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丰:从卢布危机分析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选择

王建丰 | 2016-04-12 17:21 1656

来源:《欧亚经济》2016年第1期作者王建丰(郑州大学商学院讲师、经济学博士)(一)俄罗斯卢布国际化进程1992年1月,俄罗斯成立了第一家外汇交易

来源:《欧亚经济》2016年第1期

作者王建丰(郑州大学商学院讲师、经济学博士)


(一)俄罗斯卢布国际化进程


1992年1月,俄罗斯成立了第一家外汇交易所——莫斯科银行间外汇交易所,改变了之前政府所实行的官方汇率的决定机制,形成了卢布对美元的市场汇率。这个时期,政府采取了“内部可自由兑换”制度,允许本国居民可以将卢布自由兑换成外国货币,但不允许非居民兑换。1992年1月1日,卢布对美元的汇率是80∶1,到了1993年为812∶1,下跌了90%。


俄罗斯在1995年7月推出了“汇率走廊”制度,规定卢布对美元的价格在规定的区间内浮动,最初的区间定在4 300∶1——4 900∶1之间。“汇率走廊”制度是俄罗斯在卢布国际化过程中比较成功的措施之一,这一制度给波动剧烈的汇率市场带来了稳定的基础。1996年5月16日,俄政府宣布俄罗斯已开始承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章程第8条所规定的义务,实行经常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


1997年开始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给俄罗斯金融市场造成了极大的动荡,大量外国资本抽逃,外汇储备迅速枯竭,俄罗斯甚至不得不宣布推迟外债偿还。1998年1月1日,1美元兑换6 010旧卢布。当时政府宣布1新卢布等于1 000旧卢布,即1美元兑换6.01新卢布。1998年8月17日,政府无力维持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允许卢布对美元汇率在6∶1——9.5∶1之间浮动,这等于是宣布卢布贬值35%。政府被迫宣布到期债务违约,引起了外汇市场的震荡。1998年8月27日 1美元兑换13.4卢布,政府宣布暂时停止卢布交易。进入1999年以来,随着世界石油价格上涨,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好转,卢布汇率逐渐稳定下来。2005年2月1日,俄罗斯宣布,把美元和欧元共同构成双货币篮子,即实际有效汇率。2006年7月1日,俄罗斯政府比预期提前一年宣布卢布可自由兑换,允许俄公民在国外银行开设账户。


2008年,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卢布贬值压力急剧增加。6月1美元兑换23.46卢布,到12月1美元兑换29.38卢布。卢布贬值最高点出现在2009年2月,1美元兑换35.72卢布。进入2010年油价回升,俄罗斯经济逐步复苏,卢布贬值压力缓解。


2014年,由于石油价格大幅下跌,再加上西方国家由于乌克兰危机对俄罗斯实施制裁,导致卢布从2014年9月开始出现剧烈的贬值态势,当年卢布贬值幅度高达46%。2014年11月10日,俄罗斯央行宣布当日起央行不再对“外汇走廊”设定上限和下限,也不再保持对“外汇走廊”的经常干预。俄央行事实上允许卢布汇率自由浮动。


(二)俄罗斯汇率波动的原因分析


1汇率的波动与国内外市场的变化直接相关


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担心就是放开后人民币汇率是否会大幅度波动,导致人民币汇率失控,从而带来外汇市场的灾难。但是从俄罗斯的卢布自由化来看,尤其是2006年卢布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卢布非但没有贬值,反而是处于升值的趋势,外汇市场并没有出现失控的迹象。卢布的大幅度贬值都与当时的国内外市场的波动有直接的关系。1998年卢布的贬值与之前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有直接的关系,由于亚洲金融市场的不稳定造成了同是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俄罗斯受到波及。2008年卢布的贬值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有直接关系。2014年的卢布危机则与乌克兰危机有直接关系。正是因为国内外市场的因素,才导致了俄罗斯卢布的宽幅震荡。


2随着可兑换性的加快,影响因素越来越多


自1992年开始,俄罗斯实行国有企业私有化,形成了最初的证券市场,为外资对有价证券市场的投资创造了条件。最初,外资投资的金额较少,从1994年开始外资证券投资开始迅速增加。199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俄罗斯累计引进外资218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仅占37%,大量外资被投入证券市场,外国金融机构持有短期国债总额的约33%,持有股票交易额的约70%,持有国债交易额的40%。短期资本占比过高,导致危机期间,外资大量流出,给外汇市场带来了沉重打击。2008年出现的卢布危机导致当年1 328亿美元的净流出。进入2014年,卢布危机导致当年外资流出额高达1 515亿美元,为2013年610亿美元的近2.5倍。而且开放资本项目后,一国的利率、汇率、通货膨胀率等因素都会影响国际资本的流动。


3能源依赖型经济受制于国际市场的能源价格


俄罗斯的出口倚重于能源等重化工企业,普京执政后,更是大力发展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行业。当石油价格高企的时候,俄罗斯收入颇丰。虽然政府建立了储备基金和国家福利基金,但是没有利用能源收入发展民用工业,导致国内需求严重依赖进口。一旦国际市场出现波动,就会影响外汇市场,几次卢布危机的导火索都与石油价格的暴跌有关。


4资本项目开放过早,政府的监管不到位


1996年俄罗斯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8条款国,仅仅过去了10年,俄罗斯在2006年就宣布开放了资本项目,比原计划提前了一年时间。2014年卢布危机,政府进行了市场干预,以降低投机活动,但是结果却是加大了市场的贬值预期,导致大量外资的流出。进入2015年,卢布的汇率继续贬值,卢布的危机并没有真正解决。


5稳定汇率需要充足的国际储备


1997年年底俄罗斯的国际储备仅有130亿美元,到了1998年,俄罗斯为了维持汇率的稳定,动用了其有限的国际储备,但是干预的结果却是国家的国际储备急剧下降,最终不得不宣布放弃干预,到期债务也宣布违约,导致卢布危机进一步扩大。2014年年初俄罗斯还有4 900亿美元的国际储备,到年底降至4 000亿美元。另外,俄罗斯国家福利基金和储备基金掌控着1 700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这部分储备很可能用于短期融资,无法满足政府干预的要求。如果再减去450亿美元黄金储备、120亿美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俄罗斯剩余的干预资金就只有1 800亿美元。因此,俄罗斯虽然目前还没有到“无米下锅”的地步,但是如果卢布继续剧烈波动则对汇率今后的走势带来不确定性。


(三)卢布的国际化对中国的启示


1坚定改革方向,维持经济的稳定


1994年人民币汇改后,人民币的汇率持续升值,而这一时期,也是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一国的汇率水平往往说明了该国的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因此,人民币在市场上的表现反映的是市场对中国经济的信心,政策可以解决一时的问题,但是无法维持汇率长期的稳定。目前,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一些遗留问题、深层次问题阻碍了改革的进程,影响了市场机制的发挥,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今后经济的稳定和市场的完善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人民币的国际化要与中国的经济发展联系在一起,稳定的政治环境、较低的通货膨胀、较快的经济增长对于人民币的国际化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加大内需的培育


中国的经济拉动主要靠投资和出口。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前,出口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危机后,随着4万亿人民币刺激政策的出台,投资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但是长期以来消费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却并不明显,主要原因是中国收入体制的改革还不彻底,社会福利制度还不完善,消费成为三驾马车中的短板。目前,中国经济出现新常态,拉动经济增长的两驾马车速度都有所下降,今后在刺激消费等内需方面要下大功夫。一方面政府要对消费领域制定相关的刺激政策,比如信息消费、绿色消费、住房消费、旅游消费、教育文化体育消费以及适应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消费等,另一方面,政府要对网上电商等新型的交易模式进行引导,电子商务对今后居民的消费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3要有充足的外汇储备做后盾


中国拥有巨额的外汇储备,表面上看应对外汇市场的危机应该是充足的,但是考虑到外资规模庞大,随着美元的升值,当前流向美国的资本在不断增加,而且国际金融危机后,美国加大了国内产业的支持,奥巴马政府直接喊话要海外的资金回流,这些都对中国的外汇储备构成了不利影响。另外,俄罗斯因为卢布可自由兑换较早,俄罗斯人有保有美元的偏好,所以俄罗斯是藏汇于民。中国一旦实行人民币的可自由兑换,居民、非居民的购汇需求也非常大,这些都要求中国保持较高的外汇储备水平,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危机。


4人民币国际化要循序渐进


中国人民币的国际化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在具备一定条件的前提下再展开完全可自由兑换,如经济状况、国际收支状况、国际储备状况、微观企业经营状况、外资流出流入状况等。中国已经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8条款国,下面要开放的就应该是资本账户,但是资本账户的开放需要有一个过程:一是允许外国政府、银行、企业到国内发行人民币债券,同时鼓励海外金融市场发行人民币有价证券,提高人民币的流通性。二是实行双边货币的限量兑换。目前中国已经与32个国家或地区的中央银行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三是实现人民币的跨境支付,用人民币支付贸易逆差。四是允许中国的居民和非居民使用人民币进行境外投资。32个国家或地区的中央银行已与中国人民银行签署货币互换协议,人民币在跨境贸易中的广泛应用有助于避免美元“一元独大”的局面,减少美元升值对中国外汇市场造成的影响。


5政府要有一套完善的制度保障


俄罗斯早在1991年就颁布了《苏联社会主义共和国外汇调节法》,允许企业、组织和公民有权通过指定的银行买卖外汇。俄罗斯还有完善的市场机构、市场工具。1992年建立了莫斯科银行间外汇交易所,并且逐步推出了股票交易所、国家商品交易所、国家清算中心和地区交易中心。2011年成立了莫斯科交易所,这是目前俄罗斯最大、最重要的外汇交易场所。目前,市场上有外汇即期、外汇远期、外汇掉期、外汇期权等产品,交易币种包括美元、欧元、英镑、日元、人民币等。中国外汇交易还要进一步扩大交易品种,丰富交易手段,这有利于外汇市场正常发展。


人民币走向国际化,并不是放弃政府、央行的监管。虽然政府对于外汇市场的直接干预会减少,以此来加大银行间外汇市场竞争的压力,提高银行工作的积极性,拓宽了银行的市场业务,加速中国外汇市场的建立和完善。但是政府必须对市场进行有效的间接管理,俄罗斯的实际有效汇率、“汇率走廊”等制度对于稳定外汇市场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中国今后要坚持央行对外汇市场、外汇交易的统一监管,扩大外汇交易参与人的范围,降低市场准入的门槛。


来源:《欧亚经济》2016年第1期

作者王建丰(郑州大学商学院讲师、经济学博士)


0
标签: 郑州大学 欧亚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