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丝路精神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之路

2017-05-14 21:4712310

2013年9月和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伟大构想

来源:央广网 记者:刘一荻 王晓蕾


2013年9月和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伟大构想,二者被合称为“一带一路”,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情参与。2017年5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主旨演讲。


习近平主旨演讲节选


5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主旨演讲。 新华社记者马占成 摄


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筚路蓝缕,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我们的先辈扬帆远航,穿越惊涛骇浪,闯荡出连接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古丝绸之路打开了各国友好交往的新窗口,书写了人类发展进步的新篇章。中国陕西历史博物馆珍藏的千年“鎏金铜蚕”,在印度尼西亚发现的千年沉船“黑石号”等,见证了这段历史。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

 

“一带一路”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以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积极推进沿线国家发展战略的相互对接。“一带一路”致力于亚欧非大陆及附近海洋的互联互通,建立和加强沿线各国互联互通伙伴关系,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互联互通网络,实现沿线各国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的发展。“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项目将推动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与耦合,发掘区域内市场的潜力,促进投资和消费,创造需求和就业,增进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让各国人民相逢相知、互信互敬,共享和谐、安宁、富裕的生活。

专家解读


1、和平合作:“一带一路”共赢需要和平


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副教授席会东在接受央广网记者专访时表示:“‘一带一路’追求共赢,期待和平。总结历史不难看出,丝绸之路最繁盛的时期,往往是世界几个大国和平相处的时期。”


从人类发展史上看,武力、暴力、战争可能在短期内会带来一定的发展和进步,但复旦大学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任张家栋告诉记者,人类历史的发展和生活注重的是更好、更高品质的生活。而这恰恰是战争无法给予人民的,对于和平的期盼也成为了人类社会的普遍追求。


张家栋表示:“‘一带一路’倡议不仅要谈人文和经济,还要谈安全和地区性问题的解决。只有各国之间和平地合作,‘一带一路’的项目才能顺利地推动下去。同时,“一带一路”的推动,也为世界热点地区冲突的解决和稳定发展提供了新方案。”


席会东认为,“一带一路”并不等于一切由中国说了算,而是要和丝路沿线国家共商,一起合作解决世界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这充分体现了和平合作的丝路精神。”


2、开放包容:“一带一路”繁荣发展的重要因素


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发表主旨演讲时提到,整个古代的丝绸之路,是几大古典文明相互的交融、交流,它凝结了世界主要文明成果,并肩书写相互尊重的壮丽诗篇,携手绘就共同发展的美好画卷。


席会东表示,开放包容是丝绸之路发展繁荣的重要因素。目前,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沿线国家有64个。而实际上,“一带一路”的“大家庭”却同时容纳了阿根廷、智利、委内瑞拉和美国等来自南美和北美这些非传统“一带一路”线路范围的国家。席会东说:“‘一带一路’的建设体系是开放的、包容的,只要这些国家愿意,中国也欢迎他们共同参与‘一带一路’的建设。这就是开放包容精神在世界未来的发展。这也是中国对外合作过程中一贯秉承的精神。”


张家栋指出“先和平共处,然后才能相互包容”。这需要相关各方建立民众教育,加强宣传力度,真正使开放的心态和包容的交流意愿深入民心。


3、互学互鉴: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丝绸之路首先是一条商贸之路,更重要的是,这也是一条文明交往之路,一条知识、技术交往之路”,席会东强调。


互学互鉴包含着很多层面,包括经济、文化、哲学等。在张家栋看来,过去提到互学互鉴,可能更多涉及学习西方的经济、管理等数字层面的东西,而忽略了沿线国家的成果。他坦言,西方的东西并不一定全部都是正确和先进的,而过去我们认为的不发达的国家中,可能蕴含着大的智慧。


几千年前,沿着古丝绸之路,佛教、伊斯兰教及阿拉伯的天文、历法、医药传入中国,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技术也由此传向世界。“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席会东对记者表示,国外学者曾经总结,中国之所以能够成功,很大一个原因是中国属于学习型社会。中国善于向外学习,有好的技术、理念,都会积极把它吸收并且转化。中国这几十年的时间走了西方国家几百年所走的历程,这就是善于学习借鉴的魅力。


“除了吸收,中国也在积极的分享”,席会东说,中国在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间,源源不断的把中国好的技术和发展理念与沿线国家分享。例如,高铁技术、新能源技术等。除技术领域外,中国还积极与沿线国家交流发展经验,共同促进世界的发展。


4、互利共赢:单方面的索取和付出都不是丝路精神


在复旦大学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任张家栋看来,没有互利共赢,“一带一路”的建设就无法进行,单方面的索取和付出都不是丝路精神。他强调,“一带一路”不仅仅是中国的,更是各个参与国共同的事业。


几千年前,因为丝绸之路的互通有无,让整个丝路沿线的人民都享受了更多的物质和精神供给,极大的提升了生活水平和品质。席会东举例说,中国的养蚕、织丝技术,传到中亚以后,和当地的毛纺技术相结合,又创造出了新的纺织品种,反向地流入到世界各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这样的交流、借鉴中,实现了互利共赢的局面。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四年来,已经取得了很多实际成果。仅2016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达145亿美元,为东道国增加了近11亿美元的税收和18万个就业岗位。“尤其在五通领域,我们取得了非常多的成就”,席会东表示,中国帮助沿线很多国家完成了基础设施建设,有效的改善了当地人的生活、推动了地区的发展,这些发展起来的国家,同时也为中国的发展创造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市场。


5、丝路精神:“五通”实现的重要支撑


从2013年至今,“一带一路”从中国倡议上升为国际共识,收获了一批重要的成果,已经成为各方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途径和积极参与推进的重要国际公共产品。“一带一路”参与各国、各地区资源禀赋各异,经济互补性较强,彼此合作潜力巨大。中国适时提出了以“五通”: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为内容的互联互通方案,成为了“一带一路”的精髓所在。


在席会东看来,丝路精神是“五通”实现的重要支撑,而五通是丝路精神最终的归结和体现。在进行“五通”建设的过程中,坚持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是极其重要的,而丝路精神的具体化和落实也能够让“五通”真正开花结果。


席会东说:“丝路精神既是一种历史经验,更是一种实现中国秉承的价值观的方式。短短16字的丝路精神,却在‘一带一路’的建设过程中起到了及其重要的作用。”


11
标签:之路 丝路 一带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400亿基金“开修”丝路 “一带一路”蓝图明晰

2014-11-10 13:41
807

渣打银行18年深度参与Sibos年会,谋交易银行可持续发展之路,绘“未来银行业”蓝图

2024-09-27 16:12
428230

公司金融2024发展论坛:多家银行齐聚 揭秘产业数字金融创新之路

2024-07-01 14:41
129254

全国电子商务工作会议:推动产业数字化,拓展“丝路电商”合作

2024-01-30 12:27
158297

“丝路电商”金融服务新模式:破解跨境贸易痛点,实现全球共赢

2023-11-30 15:20
125694

商务部:促进政策沟通和战略对接,保障“一带一路”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畅通

2023-10-11 15:16
34717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