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料市场靠国家托市难以为继

2009-04-23 11:26 443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程国强昨日表示,尽管中国政府对国产油菜籽收储量达到150万吨,但是由于油菜籽进口激增导致国内价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程国强昨日表示,尽管中国政府对国产油菜籽收储量达到150万吨,但是由于油菜籽进口激增导致国内价格下行 压力仍日益增大,考虑到农民对于国家托市收购的期望越来越高,政府对于油料与大豆(资讯,行情)在开放的条件下如何选择调控措施面临新的抉择。

  程国强是在昨日“第六届国际油脂油料市场高级研讨会”上作此表示的。程国强指出,在目前开放条件下,国家调控油脂市场面临的漏损效应和替代效应越来越大,进口抵消了政府托市作用。

  “不仅仅是菜籽油,大豆的临时收储效果也并不理想。”程国强说。

  据悉,2008年11月国家对大豆、油菜籽进行收储,油菜籽收储量为135万吨,收储价格定在每斤2.2元,折合每吨4400元;大豆收储量为 600万吨,收储价为每斤1.85元,以助农民度过难关。但是此举导致油厂的收购价格也水涨船高,收购成本要比进口大豆及油菜籽每吨高出600元~700 元。

  同时,由于国内外价格倒挂,导致油菜籽进口量激增。来自海关总署的统计显示,在去年11月国内开始临时收储之后,在5个月之内,进口量达到104.35万吨,同比激增70%。由于油菜籽进口的暴增,使得国家托市变得几乎不可能实现。

  市场分析人士预计,如果国家继续高价托市收购油菜籽,而进口油菜籽价格仍然倒挂,今年我国进口油菜籽量将会在500万吨的极限水平。而2008年中国全年进口130万吨油菜籽,同比增加56%。

  不仅如此,在中国进口油菜籽和大豆数量急速增长下,使用国产油菜籽和大豆进行加工的本土油脂企业几乎全线停产。据悉,四川、贵州和安徽等地区除 了那些使用进口油菜籽的企业和代加工国储油菜籽的油厂还在继续生产外,国内油菜籽加工企业生产情况异常低迷,绝大多数工厂处于全线停工状态。

  油菜籽进口激增也导致国内价格下行压力日益增大。统计显示,除了小麦(资讯,行情)、稻谷价格在国家政策支撑下保持稳定运行外,玉米(资讯,行 情)、大豆、猪肉等农产品(000061,股吧)价格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尤其以油料油脂品种降幅最为显著。程国强举例说,与2008年同期相 比,2009年3月玉米价格下降了7%,而大豆、豆油(资讯,行情)和菜籽油价格分别下降了35%、54%和53%。程国强还表示,还可以考虑即买即拍的 托市策略,达到增加国内油菜籽种植农户收益的目的。

  此外,程国强还提醒,在美国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下,指数资金加注农产品对抗通胀风险的愿望越来越强烈,油脂市场仍面临大起大落的风险。

0
标签: 油菜籽 托市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