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服务实体经济 做好资本市场“加减法”

2017-03-13 16:30 19346

来源:中国证券报不少代表委员认为,资本市场作为中国金融体系的重要一环,对于振兴实体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在振兴实体经济的过程中,资本市场

来源:中国证券报

不少代表委员认为,资本市场作为中国金融体系的重要一环,对于振兴实体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在振兴实体经济的过程中,资本市场既要做加法,加快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鼓励设立并购、创投基金;同时,也要做减法,完善市场退出机制,加强监管,防止金融资本通过资本市场侵蚀实体经济。


完善多层次体系


不管是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还是优化资源配置,抑或培育创业创新,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都大有可为。


  但目前中国资本市场尚不成熟,还面临诸多“成长中的烦恼”。民进中央认为,资本市场面临两大突出矛盾,一是中国仍是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功能有待大幅提高;二是“大市场、小行业”的行业格局仍未根本改变,资本市场与证券行业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的供给与需求矛盾日益凸显。


 针对“IPO堰塞湖”,民进中央建议,纠正过去“IPO速度和规模过快,将导致大盘指数下跌”的认识和观念误差;将新股股票发行与上市分离,作为注册制改革前的过渡安排。对于目前的IPO速度,全国政协委员、深交所原理事长陈东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IPO的速度与高铁速度调整的道理相似,要考虑技术、里程、路况等情况来综合判断何为合理。但比较明确的是,资本市场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创业板的IPO就一不能停,二不能慢。


有代表委员认为,大力完善资本市场“多层次”体系,通过新三板、区域股权市场这些塔基部分的发展来解决中小企业上市难、融资难,培育创业创新企业。“主板市场、创业板市场、新三板市场、区域性股权市场在功能定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方面应进一步差异化发展,加强实体经济直接融资、股权融资、多种形式融资的力度,从根本上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全国人大代表、明阳新能源投资控股集团董事长张传卫说。


对于新三板市场面临的流动性不足、融资规模萎缩等严峻挑战,致公党中央建议,完善新三板股票发行机制、允许符合条件的挂牌公司在新三板向不特定对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新层之上再设置一个市场层次进行公开发行股票挂牌公司交易,以新三板为试验田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此外,尽快出台改善新三板流动性的一揽子解决方案。


针对如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全国政协委员、招商银行原行长马蔚华认为,以金融创新支持制造业技术创新,要加快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探索建立创业板的分层管理机制,推动建立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和创业板、主板之间的转板机制和退市机制,让各级市场之间建立起有机联系。加强非上市公司股权动态转让的制度建设,完善创业风险投资政策环境和退出机制,支持证券公司直投子公司、信托公司直投子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专业子公司等投资非上市科技企业股权、债权资产,为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鼓励发展并购、创投基金


资本市场是市场化配置资源的重要平台,但目前国内证券公司无法承载类似间接融资体系中的四大系统重要性银行的主渠道和主力军作用。


民进中央建议,组建国家级直接融资平台,助推资本市场国家战略的落地与实施。具体而言,建议在2014年5月9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基础上,出台具体政策,引导扶持证券机构间的并购重组,组建若干系统重要性的现代投资银行,承担和发挥国家队的功能与使命。


在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家李稻葵看来,资本市场是一个神经、调动系统,它能把金融资源在不同行业之间调动。当下资本市场的作用还未完全发挥,在很多基础性的、传统的行业中,资本市场的影响还不够大。因此应设立一些并购基金,通过并购基金把一些传统的、产能过剩行业通过资本市场并购、重组。


《民建中央关于加大金融支持科技发展力度 补齐科技创新短板的提案》也建议,借力多层次资本市场,全面打通直接融资渠道。继续鼓励科技型企业积极挂牌“新三板”,优先做实科技企业转板制度;建立并做活各地股权交易中心的“科技板”,增强风险管理、资本集聚和企业辅导功能,探索发行定向债、中小企业私募债以及债股结合产品等融资工具。落实产业投资基金鼓励政策,推动各地加快科技创新创业投资基金进行实质性运作。


防止金融资本侵蚀实体经济


一些代表委员认为,助力实体经济发展,资本市场既要做好加法,也要做好减法。


一方面,在推进IPO常态化的同时,也要完善退市制度。证监会副主席姜洋在回答中国证券报记者提问时表示,今年证监会对退市提了一些新的要求,一是加强信息披露,防止造假;二是要求中介机构、注册会计师尽到看门人的责任,对财务造假负责;三是正在积极修改完善退市标准;四是加强交易所一线监管,让交易所真正负起责任,依法依规,该退市的就退市。


另外,去年以来,一些金融大鳄在资本市场频频举牌。因此,防止金融资本通过资本市场侵蚀实体经济,成为两会期间热议的话题。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潘刚呼吁,高度关注“脱实向虚”的现象,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优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环境,加强金融资本监管,引导资本向实体经济的重点领域投放。完善法律法规,对涉及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的农业、食品等行业,要严格金融企业资本进入的审批制度,建立起有效的反收购措施,建好“防火墙”。


对于这一方面,监管部门已在行动。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强调,保险资金应主要做财务投资者。保监会要求保险机构收购上市公司时需要向保监会备案,目前正在制定保险公司收购上市公司备案制的具体实施细则,解决例如备案制引发的监管知情人信息泄露等问题。

3
标签: 实体 资本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