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据业务新机遇:专访中国工商银行票据营业部总经理徐晓岚

2017-02-22 22:28 26064

从年初票据业务风险事件频发,市场阴云密布,到年底上海票据交易所成立,票据价格节节攀升,一扫市场阴霾,票据业务从未像2016年一样获得业界如

从年初票据业务风险事件频发,市场阴云密布,到年底上海票据交易所成立,票据价格节节攀升,一扫市场阴霾,票据业务从未像2016年一样获得业界如此多的关注。


票据市场的风云变化,是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银行业务结构剧烈调整、风险急剧分化的一个缩影。在赢利能力持续下滑,风险化解压力不断增大的背景下,兼具流动性、收益性、安全性的票据资产得到了各大银行的高度重视。而票据贴现利率的高度市场化,有效降低了融资成本,使得客户对票据资产的接受度越来越高。


随着上海票据交易所的成立,中国票据市场的新时代正式开启,对于各类市场交易主体而言,新时代带来了新机遇,也隐藏着新挑战。未来票据业务将如何发展,银行业又需要采取哪些对策?

新时期的票据市场有挑战更有机遇

——专访中国工商银行票据营业部总经理徐晓岚

《金融言行》: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我们了解到,工行票据营业部是全国第一家持牌经营票据业务的专营机构,是全行票据业务线专业化经营的利润中心,您能不能先给我们介绍一下票据营业部以及工行票据业务的整体情况?

徐晓岚:工商银行票据营业部于2000年11月在上海成立,是我行在全国率先成立的全国第一家票据专营机构。目前,全行共有北京分部、上海分部、天津分部、重庆分部、广州分部、西安分部、郑州分部、沈阳分部等8家分部,经营网络遍布全国。

2016年初我行实现全行票据业务条线改革后,工商银行票据营业部作为全行票据融资业务牵头管理部门,负责制定票据融资业务政策、制度办法和操作规范,承担全行票据融资业务的指导、监测、检查等职能。

目前,工商银行票据融资业务实行“全行营销、集中办理”的经营模式。票据营业部与分行按照“明确分工、优势互补”的原则开展票据业务,促进了全行票据业务经营效率的提升。全行共有38家分行具有开展票据融资业务权限,分行主要负责区域内直贴客户的拓展,以及辖内票据融资业务经营机构在授权范围内负责办理辖区内各类票据融资业务。票据营业部的8家分部负责完成本分部经营目标任务,推动并配合分行完成票据业务经营目标任务。同时,负责按区域服务对口分行,对各分行票据业务进行具体协调推动和联动配合等。

《金融言行》:您刚才提到,2016年初工行进行了票据业务条线改革,能否介绍一下成效如何?

徐晓岚:2016年初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形势,票据营业部积极落实易会满董事长(时任行长)在年度工作会议上关于“要把票据业务作为重要的产品线来经营,推动票据业务跨越式发展”的讲话精神和《关于深化票据业务管理体系改革的通知》(工银发[2016]20号)中关于经营转型的战略部署及工作要求,全面落实票据业务线改革指导思想,在机制建设、市场拓展、风险防范等方面有序推进票据业务线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2016年,在票据市场票源减少、活跃度降低、同业竞争激烈的经营环境下,我行票据直贴交易量历史上首次突破一万亿元大关,在五大国有银行中的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贴现客户超过2.6万户,户均贴现金额同比大幅增长,有力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履行了负责任大行的社会承诺。全行票据业务稳健发展,各项指标均稳步提升。票据融资各项业务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截止2016年末,我行累计贴现买入票据达到10039亿元,同比增加1265亿元,增幅14%,增量增幅均同比大幅提高;其中小微企业累计贴现超过4000亿元,对小微企业融资支持力度进一步增强;在票据市场利率整体下行情况下,实现票据业务经营收入270.7亿元,同比增加25.6亿元,超额完成T3目标,盈利能力提升明显;全行票据贴现资产日均余额近七千亿元,同比增幅较快,有力支持了全行信贷资产的均衡投放。 

《金融言行》:我们知道,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各大银行面临资产荒,而票据资产是兼具流动性和收益性的资产。在这样的背景下,票据业务对工行业务发展会有怎样的新贡献?

徐晓岚:在过去十几年中我国票据市场高速发展,票据资产在流动性、收益性和安全性方面的优势日益凸显,成为连接实体经济和投融资市场的重要链条,对于任何一家商业银行来说,票据都逐渐成为资产配置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首先,商业汇票在贴现进入银行后,成为信贷资产的一部分,并通过转贴现在金融机构间进行二级交易。票据市场是一个利率完全市场化、高流动性的市场,商业银行可以根据自身经营管理需要,通过灵活的票据交易策略及时调整资产结构摆布。特别是随着电子票据推广的深化和上海票交所的成立,票据交易效率进一步提高,这使得票据资产具备了其他信贷资产都不具备的流动性优势。其次,有种观点认为,票据业务脱离实体经济的空转交易,会将两者对立起来。我们认为这是一种误区,虽然这种情况在某些时点、个别机构当中存在,但从市场的主流,特别是商业汇票的本源来看,在目前的交易规则下,每张商业汇票的承兑和贴现都是有其真实交易背景的,都体现了实体经济中的现实资金需求。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只要合规办理业务,无论是承兑、贴现、转贴现,或者通过其他类型的投资来配置票据资产,资金都直接或间接地注入了实体经济,都跟其他类型的贷款一样,是服务于实体经济客户的重要手段。而且由于票据贴现的利率已经高度市场化,更是有利于减少融资的中间环节、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很多理念较为先进的企业客户越来越接受用票据融资作为传统信贷,特别是流动资金贷款的补充和替代。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如果不能敏锐察觉和迅速适应客户融资需求的变化,在资产配置时就会出现结构性的困难。

随着我国票据市场电子化进程的发展,票据业务在我行服务实体经济、丰富金融服务手段、形成新的盈利点等方面将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我们现在做的,就是通过有效的产品链整合,做大、做强分行的贴现(直贴)业务,更紧密地满足好客户的融资需求,让客户认可工行的服务能力,进而吸引客户使用我行的其他金融产品,体现工商银行的综合竞争力;同时通过整合转贴现和相应的票据投资,以顺畅的行内票据流通链条形成合力,从而更高效地与同业市场对接,增强抵御市场波动的能力,提高市场议价能力,灵活摆布资产,提高资本回报,充分挖掘产品链价值。

《金融言行》:票据业务确实越来越重要,我们也发现2016年票据市场爆发了一些风险事件,那么对于工行来说票据业务的主要风险点在哪里?我们又要采取哪些手段来规避这些风险?

徐晓岚:目前国内票据市场交易流通的主要是银行承兑汇票,由于有银行的信用作为担保,票据业务的信用风险相对较低,而传统纸质票据由于操作环节多,涉及票据真伪审验、传递、保管、背书、托收等手续,操作风险相对较高。我行一贯秉承稳健合规经营理念,对兼具低信用风险、高操作风险特点的票据业务,坚持业务发展和风险防范两手抓,从机构专营、客户准入、授权授信、制度规范、系统控制等多方位、全流程开展业务和风险管理,确保票据业务的合规、可持续发展。

由于宏观经济增速持续放缓,经济结构深度调整,受去库存、去产能、去杠杆等大环境影响,企业盈利和偿债能力下降,票据市场风险事件和案件进入高发期。同时受资本市场低迷和各类金融资产价格激烈波动影响,票据市场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陡然上升。传统纸质票据交易操作环节复杂、效率低下,导致了一系列不审慎、不规范操作行为的滋生。票据风险事件的爆发,对银行业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但也切实敦促各家银行重新审视并整肃票据业务,对厘清票据市场经营秩序、重视票据实质性风险防控很有推动意义。

我行以成立票据营业部为契机,不断加强票据业务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和票据业务创新管理,形成了业内独具特色的商业汇票管理模式。在组织架构上,自2004年起,工商银行率先实施票据融资业务统一归口管理,形成了以总行票据营业部为核心、一级分行票据中心为主干、二级分行票据中心为支干、支行网点为补充的集约化经营模式。在系统控制上,依托我行科技优势,自主研发票据综合管理系统、票据托管系统和电子化交易平台,实现了票据业务授权授信、审查审批、资金划付、记账清算等全流程系统刚性控制,确保流程执行规范,对防控操作风险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管理机制上,我行在业内首创票据移存和存管机制,不断强化风险检测与管理。要求各分行按照“先进先出”要求,定期、定额向票据营业部移存实物票据,实行纸质票据存管制度,由票据营业部集中对全行纸质票据进行统一归集、质量检测和风险把关,发挥专营机构在风险防控方面的专业技术优势,并向全行传导业务操作规范和风险防控理念,从而有效加强了票据业务办理过程中的合规性监督,进一步促进了全行票据业务的稳健发展。在同业业务上,严格按照银监部门关于同业业务实行专营部门制的监管规定,2014年起我行票据回购业务由总行票据营业部统一管理和经营,分行不再办理,切实防范了分行在票据回购业务中的操作风险。

我行在票据业务发展中一直坚持合规经营的价值取向,坚持审慎、规范、稳健的风险文化,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完善票据业务规章制度,强化系统控制与监测功能,提升票据交易风险控制科技水平,把控实质性风险,严守风险底线,为推动业务经营向纵深发展奠定风险管理基础。

《金融言行》:2016年底上海票据交易所的成立是中国票据市场发展上的一件大事,对工行票据业务来说票交所的成立会带来哪些新的机遇?我们又该如何抓住这些机遇?

徐晓岚:上海票交所是全国统一、安全高效的电子化票据业务平台,对于票据市场而言,它的成立意义重大。一是实现了以信息化、集中化、标准化手段支持票据市场运行,能极大地提高票据市场的交易效率。二是有助于净化票据交易环境,有效降低市场操作风险和交易成本,形成票据市场的风险防范与控制中枢。三是有助于形成统一规范的票据业务运行规则和行业标准,规范市场参与主体的交易行为,促进票据市场规范运行。四是有助于推进票据市场运行机制和产品创新体系建设,促进票据市场向更高阶段发展。

对于工行而言,票交所的建立将推进票据市场的规范化运作与发展,而工行在资金、规模、客户等经营资源方面,以及在精细化管理、规范操作等业务运作方面的优势将得到放大。一是资金规模优势。在票交所更加规范的经营环境下,工行的资金、规模资源仍然能够支撑收入占比较大的持票及买入返售业务发展,并在买方市场下使工行业务经营具有更大的主动性。二是企业客户资源优势。当前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票源供给不足将使得二级市场经营机构采取惜售策略,从而凸显对企业票据资源掌控的重要性。而丰富的企业客户资源,确保了工行在票据资源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三是信用溢价优势。鉴于较高的信用等级,工行在票交所环境下的信用溢价将通过贴现价格以及增信业务收入得以更加充分的实现,可以进一步增加工行票据的业务收益。四是存托管业务经验优势。票交所的纸质票据托管借鉴了工行的票据存、托管业务,从而使得工行现行的存、托管模式较好地契合了票交所对纸质票据审验、保管的要求。工行的票据存、托管系统以及多年来积累的票据集中审验、保管、托收经验能够与票交所实现无缝对接。五是票据业务管理体系的优势。工行票据业务管理体系改革后,全行的票据融资业务由票据营业部统一牵头管理,能够在全行票据业务协调发展、行内票据资源充分整合中发挥更大的优势,有利于工行在市场重构中抢占先机。

票交所的建立,改变了传统点对点式的票据业务模式,在票据市场形成了中心交易平台,提高了票据市场交易效率,增进了市场信息透明度,丰富了参与机构种类。面对这些变化,在未来票据市场中我们将积极调整全行票据业务经营策略,以更充分地发挥工行优势。在票据业务经营方面,需要进一步拓宽业务收益途径,在传统业务模式基础上,向票据产品链的上下两端(即资产端和资金端)进行延伸,以挖掘票据业务盈利增长点。在资产端,要把握企业票据资源,不断丰富资产增值服务;在资金端,要对接企业及个人投资需求,提供持续稳定的低成本资金来源。具体包括进一步推进承兑、贴现业务的发展;着力加强票据资源在行内的集聚整合;拓展企业及个人资金获取途径;充分发掘和利用票据增信业务机会等。下一步,我们还要通过优化票据业务线职责分工、修订现有票据业务制度、完善现行票据业务流程、做好票据业务系统改造等举措,确保与票交所的顺利对接。

本文来源:金融言行


33
标签: 票据 业务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