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工厂”到“市场” 香港为什么需要联系汇率制
作为全球性金融中心之一,香港已经是包括欧美、亚太乃至中东各国资本财富的“中转站”与“投资平台”。全球化的贸易和金融投资
作者:黄河
来源:南方周末
作为全球性金融中心之一,香港已经是包括欧美、亚太乃至中东各国资本财富的“中转站”与“投资平台”。全球化的贸易和金融投资,更需要一个稳定的汇率机制来承担起“交易基准”的功能。
在香港的货币发展史中,并非没有尝试过浮动汇率机制:自1935年放弃银元本位制后,香港曾尝试过多种不同的汇率制度,先是实行了近40年的英镑挂钩制度,在英镑改为自由浮动后,港元短暂与美元挂钩后于1974年改为汇率自由浮动机制。
但浮动汇率实施两年后,香港经济便陷入大幅动荡,其后港元汇率更于1978年至1983年期间大幅贬值40%,直至香港政府于1983年10月推出以7.8港元兑1美元的联系汇率制后,香港经济才进入稳定的高速发展期。
这与香港独特的“交易型”市场结构有关:浮动汇率制下,政府可通过汇率贬值来维护和增强自身产品的出口竞争力,有利于以出口制造为主的“工厂型”经济体系发展;而联系汇率制由于免除了汇率波动带来的大量交易风险和计算成本,更加有利于跨区域与跨市场交易的发展。
这从香港自身的经济结构转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1970年代香港经济内成长起来的制造型企业,在1980年代之后迅速将其“制造端”转移至珠三角地区,形成了“前店后厂”式的粤港经济合作模式。
在这一市场转型的背景下,借助中国制造能力的大规模扩张,香港迅速形成了以转口贸易和金融服务为主体的“交易型”市场体系——对外贸易占其GDP比重高达350%以上,其中绝大部分来自“中国制造”。
随着转口贸易的兴旺,与之密切相关的跨境金融服务也迅速成长起来:今天的香港作为全球性金融中心之一,已经是包括欧美、亚太乃至中东各国资本财富的“中转站”与“投资平台”。全球化的贸易和金融投资,更需要一个稳定的汇率机制来承担起“交易基准”的功能。
香港政府为此选择了放弃自身的货币政策独立性,将汇率制度与货币制度合二为一的“货币局制度”:在这一机制下,港币与美元在固定汇率标准下实现完全可兑换,港币发行量也因此必须与香港政府的外汇储备量所对应——港元因此而成为固定汇率下的“美元兑换券”。
在这一联系汇率机制下,香港的法定发钞银行(汇丰、渣打、中银)每发行7.8港元必须向金管局缴纳1美元,而持有这一巨额美元储备的金管局,则通过向市场投放和回收美元以保证港元对美元汇率的稳定。
在这一特殊的货币发行与管理机制下,香港的联系汇率机制经历了1987年全球股灾、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等多次严重冲击,成功地捍卫了香港作为自由和开放市场的市场信誉,并不断完善港元联系汇率的协调和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