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长期前景依旧黯淡
□东航金融 姜山
3月中美联储实行量化宽松政策后,市场短期反应十分剧烈,不少分析人士认为,此举意味着美元指数将呈现长期下跌走势,而欧元就此能够反转上行。但这一判断的支撑理由似乎过于单薄,长期看,欧元前景依旧黯淡无光。
从决定汇率最基础的经济因素看,欧元区3月以来公布的各项经济指标的表现依旧是十分糟糕。无论是信心指数、工业生产还是贸易收支方面,均体现出 明显的继续下滑趋势,且表现多数逊于预期。这导致市场更为强烈地预期——本周欧洲央行将在货币政策上出现进一步的放宽。与此相反,美国公布的包括消费、房 屋信贷、失业人数等诸方面的经济数据表现均显著好于市场预期,特别是月末公布的耐用品订单数据和新屋销售数据更是如此,使人对于美国经济于年内的复苏前景 充满期待。欧美经济上的这一明显反差引发了周五欧元兑美元的大幅回落,单日跌幅超过1.5%。
造成欧美经济数据表现差异的因素其实非常简单。美国具有强有力的政治体制,在经济出现下滑迹象后能够大胆实施各项财政刺激政策,货币政策的反应 快速有效。尽管美国是这一轮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的源头所在,但也正因如此,美国从泥潭中爬出的努力程度也强于他人,其经济提前于市场预期出现复苏迹象并不 奇怪。相反,欧元区由于是松散联盟体制,各国之间扯皮不断,货币政策反应一向迟缓。在去年经济明显陷入困顿之时,欧央行仍以CPI高企为理由坚持不降息, 使自身的经济发展遭受重创,而在经济正式下滑后,各国财政政策又无法统一步调,从而导致了欧元区经济的持续衰落。有鉴于此,未来美国经济提前于欧洲走出困 境已然是不争的事实,而一旦美国经济的转折点出现并确认,将在很大程度上形成对美元的支撑和对欧元的抛压。
而美国实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否意味着美元的长期贬值,需要从两个方面看。一方面,美元对大宗商品特别是资源类产品的长期贬值已经是必然趋 势,无论美国在放松货币政策后如何回收流动性,纸币的超额发行早已不可避免,这势必造成大宗商品的名义价格上涨,并足以让纸币的实际购买力大幅缩水;另一 方面,美国实行的量化宽松政策并非独此一家,此前英国和日本已经先后实行了这一政策,而在欧元的议息过程中,这一政策也已经被提出并作为可行选择。尽管欧 洲央行一直不愿承认有必要实行量化宽松政策,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如果不实行这一政策而导致欧元走强,势必意味着已经陷入困顿的欧元区经济将遭受更为严重的 打击,从而延缓欧元区经济复苏的时间,在极端情况下甚至可能造成欧元联盟分崩离析。
尽管欧元区的体制导致了其决策过程缓慢,但在现实的经济环境下,它最终依旧难以避免和美国、英国以及日本一样做出相同的量化宽松决定,而一旦欧元区决定实行量化宽松政策,就意味着欧元难以避免下跌的命运。
从利率角度看,4月初的欧洲央行议息决定将会继续下调利率,这也将显著缩减欧美之间的利差,不利于欧元表现。更为重要的是,一旦全球经济回暖, 以各国央行在降息期的表现分析,美联储提前于欧洲央行快速升息的概率更大,这也将在很大程度上造成欧美利差形成反转,从而导致欧元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