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价三亿起 支付牌照缘何如此值钱?

2016-05-02 23:11666

提起第三方支付牌照,多数人会认为这个名词与自己无关。而如果换个说法,将具备第三方支付牌照的应用诸如支付宝、微信红包以及百度钱包等名词抛出,相信大多数人都不会陌生。

来源:新浪网

作者:周雪昳 徐利


提起第三方支付牌照,多数人会认为这个名词与自己无关。而如果换个说法,将具备第三方支付牌照的应用诸如支付宝、微信红包以及百度钱包等名词抛出,相信大多数人都不会陌生。


在O2O这个名词刚开始兴起的2012年,第三方支付被认为是线下连接线上的入口,彼时,关于支付业务的探讨多被放在了电商这个领域,而随着百度、华为、小米等互联网公司的相继入局,第三方支付开始成为各大互联网公司的香饽饽。


除了国家对第三方支付牌照政策的收紧之外,已经叫价3亿起的第三方支付牌照,还有哪些不足为外人道的秘密。


重金布局 不为市场为标配


近日,有消息称,正在考虑收购具备互联网支付牌照公司的唯品会,目前已与浙江贝付科技达成交易,并购金额不是外部传闻的4亿元人民币,而是3.3亿元全资收购。


事实上,布局支付业务早已成为各大互联网公司的重要战略。除了BAT之外,京东、小米、以及苏宁、万达等,均投入重金购买第三方支付牌照或砸重金进入支付业务。


然而,从2014年开始,大多数人对于第三方支付的印象多集中在支付宝、财付通 (腾讯旗下)以及银联三者身上。业内多方人士也向新浪科技证实,近年来,多巨头的入局并未撼动支付领域第一梯队的霸主地位,三者在市场中的总占比超过80%。


令人遗憾的是,今年三月,腾讯公布的财报显示,其移动支付业务正处于亏损状态。在如此的市场背景下,为何还有诸多公司将支付捧为心头肉?


腾讯总裁刘炽平在解读财报时的一段话或许能解释其中的某些原因,刘炽平称“当用户用腾讯账户里的钱在商家消费的时候,公司会向商户收取一些费用”。也就是说第三方支付公司的利润来源之一,是帮助商户收单和付款产生的手续费。


对此,某生鲜电商副总裁曾向新浪科技表示,当现金流越来越大之后,交给第三方支付公司的手续费其实是很大的一笔支出,而此前,京东在与支付宝“分手”时,刘强东也曾吐槽过支付宝费率高的问题。


不过,由于第三方支付对待不同商户的收费标准有所不同,新浪科技无法对这部分手续费高低做出判断。据业内人士透露,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手续费约为千分之三,以京东在去年第三季度1150亿元的GMV计算,假设全部为线上支付,那么仅手续费京东需要缴纳3.45亿元,一旦第三方支付平台议价能力提升,将成为其成本控制的潜在威胁。


此外,作为直接连接用户的第三方支付,手中掌握了大量用户数据、消费数据。京东商城CEO刘强东亦曾向媒体坦言,采用第三方支付不能掌控数据,如果推出自己的支付系统,用户在京东的购物行为就全部在京东的体系之中,京东就能获得更多用户信息,也更容易增强用户体验。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认为,支付业务正在逐步成为企业的标准配置,主要是基于外部竞争和内部拓展这两点因素的考虑,即对内沉淀资金,打造现金蓄水池;对外,保证用户数据、交易数据不外泄。


利润庞大的灰色地带


“闭环”是最近互联网大佬们讲故事时离不开的一个词语,入局支付的大多数互联网玩家,在对外宣布自己的战略布局时也总是将原因归结为打造自己的支付闭环、生态闭环。换句话说,打造闭环的目的正是将钱锁定在自己的生态体系里。


根据国家对于第三方支付公司的监管,第三方平台的收益可以来自于服务费、广告、利息,但绝对不能包含客户资金二次利用投资带来的收益,客户的资金必须存在托管银行里。但在实际操作中,客户在第三方支付公司中的大量沉淀资金除了带来利息收益之外,还涉及里诸多灰色收益。


新浪科技记者从知乎一位自称是某第三方支付公司的产品经理处了解到,所有第三方支付企业,根据政策,资金必须指定一个资金托管银行。但实际业务过程中,各公司每天要处理大量代收代付业务,这些业务,尤其是出款业务对时效性要求是非常高的,所以银行一般也是接受指令进行资金操作。该产品经理表示,从这里可以看出,第三方支付企业对资金转移的自主性是非常强的。


另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从业人士透露,第三方支付企业可以向托管银行提一些要求,例如要求银行把这笔客户资金通过贷款的方式再还给支付公司或是允许其购买一定额度下的理财产品等。


尽管,业界对第三方支付企业存在灰色利润的现象不言而喻,但是新浪科技无法对上述说法进行考证。


从战略角度来看,布局互联网金融也需要支付作为吸引用户和资金的饵料。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尽管当下很多支付产品对于用户来说只是绑定了一张银行卡,并没有形成现金账户,但是随着用户习惯的逐步培养,一旦找到引导用户形成现金账户的方式,这个量就很容易做大,例如2014年初,微信红包出现。在曹磊看来,与交易直接相关的电商更是容易吸引用户注入现金。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初入华的Apple Pay也让很多国内手机厂商找到了支付的入口,尽管从现在来看,Apple Pay、Samsung Pay等多用于小额的支付方式,但由于其相对于支付宝、财付通更为便捷,因此手机厂商的入局或许将能真正搅动第三方支付当前的市场格局。


第三方支付企业类型:


一、以支付宝、财付通为首的互联网型支付企业;


二、以银联商务、快钱、汇付天下、易宝、拉卡拉等为首的金融型支付企业。


国内第三方支付发展的重要节点:


2002年12月,银联商务成立,是中国银联控股;


2003年,网银在线成立,是京东集团全资子公司;


2004年12月,支付宝网站建立并上线;


2005年1月,拉卡拉成立;


2006年7月,汇付天下成立;


2005年9月,腾讯正式推出财付通在线支付平台;


2011年,易付宝成立, 是苏宁云商(002024,股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独立第三方支付公司;


2014年初,微信红包出现,几天之内迅速将微信支付推上顶峰;


2014年12月26日,万达出资20亿购买快钱51%股权


2016年2月18日,Apple Pay入华;


2016年3月29日,Samsung Pay(三星智付)在国内上线;


第三方支付相关政策:


2010年6月央行公布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


2011年的5月、8月、12月及2012年6月和2015年3月,央行先后发放8批共计270张支付牌照;自2015年3月后,央行就没有再颁发支付牌照,而目前有多达数百家企业在等待申牌;


2014年11月12日,银联发出《关于进一步明确违规整改相关要求的通知》,意图规范银行与第三方支付直连情况,要求将绕过银联的业务逐步迁移至银联平台。


2016年4月14日央行等部委印发了《非银行支付机构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支付机构开展跨行支付业务必须通过人民银行跨行清算系统或者具有合法资质的清算机构进行;


2016年7月1日,《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将正式生效,是央行对如今第三方支付风险问题的制度性管控。


延伸阅读:


扭曲的第三方支付业态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记者:夏心愉


把线下POS刷卡手续费分成比例从7∶2∶1改成5∶4∶1,好不好?对,我写的是5∶4∶1,而不是更接近现状的6∶3∶1。这个新分配比例或许让人初见咋舌,但这可不是我拍了脑袋随手写的。我至少从两位业内高层处听闻了这一期冀:第一位是银联的一名高管,第二位是某第三方支付公司总裁。这一比例在他们看来是“最合适的”。


站队“变革派”的理由是,行业的主要矛盾已不是过去的“卡太少”,而是“收单环境需要改造”。因此,发卡机构的“蛋糕”当切给收单机构。


线下POS刷卡现行的手续费分成是7∶2∶1:发卡机构取七成,收单机构取两成,转接清算机构(银联)取一成。


打破旧有的分成比例——这只是大佬们喝大酒时的私聊话题,或内心默默的构想吗?已经不止如此。支付收单行业的游戏规则或许真的可以改变。一则“风声”是,来自发卡组织银联的人士告诉我,其高层打算联合第三方支付机构、也尝试联合央行支付司,去“游说”规则制定者发改委价格司。


一名接近央行的支付业高层人士称,假设价格机制使业态行为扭曲,那央行的态度一定是希望支付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从银联采取的规则求变导向来看,其去年底开始向第三方支付摆出的合作甚至服务的态度,以及其一句依托“市场化”来做卡产业标准和规则的制定者和推广者,不是纸上谈兵。


然而,当变革挪移利益,甲称蜜糖,必有乙称砒霜。收单机构眼见分到的蛋糕变大必然欢欣,可最大的几家发卡银行又当如何评论?放眼全球,发卡机构由于承担了信用卡授信的风险,惯例是获取商家手续费中的大头。如果调降其分成,带来的除了发卡积极性下降,是否还伴有授信额度的下降?


或许让事情更为复杂的是,占了市面上发卡量几乎八九成的五大行,正是银联最大的股东。


扭曲的第三方支付业态


在现行的7∶2∶1分配体系里,对外宣称市场一片大好、对内谈及业务一肚苦水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大有人在。以至于当支付宝去年8月称“由于某些众所周知的原因”停止线下POS业务时,我在采访中遇到多家第三方支付道破天机:线下POS收单成本高、赚钱难,“不绕银联、不套码,根本没法做,”其中一家的业务人士表示。


下面是第三方支付M公司真实的财务困惑:正儿八经做线下收单的结果是赚不了钱,甚至入不敷出。(出于公司信息保护需求,各项财务数据经等比例处理)线下收单最大成本是依托人力铺设机具,以及相应产生的人员薪酬、奖励、团队管理以及外包委托业务的分润。M公司的指标是把线下POS年交易量做到近3000亿,为达指标,其去年POS布放达到约25万台。这其中大部分由委托代理公司完成,外包团队多达2000人,而其去年给予外包团队的薪酬和分润总成本就高达2个亿。


M公司自有团队规模约为委托团队的1/4,现公司有500人,若简单以平均用人综合成本20万/年计,这笔开支就达1个亿。这一来一去,3个亿的基础成本摆在那里,M公司虽有线上支付业务和理财业务等收入,但主营业务和收入来源仍是线下收单。以接近3000亿年交易量的手续费计算,因其主要服务商户集中于扣率仅0.38%的运输及批发类商户,且又部分受到单笔交易最高手续费限额限制,作为“721”中的“2”,M公司从线下POS收单获取的年收入正常约2个亿,甚至不足以覆盖拓展业务所需要的成本。


在线下收单行业里,M公司的利润“趔趄”不是特例。而补贴“线下收单难赚钱”的“办法”也不是没有,有些甚至是这个行业里公开的秘密。首选的办法是绕开银联,与关系好的发卡商业银行进行“直连”,这样一来,等于分走了银联的那块蛋糕,有时候也可以跟发卡行暗中磋商分成比例,部分案例里收单方可以拿到三或四成手续费。


“绕过银联能让公司一年POS收入多个几千万。”M公司一名内部人士承认。


绕过银联还相当于绕开了一双监控的眼睛,也次生了一项特殊的好处:MCC套码。简而言之就是改变收单特约商户类别码,诸如让本该支付相当于刷卡金额1.25%费率的餐饮住宿类商户套到商贸资讯商户类别码,从而支付0.78%费率,或套到交运仓储超市等商户类别码,从而支付0.38%费率。而这么做的好处,对于第三方支付而言,是可以成功营销那些本因费率较高不愿安装POS的商户,做大交易量。


此外,类似M公司的第三方支付也有不少合规的办法补贴营收,比如为转手POS机获取微薄差价,或是开始一些供应链理财类综合经营。


各方理由


线下收单机构集体赚钱难,就很可能不是个别公司的经营问题,而是行业机制问题。“价格机制使业态行为扭曲”上述支付业内高层人士这样认为。


而再进一步看,则是整个支付行业的发展阶段已经发生了变化。整理相关材料可知,“中国银联入网机构银行卡跨行交易收益分配办法”从文件批复显示正式执行于2004年3月1日,这也是延续至今的行业分成规则的基本形成。


那么,当时的行业是什么情况?据媒体报道,截至2004年6月底,全国银行卡发卡总量为7.14亿张;央行网站显示2006年底数据,全国银行卡发卡总量11.3亿张。


“‘721’订立的时候,主要矛盾是卡太少,把手续费利润的大头给发卡机构,也是为了让他们更有积极性,多发卡。”上述支付业内高层人士说。


对比当前的数据。根据央行2014年2月发布的《2013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截至2013年末,全国累计发行银行卡42.14亿张,全国人均拥有银行卡3.11张;银行卡跨行支付体系联网商户763.47万户,联网POS机具1063.21万台,每台POS对应的人数为127.98人。


“现在主要矛盾变了,人均3张卡,从总量来说发卡量是否已经接近饱和?接下去的主要问题是受理环境改造,而这正是第三方支付在做的事情。”上述支付业内高层人士表示。


一家第三方支付回应记者采访函称:“721的游戏规则限制了收单机构的发展和创新。如果能够从鼓励发卡转变为鼓励收单环境建设,将为中国银行卡收单行业带来新的突破和发展。”


而发达国家的情况是怎样的?首先,美国等市场并无发改委定价一说,手续费的扣率以及分成,均由市场定价,比如VISA的整体扣率就比银联卡高1.5倍,其分配体系也很复杂,根据各方在交易中地位和市场价格各不相同,卡组织的品牌费与转接清算费也是分开收取的。美国人口普查局数据显示,2011年美国人均卡7张,是中国目前持有量的2倍多;相对照,美国据估算3亿人口有1500万台POS机具,即平均每20人拥有一台,而中国是127.98人用一台。


说到这里,分成调整对第三方支付来说直接意味着更多利润,对银联则是解决了行业竞争者“爬窗爬墙跳过正门”绕银联的根源问题。


可是,直面“蛋糕”缩小的发卡行们会怎么想呢?有一种业内观点是,对商业银行影响不大,因为他们本身既是发卡方,也充当了大部分收单角色,因此分成在“发卡”和“收单”间做一调整,等于把商业银行左口袋的钱放去了右口袋,不过是银行内部部门重新核算的问题,只是过程中漏给了250家第三方收单机构一小部分利益。


可是,终究有一些银行,左口袋比右口袋大那么一些,比如占了市场八九成发卡量的五大行。


“国际惯例就是保护发卡行的,因为是发卡行对信用卡的授信带动了消费,而发卡行则承担了融资风险。”一名大行卡部管理层人士说。


在他看来,如果“721”变成了“541”,发卡行的利润优势几乎失去,很可能会致使商业银行选择多发借记卡,少发信用卡,同时调低信用卡额度。


“在境外给予发卡行的手续费一般不低于刷卡金额的1%,像运通这些高端卡(高额授信)给得更多,部分商户类别甚至给到2%。在国内,发卡行得到的利润已经太低。”他表示。


上述央行数据中,2013年底我国存量42.14亿张银行卡中,借记卡占38.23亿张,信用卡仅为3.91亿张。


而从趋势来看,VISA和万事达或在不远的将来被允许独立发行人民币卡。如果价格机制放开,市场形成竞争,“不排除银行未来会选择性地给那些返给发卡行扣率和分成更高的卡种多发信用卡,并给更高授信额度。”上述大行卡部管理层人士如此预想。


互联网金融观察综合整理

0
标签:牌照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1063家正常运营网贷平台仅24家拥有网络小贷等金融牌照

2019-03-08 15:28
29547

1063家网贷平台仅24家有金融牌照,单张牌照曾被炒至上亿?

2019-03-01 13:44
22816

从事金融行业的工作,没有这十大金融牌照怎么能行?!

2019-02-11 14:28
16727

支付牌照关闸三年,再不放开更待何时?

2018-12-05 16:16
14931

交易降温 支付牌照价值待重估

2018-11-05 15:30
8994

全国最值钱的十张“金融牌照”!

2018-05-06 23:38
6121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