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发展概述

2017-04-15 14:54 1820

来源:功成 国际工程与劳务杂志2016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1594.2亿美元,同比增长3.5%;新签合同额2440.1亿美元,同比增长16.2%。截至2016年底,

来源:功成 国际工程与劳务杂志


2016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1594.2亿美元,同比增长3.5%;新签合同额2440.1亿美元,同比增长16.2%。截至2016年底,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已累计完成营业额1.2万亿美元,新签合同额1.7万亿美元。2016年,全球经济增长依然缓慢,能源资源价格维持低位,非洲、拉美等资源型国家财政收入减少,基建投资增长乏力,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内外竞争加剧,国际承包工程市场整体表现低迷。在此大背景下,我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攻坚克难,紧跟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指引,多种举措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取得了难能可贵的成绩,行业整体业务稳步攀升。





  市场格局发生深刻变化  



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亚洲市场业务快速增长


目前我国政府先后与数十个国家签署了推进“一带一路”和“国际产能合作”的文件,在互联互通建设和基础设施、产能合作、能源和产业园区合作等方面推动落实了一批合作项目,成为对外承包工程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根据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统计,2016年企业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开拓更加活跃,项目投(议)标次数较上年同比增长58%,投(议)标金额同比增长52%。全年新签承包工程项目合同8158份,合同总额1260.3亿美元,占同期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总额的51.6%,同比增长36%;完成营业额759.7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47.7%,同比增长9.7%。主要业务领域为电力工程(390.4亿美元,占比31.0%,同比增长54%)、房屋建筑(217.6亿美元,占比17.3%,同比增长49.7%)、交通运输建设(206.2亿美元,占比16.4%,同比增长37.4%)和石油化工(167.5亿美元,占比13.3%,同比增长38.9%),工业建设以及制造加工设施(79亿美元,6.3%),合计占比达84.3%。在2016年新签合同额排名前十的海外市场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5个。其中,巴基斯坦、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三个市场新签合同额超过100亿美元,另有伊朗、孟加拉国、老挝、伊拉克、阿联酋、沙特等6个市场签约金额超过50亿美元。


亚洲市场成为业务增长最快的地区。在亚洲国家调整产业结构、改善投资环境、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基础设施的大环境下,在“一带一路”建设倡议的激发下,亚洲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进入了新的高峰期。我国企业积极开拓亚洲地区市场,发挥相关领域竞争优势,实现新签合同额1226.7亿美元,同比增长36.7%,完成营业额768.5亿美元,同比增长11.3%。其中,在东南亚、南亚和西亚地区业务实现了较快增长。在东南亚地区新签合同额达470亿美元,商业建筑和火电厂建设领域业绩突出;在南亚地区,依托“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在能源、交通、电力等领域一批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合作项目逐步落地;由于在阿联酋、伊朗和科威特等市场签署了大型石油化工和火电厂建设合作项目,西亚地区市场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了五成。


二、非洲、拉美及其他市场增速放缓


非洲市场2016年度业务暂时面临不少困难。企业在非洲市场完成营业额近十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同比下降4.8%。房屋建筑、交通运输建设、电力工程三个主要合作业务领域完成营业额分别出现了11.4%、7.6%和4.9%的下降。由于部分非洲国家受能源、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低影响,经济发展困难,如尼日利亚、安哥拉等石油出口国以及南非、赞比亚、几内亚等矿产出口国财政收入减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匮乏,新项目上马减少,在建项目亦出现停缓建、工程款支付延迟情况,当地货币汇率大幅贬值影响项目收益预期,非洲基础设施市场规模有所缩减。虽然我国企业在非洲市场业务发展面临不少困难,但是业务开拓触底回升。2016年我国企业在非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7.6%,特别是在阿尔及利亚、埃及、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等北部和东部非洲国家签署了一批石油化工、房屋建筑和交通运输建设项目,工业建设和制造加工设施领域业务也小幅增长。从长期来看,虽然面临一些暂时性困难,但非洲国家改善投资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生、推进区域一体化的趋势仍未改变。我国政府大力支持非洲的基础设施建设,中非产能合作、“三网一化”建设、“中非十大合作计划”等将为中非基础设施合作带来新的机遇。


拉丁美洲以及欧美澳地区业务发展有所减速。拉丁美洲地区部分国家经济持续衰退,基础设施建设市场低迷,我国企业在该地区业务增速下滑,完成营业额同比出现下降2.3%。企业在继续坚守委内瑞拉、厄瓜多尔等传统市场的同时,加强了对玻利维亚、巴拿马、墨西哥等政治经济较为稳定市场的开拓。我国企业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市场业务同比出现一定收缩,企业市场开拓和经营能力仍有提升空间。欧美澳地区作为我国企业探索业务转型升级的重要目标市场,BOT/PPP项目、并购等仍是企业进入市场的主要路径以及业务发展的重要方向。


  业务增长进一步向交通、电力、房建领域倾斜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下,随着国内相关产业竞争力的显著提升,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在交通运输建设、电力工程建设和房屋建筑等优势领域的竞争优势更加明显。


交通运输建设领域本年度新签合同额557.4亿美元,业务占比达到了22.8%。其中亚洲市场交通运输建设领域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47%;完成营业额360.0亿美元,同比增长4%。铁路工程业务增长最快。2016年度新签合同额同比翻番,达207.6亿美元,签约了赞比亚、埃塞、肯尼亚、尼日利亚、乌干达等市场的多个互联互通铁路项目以及以色列特拉维夫红线轻轨东标段项目,并在澳大利亚签署多份地铁建设和运营合同。获得亚吉铁路运营权,中老铁路、巴基斯坦拉合尔橙线轻轨等建设项目也在顺利推进。同时,我国企业正在跟踪马来西亚、泰国、阿曼、阿根廷、肯尼亚、埃及等亚非拉几十个国家的铁路建设项目。本年公路桥梁建设业务增速有所减缓,但业务量仍然保持高位,业务覆盖国别市场广泛,参与企业众多,具有很强的竞争实力。总体来看,随着亚洲、非洲等主要市场交通网络建设刚性需求持续扩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业务前景较好。


电力工程领域稳步发展,新签合同额达535.9亿美元,在上年实现快速增长76.7%的基础上,本年度仍实现了17.3%的增长。我国电力建设企业具有较强的技术实力和项目实施经验,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特别是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与沿线国家电力建设领域合作取得了较好成绩。火电厂建设业务年度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40%,在孟加拉、印尼、蒙古、埃及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市场斩获颇丰。清洁能源呈现较好发展前景。水电站建设方面,签约几内亚苏阿皮蒂水利枢纽项目(13.8亿美元)等重要项目;风力发电和太阳能电站建设业务也取得较大突破,2016年我国企业在境外签约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项目合计61个,合计新签合同额54.3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50%。


除发展中国家外,在节能减排的趋势和要求下,欧美清洁能源市场需求也在扩大。根据研究,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巴西、印度和非洲的风能市场将会得到蓬勃发展。核电方面,以高温气冷堆技术为代表的我国第四代核电技术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产业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中广核参建的英国核电项目历经波折后最终落地,中核集团承建的巴基斯坦恰希玛核电站3号机组成功并网,并与阿根廷、埃及、沙特、南非、英国、法国、约旦、亚美尼亚等多个国家签署合作协议。


房屋建筑领域新签合同额461.7亿美元,同比增长25.3%,在亚洲和非洲两大主要市场业务均实现了快速增长。特别是非住宅类建筑业务增长较快,本年度新签合同额366.6亿美元,同比增长33%。商用办公楼和商场等建筑业务同比大幅增长63.4%,主要分布于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等东南亚和东亚国家(地区),主要得益于上述地区经济的发展,以及我国企业在上述区域开展了大量的投资。


我国房建企业超高层建筑领域的施工优势也不断输出海外,我国企业境外建设的最高建筑——马来西亚吉隆坡标志塔项目(423米)正在实施中。


除了上述三个主要专业外,本年度石油化工建设领域、水利建设领域在新签合同额方面均有大幅度的增长。石油化工领域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77%,完成营业额同比增长43%。水利建设领域也随着伊朗、津巴布韦、阿根廷等一批大项目的签约,实现了较高增长。


此外,国际产能合作业务进一步加强。钢铁、有色、建材、铁路、电力、化工、轻纺、汽车、通信、工程机械、航空航天、船舶和海洋工程等越来越多的行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工业制造业企业以及对废水物处理、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企业,大踏步进入国际市场;农业综合开发、房地产开发和矿产资源开发等业务也全面推进。


  大型项目竞争力显著提升  



在国际承包工程市场项目大型化、复杂化的发展趋势下,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承揽大型项目能力进一步提升,大项目数量也在持续增加。一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国际产能合作重点项目成为对外经贸合作的标杆。如“中巴经济走廊”中能源、交通、电力等领域的重大项目逐步推进落地;亚吉铁路正式通车,中老铁路全线开工,匈塞铁路进入实施阶段,蒙内铁路不断取得新进展等,在行业内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2016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在境外新签合同额20亿美元以上大型项目8个(较上年增加4个),新签合同额在10亿美元以上的项目达到33个,较上年同期增加6个。主要集中在电力、铁路、水利、房建、石化等领域。其中,电力工程领域,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署的埃及汉纳维燃煤电站项目(新签合同额26.4亿美元)、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公司签署的孟加拉艾萨拉姆2×660MW燃煤电站项目(新签合同额18.7亿美元)等;交通运输建设领域,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签署的刚果(布)黑角新港项目(新签合同额23亿美元)、中国土木集团有限公司签署的赞比亚奇帕塔经佩塔乌凯至塞伦杰铁路项目设计施工合同(新签合同额22.6亿美元);水利建设领域,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署的伊朗克尔曼输水工程(新签合同额20.0亿美元)等。同时,新签合同额5000万美元以上和1亿美元以上项目的数量和占比均在逐年提升。


大型项目投建营一体化发展、全产业链通力“走出去”成为新的发展趋势。企业抱团出海,联合“走出去”的意识在加强,投资、设计、建设、装备、运营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走出去”,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近年来,政府积极引导企业开展项目运营维护和长期技术合作,实现项目“建营一体化”发展,也成为企业培育对外投资合作竞争新优势、打开市场新局面、实现属地化经营策略的必然选择。


中非“三网一化”的标志性工程——亚吉铁路2016年10月正式通车运营,成为我国企业在海外实施完成的第一个集设计、采购、施工、融资、监理、运营管理为一体的全产业链铁路项目;该项目通过股权投资的方式介入项目后续服务,与当地分享国内运营经验,培育了一批了解中国标准、认同中国标准的属地化人才;打造铁路沿线经济带,在铁路沿线投资开发建设工业园区、商贸物流基地等,为非洲铁路网建设树立了新的标杆。


2016年,中国电建以EPC+OM模式签约世界最大规模的太阳能聚热发电项目—摩洛哥努奥太阳能聚热发电独立电站项目(合计金额9亿美元)。中交集团与两家法国企业组成联营体特许运行喀麦隆港口集装箱的运营,投资入股坦桑尼亚桑给巴尔新港项目,承担项目的建设及运营,签约建设刚果(布)黑角矿业港项目并承担至少25年的运营。


  业务转型升级取得较大进展  



针对国际市场对承包商业务需求的多样化趋势,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围绕“一带一路”倡议、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战略,积极调整发展战略,不断推动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


一、企业探索以BOT或PPP等模式参与大型国际项目初见成效


在目前国际基建需求旺盛但建设资金不足的情况下,BOT/PPP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青睐。行业内一批有实力的企业凭借在技术储备、运营管理、资源整合等方面的竞争优势,加大了对BOT/PPP探索和尝试,主要集中在电力和公路投资开发领域。


中国电建与卡塔尔公司合作以BOO模式共同投资开发的巴基斯坦卡西姆港燃煤应急电站项目,项目总装机1320兆瓦,总投资达21亿美元,目前处于项目建设高峰期,预计2017年底首台机组并网发电。该公司以BOT模式投资开发的老挝南欧江流域梯级水电项目是我国企业首次在境外获得以全流域整体规划和投资开发的水电项目,计划于2020年全部投产发电。三峡集团以BOT模式开发的卡洛特水电站项目是巴基斯坦迄今为止签署的装机容量最大的私营电力水电项目,总装机容量720兆瓦(4x180兆瓦),目前已经开工建设,计划在2020年投入运营,运营期30年。2016年底,中国电力技术装备有限公司签署协议,以BOOT模式实施巴基斯坦默蒂亚里-拉合尔±66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特许经营期25年。


中国港湾在公路领域的投资建设也实现了突破。该公司以BOT模式投资建设的牙买加南北高速项目2016年实现通车运营,还首次通过国际公开竞标以PPP模式签约了哥伦比亚马道斯公路项目,这是我国企业在美洲地区第一个完全意义上以PPP模式参与的基础设施项目,也为下一步我国企业以BOT/PPP模式参与拉美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重要的借鉴。


此外,中国铁建、山东高速、中国交建、中国电建、国机集团、江西国际等企业均在探讨交通、电力、供水、房建、废水物处理等领域的PPP/BOT项目,企业探讨参与该类项目的积极性不断提高。


二、承包工程相关投资和综合开发类项目逐渐增多,企业海外经营规模和效益明显提升


在工业园区开发建设方面,企业凭借市场资源,对接国际产能合作和装备合作发展要求,积极参与境外经贸合作区投资和建设。截至2016年9月,我国企业共在36个国家投资建设了77个境外经贸合作区。其中,国机集团依托中白工业园项目的成功经验积极尝试开发投建巴基斯坦、印度、新加坡等国的产业园区项目,业务模式升级和发展层次提升步伐显著加快。中交集团开发的埃塞俄比亚、吉布提、巴基斯坦园区开工建设,并探索其他国家的园区建设。工业园建设成为中土集团在埃塞俄比亚新的特色和优势领域。


在项目综合开发方面,有实力的企业充分利用整合资源优势,参与整体区域规划和综合开发。中国交建与斯里兰卡国家港务局共同开发科伦坡港口城项目全面复工,项目直接投资14亿美元,带动二级开发投资高达130亿美元,目前正在加紧项目施工,预计在20年至25年全部建设完成。2016年,中信建设组成跨国企业联合体中标缅甸三大经济特区之一的皎漂经济特区工业园项目和深水港项目开发。中国中铁启动投资20亿美元的马来西亚大马城综合体开发项目,开发期限15到20年。


企业还积极参与资源开发。如国机集团依靠多年的海外项目经验,成功开发了巴基斯坦塔尔煤田煤电一体化项目;部分企业抓住当地市场建材供不应求的机遇,充分利用当地矿产资源,参与建材生产,如中国路桥在尼日尔投资建设水泥厂项目;中信建设在安哥拉投资建设铝合金型材厂,并在矿业和农业等领域探索以产业链建设模式推进项目开发与实施。


三、并购成为企业国际市场布局、优化业务结构的重要手段


并购及战略投资业务是国际大型承包商实现跨越发展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海外收购兼并以及投资业务明显增多。2016年,苏交科集团收购美国最大的环境检测公司Tes-tAmerica,随后又收购了西班牙EPTISA公司旗舰公司90%的股权(1600万欧元)。EPTISA公司为全球领先的设计咨询服务商,在西亚、东欧、南亚地区运营多年,尤其在“一带一路”地区拥有较为完善的布局,拥有丰富的工程业绩和客户资源,有助于苏交科工程咨询业务快速进入全球市场,加速国际化布局。2017年初,中国交建收购巴西工程设计咨询榜首企业——Concremat设计咨询公司80%股权,并将其打造成属地化经营平台,发挥品牌协同效应,为该区域市场的特许经营类项目提供前期开发的专业技术支撑,以及细化设计、施工监理、EPCM工程管理等专业服务。三峡集团在2016年进行了多次业界瞩目的并购,包括成功并购巴西朱比亚水电站和伊利亚水电站30年特许经营权,并购德国Meerwind海上风电项目(28.8万千瓦),成为首家控股海外已经投运海上风电项目的中国企业。通过投资和并购,三峡集团已形成以巴基斯坦、巴西为重点的水电市场,以德国为中心的海上风电市场,以葡萄牙电力公司为重要合作伙伴的欧美新能源市场,实现了全球化的市场布局。


1
标签: 工程 合同额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