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柱:“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新一轮全球化

王玉柱 | 2017-03-13 14:57 21993

后危机时代,发达国家投资回流、全球投资和贸易规则重组,全球经济“碎片化”对传统全球价值链产生割裂,“逆全球化”发展趋势愈发明显,全球生产缺口持续扩大。

作者:王玉柱

作者简介: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原文来源:《江苏外事》2017年第1期


后危机时代,发达国家投资回流、全球投资和贸易规则重组,全球经济“碎片化”对传统全球价值链产生割裂,“逆全球化”发展趋势愈发明显,全球生产缺口持续扩大。


“一带一路”倡议将成为中国推动世界实现包容增长和新一轮全球化的重要政策实践。中国企业和资本“走出去”有助于重新配置中国在全球生产中的分工位置,更好地推动和调整中国国内区域之间及中国与世界其他经济体之间的平衡关系。


从大规模“走出去”的经济效应看,中国对外资本和技术输出将推动形成后危机时代特有的“丝绸之路价值链”,有效弥补发达国家投资回流形成的全球价值链“割裂”,成为新一轮全球化的推动力量。


一、后危机时代传统生产和贸易格局调整及全球产业链的解构


当前全球生产价值链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全球跨国公司对外投资和全球贸易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全球生产价值体系。总体上形成了以高端生产和服务出口的欧美日链条顶端、以普通生产制造业为主的东亚及东南亚地区链条中段和以石油及其他大宗商品为主的链条底端的价值链分工格局。


后危机时代,全球生产价值链正经历解构和重构的过程,传统国际投资和贸易格局正经历结构性调整。国际投资方面,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积极推动本国和本地区工业化进程,对外投资步伐显著放缓,甚至出现资本从发展中国家回流的现象。特朗普当选后,受到减税等政策激励,制造业回流美国趋势进一步凸显。在美联储加息和美元走强的持续推动下,传统国际投资格局正经历结构性调整。


另一方面,以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为标志,贸易和投资区域化趋势增强,全球化进程呈碎片化发展态势,全球生产和贸易格局也将出现相应的调整。此外,由于发达国家需求疲软和自身生产制造业的恢复,全球生产和贸易下滑已经成为世界经济新常态。同时,由于中国国内正经历大规模“去产能”的供给侧改革,同时受美国能源自给自足等因素的影响,当前国际大宗商品贸易规模大幅萎缩,大宗商品价格和市场交易难以恢复到危机前水平,传统生产和贸易格局正经历结构性调整。


二、“一带一路”倡议与世界经济体系中的价值链重构


中国作为新的对外投资力量,中国跨国公司对外投资将成为影响全球价值链体系的重要因素。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以“一带一路”和自贸区改革试验为先导,中国开始推动全面开放战略。中国产能过剩和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开放导向的上层政策设计对企业“走出去”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2015年中国非金融类对外投资增长幅度达14.7%,在2014年14.1%基础上再创新高。除传统制造业外,中国在装备制造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比如,在高铁、核能、高压输变电、基础通信领域具有较高的国际竞争力。随着行业的发展壮大很快将形成国内的产能过剩,中高端行业走出去也迫在眉睫,中国对外投资增速因此将进一步加快,并很快成为全球最大资本输出国。


中国企业在海外大规模布局有助于世界一体化的深度发展,有助于弥合后危机时代发达国家投资回流形成的价值链割裂,最终推动“丝绸之路”价值链的形成。新价值链的形成亦是对传统西方跨国公司投资形成的全球产业体系的重构。


“一带一路”倡议将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大机遇和政策平台支撑。我国提出的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业合作是以推动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为发展方向。有助于帮助沿线国家基于他们本国发展优势,建立和完善其自主产业体系,进而推动沿线区域贸易能力提升和可持续发展。


相比起传统“产能转移”的提法,“国际产能合作”更倾向于注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础工业生产体系和后危机时代全球生产价值链的重构。“国际产能合作”注重产业链的境外拓展和延升,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更具有生产体系针对性和系统性,有助于相关国家建立自身的基础工业生产能力。


三、“丝绸之路”价值链与新一轮全球化的形成机制


“一带一路”倡议使得中国在推动全球经济联动过程中,实际上扮演了新一轮全球化进程的接力者角色。全球化的可持续发展需取决于参与者是否能够共同获益,否则必然会出现当前投资及贸易规制重组和成员国自我保护的全球化困境。


2016年G20杭州峰会提出“联动发展”的政策理念,这一理念除了体现中国在推动世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发展融资合作外,主要反映出中国从全球治理角度对世界经济再平衡的认识。联动的目的旨在后危机时代发达国家制造业和资本回流形成的全球生产“价值链解构”背景下,通过全球资源优化配置,通过产业链和生产网络的重建,避免沿线相关国家在新一轮发展中再次“边缘化”。


对外投资不仅仅是资本缺口的弥补过程,同时也是一种技术溢出过程。“一带一路”倡议对于新一轮全球化进程的推动主要体现在中国资本和技术大规模“走出去”对于当前“逆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资本和技术回流形成的“缺口”的填补。后危机时代,推动世界经济体“联动”发展是全球经济新一轮发展互动和新一轮全球化的关键。


“一带一路”倡议通过增强世界经济产业和价值链的联结,推动产业布局重构进而实现要素配置优化,实现全球经济均衡和可持续增长。中国的政策实践旨在帮助沿线国家建设和完善基础工业化能力,使得沿线国家成为全球价值链中的公平参与者。中国通过帮助沿线国家修建铁路和公路等基础设施,推动相关生产能力建设,为那些在上一轮全球化进程中被边缘化的国家融入全球生产价值链提供便利,使他们在新一轮国际分工中有效发挥各自资源禀赋和生产要素比较优势。


8
标签: 一轮 玉柱 全球化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张明:中国在全球化逆风时期要继续坚定支持全球化

2022-11-16 15:38
30985

品牌全球化智能营销服务商博鼎国际完成Pre-A轮融资

2022-09-28 15:10
17044

科法斯:“美国芯片法案”逆全球化,加速国产替代进程

2022-09-23 15:58
27583

百余家国内外金融机构集结服贸会:全球化、数字科技、绿色金融成果亮眼

2022-09-08 14:45
42011

坚持全球化发展战略,中国银行加速拓展境外版手机银行

2021-12-15 14:30
7152

阿里升级“多元化治理”,张勇加码内需与全球化战略

2021-12-07 15:10
6865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