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办自贸区,不如争推负面清单
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各地政府稳增长的压力很大,因此很希望在本地区能再出现一个经济增长的“盆景”,以此来制造政绩。
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各地政府稳增长的压力很大,因此很希望在本地区能再出现一个经济增长的“盆景”,以此来制造政绩。
自上海自贸区于2013年9月底建立后,全国各地争办自贸区的热潮一直没有停下来。有媒体报道称,继广东、福建、天津三地的自贸区在去年先后获批建立后,第三批自贸试验区已经初步浮出水面,数量可能有5至8家,最快有望在今年全国两会后陆续获批。(《经济参考报》2月23日)
所谓自贸区,指的是政府批准设立的一种不同于其他地区管理制度的一个地区,它的主要功能是在边境贸易中取消海关监管以及减少或取消关税的情况下允许货物进口、制造、再出口。这种制度设计对于促进进出口贸易,引进投资乃至活跃消费市场的积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最近一二十年,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采用,成为全球经济抗衰退的重要手段。我国在推进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也积极参与到了这一潮流之中,除了与一些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跨国、跨地区的自贸区以外,还在国内试办了自贸区。
在部分地区创办自贸区,主要目的是为了通过推行一批国际通行的市场管理制度,以此来检验它对推进经济发展能够发挥出多少积极作用。这有别于改革开放初期在我国大量建立的经济开发区。以往各地兴建的开发区,通常是由地方政府划定一个区域,在这个区域内的企业可以享受土地供应、金融支持、税收等多方面的政策优惠,以此形成地区经济的一个个“亮点”。但是,这种模式的缺陷也是很明显的,它其实是将政府让利作为经济刺激手段,吸引企业进入开发区获取各种政策优惠带来的市场利益,从而造成了在开发区内外不同的企业待遇。它既使市场公平秩序受到损害,也使企业养成了对优惠政策的依赖而懈怠了市场创新。在这种模式下出现的市场,制造了一个个好看的“盆景”,已经不能适应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需要。
两年多前建立的上海自贸区,政府不再向区内企业提供任何优惠政策,而是由政府公布负面清单,区内投资企业只要对照这张清单,就可以自行决定投资方向,在政府管理部门进行登记即可。已经在上海自贸区内实行的这套制度实际上是一种试验,而按照当时建立上海自贸区的设想,是要看一看这套新的管理制度的作用到底怎么样,在成熟以后即要向区外推广。但是,目前各地出现的争办自贸区热,其思维仍然停留在以往的开发区模式之上。
目前,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各地政府稳增长的压力很大,因此很希望在本地区能再出现一个经济增长的“盆景”,以此制造政绩。但是,自贸区并不是稳增长的灵丹妙药,它更积极的意义是以一种全新的管理制度来促进经济转型。因此,对于地方政府来说,争相创办自贸区其实是没有多少意义的,更重要的是将在已经建立的几个自贸区内实行并被实践检验成熟的管理制度移植到本地区。
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部署,今后政府对经济的管理都要依照负面清单模式,政府管什么、不管什么都有清晰的界定,已经在上海自贸区实行的负面清单制度与中央正在推进的政府职能改革的方向是一致的,因此这一改革目标并不局限在自贸区内,而是对全国的全局性要求。既然如此,各地政府不必过于追求本地区是否有一块自贸区的招牌,而是可以先行建立起负面清单制度。与其孜孜于向中央要政策,争办自贸区,倒不如从内部挖掘潜力,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率先在本地区建立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以政府职能改革的先行一步来释放本地区的市场活力,提高本地区对外部投资的吸引力。当然,中央政府也有必要及时总结上海等自贸区通过实践已被证明效果的经验,并尽快向全国推广。 (周俊生)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