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化财资时代,集团企业如何通过资金集中管理实现聚合反应!

2017-02-21 13:1824992

文 | 董兴荣、陈莉来源 | 《财资中国|财富风尚》2017年2月刊首发于财资一家微信公众号(TreasuryChina)聚合反应是由单体合成聚合物的反应过程。集团企

文 | 董兴荣、陈莉

来源 | 《财资中国|财富风尚》2017年2月刊

首发于财资一家微信公众号(TreasuryChina)


聚合反应是由单体合成聚合物的反应过程。集团企业通过资金集中管理,充分彰显资源的“聚合”效应,并通过“池化”方式,将资源的各个要素进行了重新组合,形成新的资源,为实现规模经济和发展自金融奠定了基本框架。

从资金的视角来看,集团企业的资金集中管理就类似聚合反应,将单个企业的资金、分散在各个账户中的资金,将在途的资金、沉睡的资金和隐性的资金,进行聚合并池化反应,以提高企业财资管理和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效益。资金集中管理也成为企业集团实施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以及精细化管理的一项必要发展战略。

资金的集中管理,除提高资金效率、降低资金成本外,还能有效控制整体资金风险,有利于集团统筹调度资源,提升整体的财资管理水平,从提升财务管理价值。

资源集中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应有的效应, 也是集团内部金融资源聚合反应和发展自金融的基石。如何借助财资管理平台和金融创新工具,最大限度地集中和发挥资金的效率和效益,提高资金的价值创造能力,是企业CFO和财资管理者思考的重点。

财资+互联网:企业价值创造的聚合反应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认为, 所谓创新就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就是要把一种从来没有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进生产体系中去,以实现对生产要素或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创新过程是改变结构的“创造性破坏过程”,也是新组合与旧组合竞争而进化的过程,最终实现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和价值链的重新塑造。

通过聚合的方式将集团企业的资源进行集中,包括资金的集中管理,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效应。资金的聚合反应是前提和基础,再通过互联网的要素组合创新和模块化应用,将使企业的价值创造形成聚合反应。

互联网善用模块化的方式,将资金或金融业务的某一部分或要素拆分之后再进行重新组合,形成更加灵活、更加市场化的新的资金或金融业务。我们将此过程称之为池化。任何资金都有各类的标签,比如金额大小、资金用途、资金性质、资金类型等,将其入池,化零为整,重新组合,再赋予新的标签,就形成了新属性的资金。我们将这个过程称之为池化财资。

比如,从货币的时间价值观念上来看,不同时点上收付资金的价值是不同的。池化财资就是将资金在时间价值的维度上重新组合。比如,融资的创新,可以对资金的金额、期限、利率等要素进行全面优化,通过灵活组合为企业量体裁衣,真正降低企业的整体融资成本。池化财资,目前也普遍应用到企业的财资管理中,如现金池、票据池、外汇池、资产池、理财池等。

其中,票据池是近年“池化财资”的典型产品。企业无需提供额外的抵押和担保,只需将日常分散、小额的应收票据集合起来,形成相对稳定的应收票据量,转让给银行,并获得一定比例金额的融资。票据池服务,企业不仅能解决票据管理的问题,还可以盘活票据资产,降低企业的财务成本。

资产池,作为银行业金融创新之下的企业流动性管理最新利器,通过资产入池与出池融资的有机结合,创新池化融资模式,帮助企业实现资产流动性与收益性的兼容,使企业不必再为资产与负债时间及规模的错配而担心。

传统银行融资方式下,资产与融资必须一一对应,通过池化方式,企业只要将存款、票据、存单、理财产品、债券、股票、国内信用证、应收账款等资产入池,便能生成质押融资额度,以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流动资金贷款、超短贷、保函等多种融资及用信业务出池,企业可随时使用、随借随还。

聚合+集团化:财资管理与经营的分水岭


“崔嵬分水岭,高下与云平。上有分流水, 东西随势倾。”在商业的世界里,我们正经历着“分水岭式”的变革:从单一产品到一体化;从传统“人、财、物”到“知识、信息、商业模式”;从单个企业竞争到生态链的竞争;从本土化到全球化⋯⋯伴随着技术集群革新和新思想的出现,这种分水岭式的现象更趋明显。

面对瞬息万变的经济金融市场,企业需要加强集团化管控,以及更强的适应和变化的能力。这对集团企业财务管理和财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是,目前很多集团企业都具有下属机构多(包括子集团)、地域分布广(包括全球范围)、管控和服务力度弱;资产多、资金量大、资金分散(包括账户多且分散)、无法及时了解资金的全盘状况;集团内部成员企业存款与贷款两高,资金不能够有效调配,加大了财务费用,不能形成资金的规模效应,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

集团整体信用等级不高,融资渠道有限,加大了融资成本;缺乏统一的信息平台,数据分散且多个信息孤岛不能及时打通,经营决策者难以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集团经营全过程的资金信息,影响了经营目标和战略决策。通过资金集中管理,来强化财务管理,降低财务成本,增强企业经营活力,优化资金资源配置,优化产业布局,发展集团自金融。

全球实践证明,集团资金集中化管理成为一项必要发展战略。麦肯锡专家曾对中国企业和跨国公司进行分析,提到“跨国公司与中国企业相比,最大的进步之一就是实现了集中管理,特别是财务的集中管理”。财务集中管理的核心是资金的集中管理。

集团财务控制和服务的核心正是财资。通过财资的连接纽带,实现对整个集团的经营和管理。尤其在互联网、数字化下的价值管理和创新过程,财资成为未来经营的基础设施和前瞻性的洞察,企业财资管理也将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大数据中心、神经中枢和价值中心。

近几年来,资金集中管理也得到国务院国资委的高度重视,国资委在《中央企业总会计师工作职责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规定,总会计师应“制订资金管控方案。组织实施大额资金筹集、使用、催收和监控工作,推行资金集中管理”。

在《关于中央企业进一步促进财务公司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肯定了在加强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提高资金资源配置效率和效益,保障集团资金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央企业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和精益化管理作出了重要贡献。进一步明确了财务公司是以加强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和提高企业集团资金使用效率为目的,为企业集团成员企业提供资金管理和金融服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集团企业以财务公司为资金归集载体,通过合理设计资金归集路径,加强账户审批备案和监控授权,强化对成员企业资金集中度、账户归集比例和资金集中效果的考核评价,推动集团资金的跨账户、跨主体、跨地域集中,提高资金集中利用效率。集团企业通过财务公司拓宽资金归集范围和深度,以依法合规、平等自愿、公允定价为原则,做好集团内上市公司、合资公司等产权多元化成员企业的资金管理和金融服务;将财务公司作为集团外汇资金集中管理的实施平台,依照国家外汇管理有关规定,有效联通和运作境内外资金池;协助集团加强社保、年金等特殊资金管理,协助集团建设统一的票据池。

2016年,中铝公司资金集中以“做好小集中与财务公司平台的迁移融合”“提高上市公司存款关联交易额度上限”“提高结算集中率”等重点工作,确保各板块全口径日均资金集中度达到32%。太钢集团财务公司通过建立“人民币池”“外币池”“票据池”,对集团所有资金进行全面集中管控,通过精细资金计划和头寸管理,达到盘活存量、融通资金、加速流转、提高收益的效果。目前,人民币资金日均归集度达到95%以上,资金集中效果良好。建立了跨境人民币、跨境外币两个资金通道,利用境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合理调配境内外成员企业资金余缺。

集团企业通过积极推行资金集中管理模式, 充分彰显集中管理的“聚财”效应 ,为实现规模经济奠定基本框架;严格把握资金集中管理的关节点,充分彰显集中管理的“生财”效应,提高资金的流动性和使用效率。

从分散到集中,资金管理充分发挥间接价值创造的功能,从成本中心走向利润中心,从资金管理迈向财资经营,步入分水岭。

6
标签:兴荣 反应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