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tech浪潮下的传统银行应对策略

2017-03-03 14:1151071

科技已以迅猛之势改变生活,改变人们的行为习惯。同时,它的广泛应用使得局外之手频频伸进金融业,并冠以Fintech横扫支付、理财、消费金融等多个领域。

科技已以迅猛之势改变生活,改变人们的行为习惯。同时,它的广泛应用使得局外之手频频伸进金融业,并冠以Fintech横扫支付、理财、消费金融等多个领域。目前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技术等前沿科技的兴起正在重新定义金融业的交易模式及服务体验,这些新技术为其他行业如互联网公司、产业公司金融金融业提供了可能,同时也为银行业带来了巨大挑战。一个重大的金融转型因大数据的降临而开启,在Fintech席卷的浪潮下,银行的转型之路刻不容缓。


基于大数据的Fintech概念


数据是银行最有价值的资产,银行历来重视数据管理和应用,并致力于建立数据管控机制、数据标准、数据分析环境。一些银行保存了10年以上的银行交易数据和金融市场的数据,这些数据被应用于客户授信、评级、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模型,操作风险监控、预警,应用于盈利性分析、客户关系管理等。


但是,有实际的应用场景,大数据才能产生价值。与走在前沿的一些企业或单位相比,银行在数据的丰富性、获取渠道的广泛性和便捷性、大数据处理的技术、以及数据应用创新方面,都存在极大的差距。


Fintech概念正受到不少互联网金融公司的热捧,即“金融科技”,主要是利用大数据、区块链等互联网创新技术进行风险控制和平台管理。它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科技+金融”,也不是单纯的大数据、自然语言处理,而是改变了市场的模式、产品的形态,用更符合用户需求的形态去改变市场格局,提升整个市场的效率。


它将从传统金融的有效补充,到与银行业务形成互补性竞争,再到二者之间的合作愈发密切,完成以科技、互联网为工具重塑金融业的变革。


Fintech浪潮下银行面临的挑战和风险


01大数据集成与应用手段亟待提升


首先,当前中国国内金融行业的数据尚未完全实现联网和共享,基础数据薄弱,开展大数据应用需要打破原有数据通道,重新架构新的数据平台。


虽然有银行开始关心自己数据资产的使用和变现,但仍不具有打通中国国内整个行业链条的能力。以征信数据为例,央行征信系统覆盖八亿人,其余五亿有经济能力的人并没有信贷和征信记录,而互联网金融企业对这一数据缺口,能够通过挖掘互联网行为大数据拉力进行弥补。这也将导致金融业竞争版图的重构。


其次,大数据技术的应用,需要有稳固的基础设施和安全管理规范。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中国信息安全面对新的挑战。数据本身就是资产,数据量又以几何速度增长,特别涉及到金融领域的大数据已成为上升到国家层面的战略资产,作为生产和存储设备的软件和硬件基础设施建设都亟待加强,且需要有保护用户隐私数据的相关法律和政策出台,尤其是金融行业需要形成明确的隐私保护规范。


最后,虚假数据容易引发金融市场风险。


由于当前大数据技术应用尚处在初期,金融业内缺乏对大数据有效性的评估标准和监测手段,因此大数据的应用效果有待考察。一方面,引入的外部数据质量参差不齐,另一方面,当前金融行业的大数据应用主要仍是面向结构化数据,缺乏对非结构化数据的处理能力。


大数据技术能够帮助银行发掘数据的价值,提出质量不高的数据,但并不能百分百甄别出数据的真伪。一旦数据中混杂了虚假信息,可能导致错误的交易行为,从而引发金融市场风险,金融机构的决策将存在判断错误、过于超前或滞后的风险。


02Fintech企业弥补银行短板,用户体验度更高


根据欧洲前10名最具颠覆性的Fintech公司可以看出,Fintech涵盖了这些领域:网络借贷平台、智能投顾、众筹、医疗保险、区块链、个人理财以及虚拟货币等。相较于传统金融行业,Fintech运营成本低,经营方式灵活,它们无需成立庞大的分支网络机构,同时云计算技术给公司带来了灵活性,并且能够以低成本获取更好的经济效益。


甚至是,绝大多数金融科技商业模式无需获得银行牌照,因而避免了合规要求和监管审查,而这两者均消耗了传统银行大量资金;二是传统银行困难重重,表现在人力成本压力明显、全球低利率水平使银行净利差承压、运营成本持续在高位。科技创新的力量有可能颠覆传统的一切,数以万计的初创公司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崛起,Fintech往往与“改变人们的使用习惯”、“更快的速度”、“更方便快捷的交易”等关键词相关,而银行的固有思维却严重缺乏IT概念,效率和用户体验度往往差强人意。


银行信息技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亟待攻克几大难题:


一是,在互联网等新技术催生的新经济模式下,如何实现业务转型和服务模式的重构;


二是,如何吸引和培养信息技术人才,加快现有技术队伍观念转变、技术提升、科学转型;


三是,如何管控好IT风险,确保业务连续性,保障客户、银行的信息和资金安全。


银行开拓转型之路 主动融入生态圈


2016年7月15日,银监会发布《中国银行业信息科技“十三五”发展规划监管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银监会要求到“十三五”末期,银行业面向互联网场景的重要信息系统全部迁移至云计算架构平台。这无疑显示出国家和监管部门要求银行加速转型的决心。而金融的服务如何融入到企业经济活动的生态圈,融入到公众的生活圈里,才是银行转型的根本目的。银行转型之路,几个方向或许值得探索。


(一)协同创新,跨界合作


移动互联、物联网和大数据等处理技术,正在催生出一种新的经济和商业模式,对银行服务的时间、地点、场景,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银行已不能像以前一样,在网点“守株待兔”坐等客户上门,唯有顺势应变,迅速转变金融服务方式,引导客户在线上进行操作,并培养他们的行为习惯。


与此同时,银行应协同创新,跨界合作,与客户共同创新金融产品,如参与客户尤其是集团客户金融链、供应链建设、大客户的交易平台建设中,参与到政府的智慧城市、便民服务(如社保、医保等系统)中,把金融服务渗透于社会服务的点点滴滴,提高金融服务频率和效率,巩固市场份额。


(二)痛苦的蜕变和创新,推动技术转型


银行技术转型的风险和挑战极大:一是银行现有技术团队更熟悉传统的商业技术,要掌握开源技术需要有个观念转变和学习的过程;二是开源技术支持的市场环境不成熟,人才集中在较大的互联网公司,而他们一般不独立提供技术服务;三是针对银行业务特性的个别关键技术,尚无可靠的解决方案。对传统银行而言,系统复杂,涉及维度多,如果改造迁移成本将非常高,技术难度也很大。


但是,银行必须直面这个难题,寄望于一个持续的、渐进迁移的过程,在过程中逐步解决技术难题,大力引进关键性人才,迅速应用下一代IT科技能力和开发模式,并不断培养自身运用新一代技术的能力。这将是一条充满荆棘但又非常重要的前进道路。


(三)顺势求变,把握区块链机遇


区块链技术能安全地存储比特币交易或其他数据,信息不可伪造和篡改,可以自动执行智能合约,无需任何中心化机构的审核,该项技术大大降低了现实经济的信任成本与会计成本,目前多家全球领先银行已开始布局,以抢占先发优势。


目前国外各大机构都看到了区块链技术未来对银行商业模式和逻辑带来的颠覆性改变,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项被认为是继蒸汽机、电力、信息和互联网技术之后,目前最有潜力触发第五轮颠覆式革命浪潮的核心技术,仍未被中国绝大部分传统金融机构所关注。对于该项技术的可拓展性,还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主要停留在原型设计阶段。


但仍然可以预期,未来几年将看到其迅猛发展,区块链被大规模使用的一天终会到来。


传统银行应对Fintech企业挑战策略


当前,不断涌现新兴的Fintech企业,严重冲击着传统金融领域的业务版图。面对这些“野蛮人”的挑战,传统银行应当如何应对?


与传统银行不同,Fintech在支付、信贷、个人理财和转账汇款等零售业务上的处理速度和业务定价要更为灵活,由此,它们建立起了传统银行短时间内无法达到的错位优势。就像Uber的出现改变了出租车行业、Netflix的出现改变了电视剧制作&播放行业、Airbnb的出现改变了酒店行业一样,Fintech企业通常是以技术的驱动、便利性的服务和创新的模式,向市场输入更为简单的产品和更为实惠的价格,从而夺取传统金融机构的市场份额。


在应对像Fintech这样的外部挑战者时,银行组织机构庞大、作业流程复杂的特性,抑制了其对客户需求和市场变化进行快速反应的能力。举例来说,在多数银行办理一笔典型的抵押贷款业务,通常都需要数周的时间来处理相关事宜,整个流程要经过贷款业务部门、风控部门、法律合规部门的重重审核。而像“RocketMortgage(火箭速贷)”这样的Fintech企业,则能让很多急需资金的客户在短短几分钟内完成对应的审批流程。


在低效率的背后,传统银行面临的一个主要障碍还是技术。由于部门银行、条线银行的长期惯性,传统银行拥有大量独立而不互通的业务系统,虽然里面有长时间积累下来的大量的客户数据,但并没有真正发挥作用。而银行自己的IT团队,则将主要的心思放在了核心系统的维护和更新上,在系统间的整合和互相支持上,起到的作用并不大。


传统银行在应对Fintech企业挑战时,可以采用以下五大策略:


1、充分利用已有客群优势


很多人认为网点是传统银行面向未来的累赘,但实际上,在应对Fintech企业的挑战时,传统银行数量庞大、服务稳定的物理网点与电话服务中心的搭配,是很多客户选择金融服务时,不可忽略的一大优势。尤其在购房、购车、中小企业贷款等复杂的关键金融需求上,客户仍习惯性地更相信银行,而线上的交易更多是出于方便。调查也显示,80%的客户认为除了线上的便捷体验以外,线下的实体存在就像银行可以被触摸到的“血肉”,成为客户产生信赖感,做出购买决定的动因之一。


要想在林林总总的传统银行间,评价各自服务的优缺点,方式也很简单。可以观察哪家银行可以向客户提供最一流的客户服务体验;营造最贴近客户实际需求的服务场景。在这两件事情上,银行与银行之间的差别就真的很大了。


确实,物理网点的存在是银行得以被客户信赖的一大原因,但要想获得更好的业绩,银行需要把网点的定位从简单的业务办理、产品宣传、标准销售转移到定制化服务、产品研判和针对性销售上来。


2、组建敏捷化、专业化、项目化团队


鉴于传统银行在内部机制上的诸多限制,要想在与Fintech企业的竞争中不落于下风,银行有必要学习借鉴这些“野蛮人”的行为方式,在自己的内部组建敏捷化、专业化、项目化的执行团队,并赋予团队充分的试错空间和施展余地。


以往,人们一提到传统银行,就会想起官僚化的组织体系、响应缓慢的技术团队和保守严谨的企业文化。这些都是银行业经营百年所留下的传统,并没有对错之分,但银行要想在与Fintech的竞争中获得优势,就必须不再以一个庞大的整体来行动,而是尝试轻型化的精干团队来推进特定项目的实施。


大型银行虽然可以通过敏捷的小型项目团队,来隔离大型机构的体系弊端,推动自身的数字化改造,但也必须在领导层面给予这些团队足够的支持,并培养、赋予他们接受挑战的能力。银行的成功确实需要每个团队都尽己所能做到最好,对于这种敏捷的小型团队来说,自己的成功并非是全盘推翻银行的既有模式,而是给出更多更好的解决方案,与自己所在的机构一起成长。


3、重视移动端的投入与建设


在美国,已经有高达70%的人口在使用智能手机,银行也已经认识到,移动端才是当下与客户进行互动的最主要的渠道。51%的美国人将移动端或者网页端,作为自己处理银行业务的主要方式;57%的美国人使用过银行的移动应用,仅有23%的美国人;仍在传统网点处理自己大多数的银行业务。


因此,一个不可忽视的趋势是,移动端已经成为银行与客户互动的重要渠道。在选择自己的移动金融发展策略时,银行需要明确自己希望达成的目标到底是什么,然后以终为始地进行团队的搭建、资源的匹配与机制的支持。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开发银行自有的原生App是有效且必须的,但如想与现有客户保持密切联系,还需要借助各种三方平台、网页程序和轻应用。这样,客户无需耗费流量,以相对复杂的操作来下载一个独立的银行App,便也可以随时随地登录、获取自己想要的银行服务。因此,银行应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客户常用的移动应用平台上,基于对应平台的场景与技术进行开发与适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接触和维护客户。


另一个不可忽视的趋势是,银行业务的处理和内部办公的移动化。由于网点运转模式的革命与客户行为的转变,通过移动终端来办理业务、处理工作已经成为多数银行考虑的重点改革事项。未来,在移动化业务办理流程的帮助下,客户可以从任何便利的渠道进行银行业务的操作,而尽量减少,甚至完全略去纸质文件签署的部分。


4、部署更为敏捷的云技术解决方案


部分较为前瞻的金融机构,已经了解到以云技术为基础的解决方案带来的相关优势。一方面,受益于业务模式的快速变革和规模经营的实际需要,云技术的引入能极大地减轻银行自有IT团队的工作压力,使其能抽出更多资源和精力来维护关键的核心系统;另一方面,云技术的应用能使银行将相当多服务于前端销售的流程和功能,集中在同一个生态机制之内,而且能以相对低廉的价格,快速部署使用。


由于担心关键数据和资料的外泄,很多银行采取了搭建企业私有云的模式来部署自己的云技术,这一做法不仅没有降低成本,反而加大了云端应用与后端核心系统集成的难度,付出的代价往往更高。现在,银行完全可以采取核心业务私有云,非核心业务公有云的做法,来加快在云技术领域的步伐。


之所以要采取混合云搭配的方式,主要是源于金融业对客户数据的高度敏感,以及客观的法规和监管要求的存在。在没有充分验证云技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之前,几乎所有银行的法律合规和风险控制部门,都会把任何私有云和公有云视为洪水猛兽。如今,银行可以基于云端快速设计、推出不同主题、不同特性的客户服务解决方案,同时确保客户的敏感数据存储在自己的服务器,非核心数据存放在云端,便于随时调取。


5、投资、孵化、收购,直接进军Fintech


从银行的角度来看,如果通过内部改革的方式来与Fintech企业竞争,并不感兴趣,那么,银行可以采取投资、孵化或收购Fintech企业的方式,加入到这一领域的竞争中来。Fintech领域的投资机遇多如牛毛,仅在2014年,全球就有超过12.2万亿美金投入Fintech领域,孵化出了超过12000家初创企业。所以,对于银行来说,通过资本运作的方式,将合适的Fintech企业绑上自己的战船,并通过外部合作的方式来加速银行自身的数字化改造,是一个非常值得借鉴的解决思路。只不过,由于Fintech领域的初创企业鱼龙混杂,对于这些企业的投资的难度比想象中要高很多。


从Fintech企业的角度来看,它们都希望在吸纳资本的同时能保持一定的自由度,以便于在下一轮的融资或资本运作中,以相对灵活的业务模式和股权结构,来吸引更多的投资伙伴。因此,对于很多Fintech企业的管理者来说,除非急需现金流的支援,否则他们并不一定乐于被一家银行持股或投资。而对于银行来说,出于内部风控和外部监管的需要,投资或并购一家Fintech公司仍是一件需要极大决心和勇气的事情。一方面,银行通常不希望自己在持股Fintech公司之后,被后续的融资计划稀释掉自己对于持股公司的影响力;另一方面,银行也会担心Fintech企业在多轮融资的过程中,由于新的投资方的介入,使得Fintech公司并不一定会按照银行预先设想的价值和方向维持运转。所以,目前最值得银行考虑的一个解决方案就是,与一些知名的投资机构或金融机构组成联合体,共同投资或持股Fintech企业。


最后,还需要提到的一点关键就是——高层领导的重要性。一家成功的银行,离不开持有明确愿景和强大执行力的董事会成员以及条线高管。他们能清晰且坚定地向自己的管理层和员工,传达银行在Fintech领域的战略和想法;能在收购、投资一家Fintech企业后,妥善地处理好Fintech企业文化与银行现有文化的冲突;能快速、果断地处理业务进行中可能产生的各种风险,并推动银行全身心拥抱这一场全新的技术革命。


来源:银通智略

10
标签:浪潮 策略 传统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新加坡发布反洗钱策略

2024-11-19 12:37
23903

中集车辆:实施“星链计划”优化供应链,并推动海外业务深化“跨洋经营,当地制造”策略

2024-08-27 11:54
118369

英伟达芯片出口受限,浪潮信息盘中触及跌停,公司回应:芯片供应一直紧俏

2023-10-19 13:46
74399

华为辟谣“HI模式拿下某传统主机厂中高端品牌车型”:没有新的HI伙伴

2023-10-19 13:34
75559

Shein改变旺季运输策略 将国内商品海运去美国

2023-10-08 12:00
35098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