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可报装汽车充电设施珠三角将建成充电基础设施示范点

2016-01-18 09:24 1194

广东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5年珠三角地区经济增速预计将超过粤东西北0.4个百分点。这是2009年以来珠三角增速首次“反超”相对欠发达的粤东西北。

广东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5年珠三角地区经济增速预计将超过粤东西北0.4个百分点。这是2009年以来珠三角增速首次“反超”相对欠发达的粤东西北。

珠三角增速为何反超?

广东在历经几十年高速发展之后,面临土地、环境、劳动力、自身产业结构等“天花板”问题,增速放缓。2008年,广东推出产业、劳动力“双转移战略”;2013年,广东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在“双转移”、粤东西北振兴战略的带动下,广东欠发达区域高速崛起,连续6年增速超过珠三角。2014年,粤东西北地区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高于广东全省和珠三角的平均水平,GDP增速比珠三角地区高1.5个百分点以上。

为何现如今珠三角增速再次反超东西北?在学界看来,有多种原因。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汪一洋说,“首次出现的‘反超’现象,表明珠三角经过持续调结构,经济质量出现明显变化,创新驱动已经初步成型。”

“这是由产业的属性、层次和市场的趋势所决定的。”广东省综合改革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彭澎告诉《第一财经日报》,珠三角这几年通过大力转型,产业比较适应市场的需求,无论是出口还是内需都有市场。而原来珠三角有一些产业尤其是本来要淘汰的一些产能转移到粤东西北,但这些产能又遇到现在的经济形势,因此市场不是很乐观。

“如果转出去了,这几年经济还是好转,那可能还不错。但现在的情况下,转出去的一些项目面临着无效生产以及关停并转的局势。”彭澎说,目前的产能过剩和库存压力对东西北的影响很大。

珠三角增速反超粤东西北,除了珠三角转型升级取得一定成效的因素,也跟东西北经济增速下滑也有很大的关系。根据2015年前三季度的数据,广东省经济重心呈现出持续向核心城市转移的趋势:2014年同期广深两地仅占全省GDP的47.7%,如今该数值已提高0.6个百分点;广东21个城市中,前三季度GDP名义增速高于9%的有9个,5个位于珠三角,名义增速低于8%有6个,有5个位于粤东西北。

也就说,不是珠三角增速太高,而是粤东西北增速太低。例如,伴随全国重工业的下滑,全省两个重工业城市茂名、韶关的GDP名义增速垫底全省(倒数第一、第三位)。

广东一位经济学者认为,东西北的基数本来就比较小,2008年“双转移”后,珠三角部分产业转移到粤东西北,一些重化大项目也落地于此,因此粤东西北一度出现增速高于珠三角的局面。但在第一轮的产业转移之后,东西北后续的产业没有跟上,面临着后续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

一方面是产业结构不完善、后续发展动力不足,另一方面今年以来一二线楼市和三四线楼市的分化也是一大原因。在广州、深圳等珠三角地区楼市回暖甚至火爆的同时,东西北地区的楼市则比较冷清。数据显示,去年1-10月,珠三角地区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33.6%,比前三季度回落2.1个百分点,西翼增长17.9%;山区增长22.1%。只有东翼增速接近珠三角,增长32.3%。

经济增速的走低也明显体现在财政收入上。广东省财政厅公布的2015年11月广东省各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表显示,前11月,广东有6个地级市的一般预算收入增速低于5%,其中5个位于粤东西北,汕尾更是为-22.5%。

东西北发展难题

从更长的历史维度来看,东西北与珠三角的差距更加明显。

12日,《广东智库论坛》系列成果发布会之《2015年度广东区域综合竞争力报告》成果发布在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举行。《报告》认为,随着“双转移”的深入推进,振兴粤东西北战略的稳步实施,广东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有所抑制,但周边地区总体落后的格局并未得到根本性突破。

从广东GDP的地理集聚度看,2005年GDP最大的前2个市所占比重为46.28%,2014年再次上升到48.25%;从广东GDP区域构成看,2000-2014年,15年来粤东西北在全省经济总盘子中的占比变化不大。

与此同时,生活能耗提升和粤东西北振兴发展加快,未来绿色发展压力大。而粤东作为重要的能源基地,粤西为国家级石化能源基地,粤北是原材料加工基地,粤东西北产业重型化特征明显,几乎都是高能耗重污染产业,后续绿色发展压力大。

在区域发展方面,相比广东,浙江、福建等地更为均衡。《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曾通过对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5个沿海发达省份各个地级市2013年人均GDP的对比发现,在这5个省份中,浙江和福建的所有地级市人均GDP都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属于经济发展最均衡的省份。相比之下,广东是最不均衡的省份,在全省21个地级市中,有12个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过去,第二经济大省江苏的区域差距也比较大,苏北、苏中与苏南的差距比较明显,但近年来苏中苏北也迎头赶上。江苏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5年前三季度,苏南、苏中、苏北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6.4%、10.4%、11.1%,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3.2%、17%、2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增长8.6%、12.8%、12.4%。

为何广东的区域差距会这么大?对此,彭澎认为,由于区域差距过大,珠三角已经对粤东西北地区形成了“虹吸效应”,目前东西北地区的人才、资金都跑到珠三角来,“他们的‘能人’基本都跑这边来,或包工程,或经商,或当官。对企业来说,同样投入一块钱,在珠三角产生的效益要比粤东西北好很多,这也是为什么大家不愿意去粤东西北投资的原因。”

前述当地经济学者则认为,相比江苏、浙江,广东的自然地理条件存在较大的制约,例如江苏的苏中、苏北都是平原,而广东的东西北很多地方都是山地,在自然基础条件上就受到较大的制约。未来,东西北的发展仍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0
标签: 珠三角 粤东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