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金融:探寻创新与转型之路| 浦发银行:场景创造价值

杨斌 | 2017-02-14 10:00 870

编者按时下,转型正在成为中国商业银行“新常态”下的主旋律。对公业务素来是商业银行的生存之本、效益之源,是银行利润增长的最核心组成。商

编者按

时下,转型正在成为中国商业银行“新常态”下的主旋律。


对公业务素来是商业银行的生存之本、效益之源,是银行利润增长的最核心组成。


商业银行的转型,关键是对公业务的转型。而在利率市场化、新资本监管协议、金融脱媒、互联网金融、混业经营等背景下,商业银行对公业务无论是在传统信贷业务还是中间业务方面,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根据西方商业银行的发展轨迹,公司金融中主要聚焦两大体系:交易银行业务、投行业务。交易银行业务被称为“农夫之活”,即波动较小,交易量大,赚的却是小钱。


与之对应的投资银行业务,则称为“猎手之活”,打到一只“大猎物”,就可以养活半年,但打不着则可能挨饿甚至有被“猛兽”吃掉的风险。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全球投资银行业务收入遭受重创,而全球交易银行收入却逆势大增。危机结束时,以现金管理和贸易金融为核心的全球交易服务已经成为国际一流银行企业银行服务的基本平台。


那么,中国商业银行对公业务的转型方向何在?转向哪里?怎么转型?本期,《贸易金融》杂志约请银行对公业务转型的“急行军”,解密转型背后的规律、路径与大势。

文 / 浦发银行交易银行部总经理 杨斌

来源:《贸易金融》杂志12月刊,首发:贸易金融公众号,(ID:trade_finance),华贸融出品

浦发交易银行之路:场景创造价值

—浦发交易银行转型升级新思维

507.jpg

一直以来,公司业务是中国银行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也是银行重要的收益来源。然而,随着近年来外部经济疲软、内需不振,银行公司业务面临着新的挑战。


面对金融改革深化、金融脱媒加剧、互联网金融兴起等冲击,导致银行负债成本增加,企业信贷需求萎缩,银行同业间竞争加剧,单纯依赖利差收入和粗放式规模扩张的传统模式显然已不再适用。


商业银行必须从过去的“被动服务”转型到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主动嵌入式服务”,同时需从着眼客户需求转向供给侧服务模式,通过创新驱动转型升级。


2016年2月初,浦发银行将原贸易与现金管理部升级为“交易银行部”,成为国内首批最早搭建交易银行架构并实现业务整合的商业银行之一。


同时,在浦发银行十三五战略中提出“三强三大”重点业务领域,其中首位就是“做强交易银行”。今年总行战略会议更是把交易银行定位为“促进战略规划落地的关键领域”,再次凸显其战略地位。


一、创新思维,启动交易银行“5-4-3”新布局


以2013年全行组织架构优化为标志,浦发银行早已启动了构建交易银行体系的探索与整合,成立了总行贸易与现金管理部,将现金管理、贸易金融、贸易服务三大业务板块进行整合,搭建了交易银行的基础架构和业务模式。


历经三年磨砺与经验积累,浦发银行对原有的交易类金融产品进行了再整合和再创新,于2016年初,浦发银行总行交易银行部正式成立,以做大做强浦发特色交易银行为目标,形成了集产品、客户、渠道、服务为一体,前、中、后台相融合的交易银行新战略布局,简称“5-4-3”新布局。


在经营思路上,秉承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针对5类重点客群:弱周期、大现金流量、高交易频次、轻资产和公私联动特点的企业,践行5化经营特色,即产品加载渗透化、系统建设数字化、资源整合集团化、风险管理链条化及服务支撑全球化。


推行4维组织构架,覆盖客户、产品、服务和渠道。在原有两个部门合并的基础上,又增设了两处室和两中心,包括机构客户处、同业电子渠道处、科技金融中心、工商企业中心等。


在交易银行产品推广上,形成集“财资管理+电子银行+跨境金融+供应链金融”为一体的4大产品服务体系,延伸交易银行服务边界。同时,引入投行思维、互联网思维和供应链思维这3种跨界思维,聚焦打造“整合产业链”、“嵌入全流程”、“服务生态圈”这3项交易银行的核心能力。


“5-4-3”新布局表达了浦发银行交易银行转型背后的一个重要逻辑:如何进一步加深对企业客户金融需求的了解,同时从产品创新的供给侧角度增加客户粘性。


二、瞄准痛点,场景式服务满足客户需求


大型企业的金融需求往往集中于投行业务和资本运作层面,故交易银行主要服务对象是中小型企业。浦发在交易银行部中新设置了两个中心,着力于工商企业和科技金融客群,更偏重中小型企业,契合交易银行主要服务对象。


中小型企业是一个很大的客群,对于金融需求的痛点是体现在如何实现高效的资金管理,盘活生产环节中的资金链和交易链。作为最贴近实体经济发展的银行业务,交易银行业务不是对商业银行各类产品和服务的简单堆砌,而是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将服务贯穿于企业采购、生产、仓储、物流和销售的各个交易环节,着重帮助客户实现一站式支付结算、加速资金回笼、提供融资支持、提升交易效率、创造交易机会等。


2016年,浦发交易银行在提供场景式的创新服务之路上加速前行。从资金管理方面,探索企业资金管理服务新模式,通过产品和系统的定制化服务,将资金管理嵌入到企业经营中。


例如,浦发银行为某医院开发了一款智慧医疗APP并与医院ERP对接,病人可直接通过APP实现一站式的医疗诊察到费用结算,医院资金实现了从客户端到用户端的统一归集和账户管理,简化了流程,提高了效率。


从降低融资成本角度而言,充分利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等政策优势,满足企业跨币种、跨境市场的结算便利和避险需求,提供海内外一体化服务,比如利用国家宏观审慎政策,升级海外直贷产品,帮助企业借入外债,满足客户境外低成本资金融通需求。从创造交易角度,浦发银行积极推动国内电商、跨境电商、云资金监管、智慧社区平台等新兴领域平台建设,满足企业打造交易生态圈的需求。


三、洞悉先机,跨界思维引领产品创新


除了满足客户实际需求为目标进行产品研发和系统建设,提供方案化、个性化、增值型服务,交易银行还应更多地从供给推动的角度洞察、抽象、总结、归纳客户的需求,并用跨界思维将客户的需求进行有效的整合、串联。


3大跨界思维是有效驱动交易银行经营模式转型的“三驾马车”:


以“投行思维”实现“协同融合”,把买卖双方、交易生态圈的参与者通过交易银行产品关联在一起,创造更多的业务机会;


以“互联网思维”实现“增值渗透”,应用互联网创新技术渗透到企业交易活动中,帮助客户的流程优化和管理升级,最终实现价值创造;


以“供应链思维”实现“衍生获客”,应用供应链中的上下游合作关系的原理,服务客户的客户,通过交易银行嵌入将成为拓展客群的有效切入点。


2016年,浦发交易银行以这3项跨界思维引领,取得了一系列的创新突破。例如,通过进一步加强数字化、智能化产品和服务的研发,其中尤其典型的是浦发的智慧港项目,通过为客户提供了成本经济的一站式智能化整体支付结算解决方案,利用信息化手段一举解决了港口业务几十年不变的线下受理模式,终结了港口在结算方面业务流程长、效率低、人力成本高、资金安全性差等历史疑难问题。


此外,浦发还结合大数据挖掘和数字化营销,进一步深化推进“SPDB+浦银在线互联网金融平台”将更多金融业务渗透到客户的产业链条各环节,分析客户资金往来及供应量上下游情况,实现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整合,提升金融服务的深度和广度。


展望2017年,浦发交易银行将继续落实和深化“5-4-3”新布局,围绕数字化、集约化经营思路,


一方面,聚焦关键领域,贯彻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利用相关政策红利,进一步推进产品服务创新和跨界交叉融合;


另一方面,加快系统平台建设,将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强化交易银行的“O2O、N2N”服务能级,更深入地加强银企合作。


相较于发达国家,中国银行业交易银行模式还刚刚起步,实践商业银行公司业务转型发展任重而道远。道路是曲折的,但前景是光明的,我们将以梦为马,因势而变,本着工匠精神打造浦发银行交易银行特色品牌,为中国银行业的转型发展添砖加瓦。

0
标签: 商业银行 浦发银行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