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盛松成:正在研究拿出一个比较科学准确的杠杆率指标

2016-07-16 21:56 1253

这个问题我们确实正在研究。我们会通过严格论证,并向有关方面沟通汇报,最终拿出一个比较科学准确的杠杆率指标。这个指标要符合三个原则:一是国际可比;二是有充分的理论依据,符合相关统计原则;三是符合中国实际情况。

这个问题我们确实正在研究。我们会通过严格论证,并向有关方面沟通汇报,最终拿出一个比较科学准确的杠杆率指标。这个指标要符合三个原则:一是国际可比;二是有充分的理论依据,符合相关统计原则;三是符合中国实际情况。


来源:央行观察(ID:YANGHANGGUANCHA)


发布会讲话


大家上午好!欢迎光临今天(7月15日)的金融统计数据发布会。下面我通报2016年上半年我国金融统计数据的基本情况,并回答有关的问题。


今年上半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人民银行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灵活适度,适时预调微调,做好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适应的总需求管理,为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总体看,银行体系流动性较为充裕,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平稳适度增长,利率低位运行,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


首先,我通报社会融资规模的情况。


总体看,社会融资规模适度增长,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和直接融资尤其是企业债券大幅增加,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初步统计,2016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9.75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9618亿元。其中,6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63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少2091亿元。


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147.94万亿元,同比增长12.3%,增速比去年同期高0.3个百分点。


接着通报货币供应量的情况。


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49.05万亿元,同比增长11.8%,增速与去年同期持平;狭义货币(M1)余额44.36万亿元,同比增长24.6%,增速比去年同期高20.3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6.28万亿元,同比增长7.2%。上半年净回笼现金398亿元。


接着通报贷款的情况。


6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106.69万亿元,同比增长13.0%。人民币贷款余额101.49万亿元,同比增长14.3%,增速比去年同期高0.9个百分点。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7.53万亿元,同比多增9671亿元。6月末,外币贷款余额7851亿美元,同比下降14.8%。上半年外币贷款减少452亿美元。


接着通报存款的情况。


6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150.59万亿元,同比增长10.7%。人民币存款余额146.24万亿元,同比增长10.9%,增速比去年同期高0.2个百分点。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10.53万亿元,同比少增5660亿元。6月末,外币存款余额6562亿美元,同比下降3.7%。上半年外币存款增加288亿美元。


接着通报银行间市场成交和利率的情况。


上半年,银行间人民币市场以拆借、现券和回购方式合计成交391.09万亿元,日均成交3.18万亿元,日均成交比去年同期增长66.8%。


6月份,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2.14%,分别比上月和去年同期高0.04个和0.7个百分点;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2.10%,分别比上月和去年同期高0.03个和0.69个百分点。


接着通报外汇储备和汇率的情况。


6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以美元和SDR计价分别为3.21万亿和2.29万亿,分别比5月末增加134亿美元和162亿SDR。6月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6.6312元人民币。


最后,介绍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情况。


上半年,以人民币进行结算的跨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对外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分别发生2.17万亿元、4992亿元、5226亿元、6766亿元。


以上通报的是2016年上半年我国金融统计数据的基本情况。这些数据已在人民银行网站同步发布。现在,欢迎大家就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的情况提问。


答记者问


问题1:刚才盛司长说了,今年上半年M2增速11.8%,请问这一增速是否适度?M2和M1的增速差出现扩大趋势,请问主要原因是什么?


今年6月末,M2和M1的同比增速分别为11.8%和24.6%,尽管M2增速不很高,但M2余额已达149万亿元,已超过GDP的一倍,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已突破一百万亿元,所以M2增速还是比较适度的。


M2增速放缓除了M2余额已较大以外,近期还有几个原因:


一是银行承兑汇票大幅减少导致企业保证金存款减少较多。今年上半年银行承兑汇票净下降5270亿元,同比多降1.42万亿元,导致上半年企业保证金存款净减少1429亿元,同比多减3347亿元,企业保证金存款减少导致M2相应减少。


二是地方政府债券大量发行导致银行体系货币派生能力下降。地方政府债券大量发行消耗了银行资金,在一定程度上对银行贷款形成挤出效应,导致银行体系货币派生能力下降。今年上半年,地方政府债券累计发行3.58万亿元,同比多增2.71万亿元。其中,公开发行的置换债券和定向置换债券合计2.65万亿元,同比多增2.01万亿元。


三是外汇占款持续减少导致派生存款减少。今年上半年外汇占款净下降1.22万亿元,同比多降8698亿元。


M1增速持续上升主要原因,首先是企业活期存款大量增加。今年上半年,企业活期存款新增1.72万亿元,同比多增1.69万亿元。


企业活期存款大量增加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的息差缩窄,企业持有活期存款的机会成本降低。去年央行多次降息后,一年期定期存款和活期存款息差由去年5月末的1.9%收窄至今年6月的1.15%。


二是不少企业存在持币待投资倾向。今年以来,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企业投资的回报率较低,企业投资意愿较弱,也较难找到好的投资项目,于是将闲置资金存为活期存款。


三是房地产市场销售活跃导致大量居民存款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向房地产企业活期存款转移。今年上半年,个人购房贷款新增2.36万亿元,同比多增1.25万亿元,导致房地产企业沉淀资金较多,活期存款大量增加。


M1增速持续上升还有一个原因是地方政府置换债券发行较多,部分地方政府置换债券和新增债券资金短暂留存于机关团体账户(主要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账户),导致机关团体活期存款增加较多。今年上半年,机关团体活期存款新增6907亿元,同比多增6575亿元。


问题2:刚才,盛司长通报了今年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长的情况。请问贷款投向的结构如何?


今年上半年,人民银行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发挥好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的引导作用,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贷款投向结构看,上半年支持重点领域以及培育新的发展动能的贷款增长较快,呈现“五个较快增长”。


一是中部和西部地区贷款较快增长。6月末,中部和西部地区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15.8%和13%,而东部地区贷款增长11.2%。信贷资金持续向中西部倾斜。


二是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快速增长。6月末,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余额同比增长42.2%,增速比房产开发贷款高31.3个百分点。


三是小微企业贷款较快增长。6月末,人民币各项贷款同比增长14.3%,而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长15.5%,增速比上年末高1.6个百分点,比大型和中型企业贷款分别高4.6个和8.2个百分点。上半年小微企业贷款增加额占企业贷款增量的36.3%,比去年同期高11个百分点。小微企业贷款增长较快表明小微企业贷款难的问题正在逐步解决,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四是农户贷款较快增长。6月末,农户本外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3%,增速高于本外币各项贷款1.3个百分点。


五是高技术制造业和服务业贷款较快增长。6月末,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5%,增速比上年末高4.3个百分点;服务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2.4%,其中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9.6%,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贷款增长17.7%。


问题3:今年上半年银行承兑汇票大幅减少,请问盛司长,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否跟票据市场监管加强有关?


截至今年6月末,银行承兑汇票余额 9.9万亿元,余额同比下降7.7%;上半年净下降5270亿元,同比下降1.42万亿元,其中,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净下降1.28万亿元。


上半年银行承兑汇票大幅减少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银行承兑汇票的需求萎缩导致银行承兑汇票大幅减少。今年以来,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企业投资回报率下降,企业之间的贸易额缩减,导致银行承兑汇票需求萎缩。


二是票据市场监管加强,部分银行收紧了票据业务。自今年年初票据市场风险案件爆发以来,金融监管部门加强了对票据市场的监管,金融机构也加大了对票据业务的审核力度。


三是票据融资与普通贷款的利差缩窄,普通贷款对票据融资产生明显替代。去年央行多次降息后,普通贷款利率下降较多,与票据贴现的利差明显缩窄,企业倾向选择贷款方式融资。今年上半年,普通贷款新增6.55万亿元,同比多增1.08万亿元,而票据融资新增7455亿元,同比少增1237亿元。


总之,近期银行承兑汇票大幅减少,既反映了企业经营的压力,也是风险监管加强的反映。


问题4:刚才盛司长通报了今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的总体情况。请问社会融资规模结构有何特点,能否反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展情况?


首先我介绍一下社会融资规模结构特点。


今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适度增长,累计为9.75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9618亿元。社会融资规模结构也进一步优化。


一是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明显增加。上半年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7.48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8949亿元,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二是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继续减少。上半年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3787亿元,比去年同期少增4223亿元。但是,降幅在收窄,由1月份的下降1727亿元缩减至6月份的下降267亿元,这表明人民币贬值预期在减弱。


三是直接融资尤其是企业债券大幅增加,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上半年非金融企业境内债券和股票合计融资2.34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1.00万亿元;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24.0%,比去年同期高8.8个百分点。


接下来,我介绍一下从社会融资规模的结构变化来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展情况。


中央提出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从社会融资规模的结构变化情况来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有效推进。


第一,社会融资规模中产能过剩行业贷款增长持续下降,反映了实体经济去产能的情况。截至今年6月末,产能过剩行业的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下降0.5%,已连续四个月负增长。其中,钢铁行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下降6.7%,建材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下降8.6%。


第二,房地产贷款的结构变化反映了房地产去库存趋势。6月末,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0.1%,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13.5个百分点,反映房地产潜在供给下降;个人购房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0.9%,增速比去年同期上升13.1个百分点,反映购房需求正在回升。房地产开发贷款和个人购房贷款的一升一降,表明房地产去库存化进一步加速。


第三,刚才我介绍了小微企业贷款增速加快、占比提高,我还介绍了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贷款也较快增长,这些都反映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果。


问题5:为什么6月份央行外汇储备与外汇占款变化方向不一致?


6月份央行外汇占款减少977.27亿元,而同期外汇储备增加134.26亿美元。央行外汇占款减少主要与英国“脱欧”导致的金融市场波动有关。受英国“脱欧”影响,6月下旬以来国际金融市场出现较大波动,全球避险情绪上涨。为稳定市场预期,减轻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对我国外汇市场的短暂冲击,人民银行向市场提供了少量外汇流动性,由此引起央行外汇占款相应减少。但总体上,人民币汇率仍然按照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机制有序运行。6月份,外汇储备与央行外汇占款变化不一致,与一系列因素有关,如部分外汇储备投资的资产价格上涨,还比如,一些其他货币对美元汇率升值导致我国部分外汇储备资产的币值重估,等等。


问题6:刚才盛司长谈到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速超过2位数,这可能意味着我国总体杠杆率并未下降。目前各方面都在研究中国杠杆率问题,有的数据还相差很大。人民银行调统司应该是这方面的专业部门,请问你们研究的情况如何?


这个问题我们确实正在研究。我们会通过严格论证,并向有关方面沟通汇报,最终拿出一个比较科学准确的杠杆率指标。这个指标要符合三个原则:一是国际可比;二是有充分的理论依据,符合相关统计原则;三是符合中国实际情况。


简单地说,杠杆率等于政府部门、非金融企业部门(简称企业部门)、住户部门等三大部门的债务之和与GDP之比,这种计算方法是没有异议的,相关国际国内机构也都用这种方法计算。但是,正如你所说,不同机构计算出来的结果有差异。原因一是口径不同,哪些负债纳入杠杆率,哪些不纳入,不同机构选择的口径往往是不一样的。二是数据处理方法不同。例如,部门内部的债务是并表还是不并表?不同部门的债务是否有重复,如何剔除重复?处理方法不同,计算的结果自然也不一样。三是使用的数据也会发生变化,例如7月5日统计局修订了GDP数据,那么杠杆率数据也会有相应变化。


国际清算银行(BIS)测算的2015年末我国杠杆率为254.8%,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测算的结果为223.1%。我们认真研究了他们的口径和计算方法,有许多可参考之处。我们正在根据国际惯例和中国的实际情况,深入研究我国杠杆率的统计口径和统计方法,力争全面、准确、客观反映中国的杠杆率水平。


关于数据处理方法,有两个关键的地方,我简单说一下。


首先,要厘清政府债务和企业债务的边界,一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国有企业、事业单位,通过银行贷款、发行企业债券、信托贷款等方式融资,这其中的一部分债务是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应属于政府债务。我们在计算企业部门债务的时候,需要根据一定的原则,剔除这些政府债务,不然就会发生重叠。据我们了解,BIS没有剔除政府与企业部门债务的重复;IMF剔除了,但剔除的范围偏大。


第二,如何处理部门内部的债权债务关系,国际上有两种做法。一是并表,即对部门内部的债权债务做轧差,剔除部门内部的债权债务关系。二是不并表,即把所有债务数据进行加总,不剔除部门内部的债权债务关系。严格来讲,计算一个部门的债务时,应当进行轧差处理,这样才能准确反映这个部门对外总负债的情况。不过,我们研究杠杆率的出发点是为了防范债务风险,部门内部的债务也可能引发债务风险。保留部门内部的债权债务关系,能够更好地揭示风险。当然,由于没有整个企业部门的资产负债表,我们可以掌握企业之间通过金融机构发生的负债,如委托贷款、信托贷款、银行承兑汇票,但掌握不了未通过金融机构发生的负债,如应付款、预收款。所以我们的原则是,如果企业部门内部的债权债务关系是通过金融机构发生的,就纳入杠杆率,不然就不纳入。这样也可以更好地反映风险。通过金融机构发生的债务,一旦出现风险,对社会的将影响明显大于未通过金融机构发生的债务。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央行参事盛松成:区块链最好离金融远一点

2018-05-16 15:48
18607

盛松成:更多用区块链服务实体经济

2019-11-28 20:24
113849

盛松成: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与我国资本项目开放并不矛盾

2019-11-11 14:36
176996

盛松成解读新LPR形成机制:引导贷款利率下行,谁更受益?

2019-08-19 14:37
52455

盛松成:目前人民币汇率破“7”弊大于利

2019-05-21 13:55
54447

盛松成:改革开放四十年,社会融资的变迁之路

2018-10-17 14:20
1102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