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中国制造的互联网+,李东生得出了什么结论?

万鑫 | 2016-12-13 15:02 946

李东生反思中国制造的互联网+,回顾过去三年的互联网,还有互联网世界给我们的感触和体会,得出了哪些结论?文|万鑫来源|中国企业家杂志2016年12



李东生反思中国制造的互联网+,回顾过去三年的互联网,还有互联网世界给我们的感触和体会,得出了哪些结论?



文|万鑫

来源|中国企业家杂志


2016年12月10日—11日,由《中国企业家》杂志社主办,一汽-大众奥迪作为首席战略合作伙伴的2016(第十五届)中国企业家领袖年会在北京中国大饭店召开TCL董事长兼CEO李东生在闭幕主题演讲上发表了演讲。


首先,李东生反思了中国制造的互联网+,回顾过去三年的互联网世界带来的感触和体会,他认为:首先,从产品技术能力来看,产品开发理念的转变,过往的产品从使用硬件的角度来看,过去几年,特别是各类的电子产品以及软件在当中占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第二,互联网应用在供应链和制造能力的提升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品牌和渠道能力的互联网能力的建设逐步加强。尤其是电商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的营销模式和由互联网技术支持的各种商业应用也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另外,他说,在互联网转型当中,步子迈得太大,就会欲速不达。转型当中要关注企业核心能力的提升,没有企业核心能力的提升,没有产品创新技术能力的创新,互联网转型方面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互联网对制造业的价值链不同环节的影响程度也不一样。所以中国制造业的互联网+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循序渐进。


对于中国制造业来说,顺应趋势往往比刻意创新更容易成功,制造业的互联网+需要先适应后升级再转型,制造业的互联网与互联网企业紧密合作,才能创造一个更好的未来。

    

以下为现场演讲部分:


我的演讲有三个部分,反思中国制造的互联网+,回顾过去三年的互联网,还有互联网世界给我们的感触和体会。在互联网时代,制造业每一个价值环节都需要通过IT,通过互联网的技术来提升它的效率和创造价值。


首先,从产品技术能力来看,产品开发理念的转变,过往的产品从使用硬件的角度来看,过去几年,特别是各类的电子产品,软件在当中已经是占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产品价值当中,软件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软件的直接应用和互联网的应用是直接相关的。

    

第二,互联网应用在供应链和制造能力的提升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过去几年,我们一直在提倡中国制造2025,2025是智能制造,支持的基础是互联网运用的技术,在TCL,我们投资两个工厂加起来500亿的华星光电,生产系统用了大量的智能设备和机器人,连接智能设备和机器人的就是互联网应用的技术。


另外,品牌和渠道能力的互联网能力的建设逐步加强。尤其是电商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的营销模式和由互联网技术支持的各种商业应用已经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而且这一块中国已经是走在世界前列。很多国外的朋友到中国来体验中国的互联网应用,说中国已经在这一方面走在前面了。

    

互联网应用能力建设方面,过去几年也有长足的进步。我们看到互联网发展对整个经济的积极的地方。

   

同时,我们也看在互联网的发展当中,对整个工业经济带来的影响,像电子商务,经营用户的理念,新的跨界竞争,对传统产业带来的冲击以及新的商业模式的兴起都改变了整个经济和产业的格局。

    

TCL过去三年我们大力推进互联网加产品的商家转型战略,这三年的体会,我们感觉有得有失,有些东西我们做对了,有些东西我们做的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从我们商家转型战略的重点项目来看,围绕各种智能终端产品布局了相关的应用和服务。对制造业来讲,互联网+实现的路径就是我们应该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从互联网应用各种智能终端产品,如何在家庭的环境,或者在社区的环境实现互联互通,通过互联网的体验给用户带来新的价值。另外企业的文化和组织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过去我们是纯制造企业,更多是工业制造人才。过去几年,我们凝聚了许多互联网人才,培养了企业这方面的能力。

    

另外,在一些应用项目上取得了一些进展。比如说我们开发的全球波的互联网视频应用服务,开发的慕课网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同时在互联网转型方面,其实在一些智能互联网应用的技术的方向,总体来说,比我们预期是要慢一些。比如说智能电视的应用,原来我们想用智能电视能够控制整个家庭的互联网的应用作为主体,实际在发展当中,要实现这样的功能还是有很多的挑战的。

    

在互联网转型当中,步子迈得太大,就会欲速不达。转型当中要关注企业核心能力的提升,没有企业核心能力的提升,没有产品创新技术能力的创新,互联网转型方面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另外,在过去三年的互联网发展中整个行业来看,有很多企业在发展中也找到了自己的模式。拿手机产业来看,品牌和渠道能力建设,OPPO做的很成功,华为也是找到了突破的路径,小米和乐观,小米软件加服务,乐视是软件加服务加硬件,小米很短时间取得了手机销量的突破,乐视在很短的时间在智能电视应用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回到制造业,互联网短时间内很难改变制造业的本质。怎么样在自己的制造能力方面添加更多的互联网因素,实现整个企业把工业、制造业转变为互联网服务企业,这是不太现实的。

    

另外,互联网对制造业的价值链不同环节的影响程度也不一样。所以中国制造业的互联网+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循序渐进。

    

互联网+对目前了解用户的作用是很大的,以往我们很多产品销售到终端,用户的反映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反馈,现在通过互联网的技术,我们用很短的时间就得到了用户反馈的信息。比如说销售手机,通过手机激活就知道产品在哪个区域销了多少。另外互联网+方面,目前在产品的技术研发方面,互联网作为应用的手段,对产品研发也是有一定的帮助。但是总体来说,产品研发还是要在更大的技术创新上取得突破。也就是说,在智能终端产品一定要回归到智能终端产品的产品本身的价值。

    

互联网对制造能力的提升就是刚刚提到的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也好,工业4.0也好,是要靠互联网技术和智能自动化技术的支持。另外,互联网业能够创新很大的商业模式。所以对工业企业来说,首先要适应,适应互联网的转型,另外是要升级,第三要实现自身的转型。

    

产品的技术能力要拉近研发和用户的距离,要减少库存,加强单品的突破,加强产品的更新换代,手机产业表现的是最突出的。另外供应链和制造能力方面,如何响应及时赶快周转,减少库存,通过互联网IT技术来提高供应链的响应技术,通过互联网的技术来改善制造能力。另外互联网的应用是强化品牌和渠道能力的建设。

    

升级阶段,通过互联网让技术提升,大幅提升整体的竞争力,互联网+在本阶段的意义就是锦上添花,如何能够实现企业的在制造产业的互联网的升级,通过互联网的技术来改造企业自身的核心能力。

    

第三是转型,在企业当中,我们习惯用互联网服务将三项能力的模型——制造与供应链能力、技术能力、品牌渠道能力串在一起,建立互联网+模式和与经营匹配的组织模型,改变企业经营管理的习惯和文化。在企业的管理理念当中,强调更多的合作、分享、开放、创新的企业文化。

    

对中国制造业来说,顺应趋势往往比刻意创新更容易成功,制造业的互联网+需要先适应后升级再转型,制造业的互联网与互联网企业紧密合作,才能创造一个更好的未来。


谢谢大家!


0
标签: 李东生 互联网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