看,完善的供应链金融在于通过金融的手段为驱动,全面优化和提升核心企业上下游整体供需链运行效率;从金融的视角来看,供应链金融的本质在于资产端与资金端的深度穿透融合,通过系列的风险管理措施下深度穿透才能建立批量化、运行稳定并自我优化的供应链金融体系循环。
然而在全链条的交易过程中,交易的本质是金融,金融本质是风控,风控的本质,就是增信与用信。从技术角度来看,增信与用信的基础来自信用的可计算性与可获取性,所以应用大数据来进行风险控管的信用计算是驱动供应链金融创新的关键,综观国内现今的信用征集系统、信用中介机构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企业的信用信息难以有效归集与准确评估,这对于所有发展供应链金融的机构,更迫切需要利用新方法建立一套完整的信用计算与评价模型。
然而从真实世界所收集到的信息和数据,大部分是灰色、非精准、模糊,主要的原因在于数据来源角度多、层面广、形式不同、精准度不同,数据之间存在著信息不对称、不一致性、滞后性,容易造成误判及做出错误的决策。
因此,「如何选择数据进行预测」、「即时信用计算与评估」和「风险的计算、分析、警示与控制」,以让参与的企业、金融机构、类金融机构能够依托在多方的协议下,共享融资、结算、财务、物流、单据等方面的隐密信息,进而依据逻辑规则对融资授信进行更智能化的风控管理,更是落地大数据金融运用的关键成功因素(KSFs, Key Successful Factors),主要因素可以归类成以下三大层面:
2.1利用业务数据进行市场需求的预估:
大数据优势在于从筛选有用的数据,分析出人工难以发现的有用信息,特别在能发现有利于描述变动规律的信息,以判断出市场需求方向与数量。
2.2即时的信用计算与评估:
在大数据时代下,系统可以对授信客户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业务数据、业务性财务数据、财务数据等各层面的数据进行整理研究进而转化成评断指标,导入已建立模型来形成对授信客户量化的信用计算
2.3风险的计算、分析、警示与控制:
同样对于海量数据的建模、通过分析和环比/同比的计算,可以即时获得关于行情、突发事件等异常信号,并实时提出报警信号。
三、结论与建议:
根据过去的实施经验,深知每个产业的各个企业的需求,致力于实现产业生态炼的双链融合,提出DNA的框架(如下图)来协助核心企业做大、做好、做强业务,并配合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手段来提高企业的利润。
为了达到该指标,我们建议企业应该以1.市场导向来进行供给侧改革和2.让供应链金融成为推动的重要手段。分述如下:
1.供给侧改革是以市场为导向
供给侧改革就是要让市场成为真正的供给主体,是供应链的深度变革之战,他的主角应是企业,配合政府现今所推动的市场化改革,让企业成为合格的市场主体,透过动态网路的协同共识来接受终端市场需求信号的指引,采取更加先进,更加有效率的管理运作方式来接受利润的约束,并由企业本身自己调节供给。
2.供应链金融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推手
今天的市场是买方市场,也是竞争日益激烈的全球化市场。企业要想在市场上生存,除了要努力提高产品的质量之外,还要从供应链金融所带动的自我供需链优化,从贸易流、物流的运营特点入手进行业务分析和结构化设计,通过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升级,完成现代化供给侧结构的改造。
关于作者:陈仕明(Ricky Chen)现任上海文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华南区资深销售总监,CPFR®(Collaborative Planning, Forecast and Replenishment)、IBM COGNOS BI认证,之前服务于供应链管理公司从事于需求计划、销售预测、供应链管理咨询经验,并曾于国际高新企业任职中高阶管理工作。对电子、分销、大型机械、家电、高科技和生物行业等行业模式有深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