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大电影之2015:十大关键词引爆票房

2015-12-26 22:39 677

在贺岁档《寻龙诀》《老炮儿》等多部大片助阵下,今年全年国内票房规模可能达到450亿元,影迷们也与电影中的跌宕剧情、主角命运共悲喜。



在贺岁档《寻龙诀》《老炮儿》等多部大片助阵下,今年全年国内票房规模可能达到450亿元,影迷们也与电影中的跌宕剧情、主角命运共悲喜。


然而,2015年的银行业悲剧色彩更浓一些。银行业业绩增速下滑、利率市场化放开、城商行IPO重启、央行降息降准等十大关键词,让银行业喜剧、悲剧交替上演。2016年,银行业自导自演的悬疑片即将上映,再次走上“寻龙”之旅。




夏洛特烦恼

商业银行盈利增速放缓

不良贷款率连续9个季度上升


一夕黄粱美梦,人生几度秋凉。今年,《夏洛特烦恼》在几乎没有大牌明星的情况下,票房大卖。或许,烦恼是每个人一生中都不可以避免的难题,在低谷时,有对东山再起的执着,在顶峰时,也有对未来不可预测的忐忑,正是这样复杂的心情伴随着成长,激励着进步。


对于中国银行业来说,今年也是特烦恼的一年,经历了前几年高速发展,如今在缓峰上焦急万分。无论是对于利润增长的死守,还是要打资产质量的攻坚战,再有央行一年内五次降息,更让银行业难上加难,2015年过得异常艰辛。


根据银监会披露的2015年三季度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显示,2015年第三季度,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59%,较上季度末上升0.09个百分点。这是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连续第9个季度上升。数据显示,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1863亿元,较上季度末增加944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59%,较上季度末上升0.09个百分点。


据统计,2014年,16家A股上市银行的平均不良贷款率仅为1.13%,而截至第三季度,该数据已经上升为1.39%,仅仅三个月,不良贷款率就上升了22.6%。而国有大行的不良率甚至突破了2.00%。



民生证券最新研究报告认为,目前银行业理论不良净生成率为3.6%,理论不良率在5%以上。2015年6月末上市银行整体“不良贷款和关注贷款”之比接近4.7%,与世界平均不良率相当,目前拨备能覆盖“真实不良”风险,无须过度担忧。债务置换规模或超预期,利于资产质量改善,预计不良净生成率明年年中迎来拐点。


对于各家银行而言,不良资产的化解也是当年的重中之重,中信银行在半年报业绩中提到,管理层重中之重就是对不良的控制、处置和风险的化解,减少拨备、核销,即利润空间。


工商银行行长易会满也表示,要严格控制新“出水点”,在管好新增贷款质量的同时,监测管控存量贷款,还要加强风险监测,组建信贷监测中心,利用大数据对12万户存量贷款动态跟踪,并采取固本方式,加强信贷经营能力,提升信贷风险防范水平。


然而,除了资产质量的下滑外,银行的烦恼还有很多,随着央行的五次降息,利差也在不断的收窄。上市银行三季报显示,截至今年9月末,16家上市银行共实现净利润10360.5亿元,同比增速约为2.1%。其中五大行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总额为7576.6亿元,同比增速为0.6%。


不过,在A股上市公司中,银行的净利润总额依然占据榜单的前几名。工商银行上半年1494.26亿元的净利润仍排名第一。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杨再平也表示,银行业应该确定适度利润目标,中国银行业的盈利能力仍然处于领先水平,运营稳健。


据平安证券研报显示,银行业净利润增速的下行,体现了今年前三季度5次降息和利率市场化对银行带来的负面影响。而为不良贷款所计提的拨备损失增加也拖累了银行的净利润增速。


标普金融机构评级资深董事廖强则表示,尽管内地政府货币政策有所放松,仍不太可能解决银行业面临的困境。银行业的净利润今年依然与过往持平,但明年开始将出现倒退,而且难以预测倒退周期何时结束。政策的放松也将导致不同银行的信用质量差距扩大,而置换地方债务等政策则会有比较长期的影响。




央行一年五次降息 房贷利率一再下降


自2015年以来,涉及房地产相关的政策不断出台,降息、降准、住房公积金调整、限购松绑、政府财政补贴等政策相继出台。而这些政策中,与老百姓“钱袋子”密切相关的就是央行的5次降息。


对于背负住房贷款的家庭而言,随着2016年的临近,降息福利也即将生效,大部分的“房奴”在明年1月份月供将大幅降低。


一年间,央行分别在今年的3月1日、5月11日、6月28日、8月26日、10月24日进行了5次降息,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从年初的5.6%,降至目前的4.35%;五年及以上的商业贷款基准利率从年初的6.15%,降至目前的4.9%,降幅高达20%。这一降息幅度,在近年的利率政策调整中是罕见的。对于购房者来说,央行的降息将大大减小购房者的贷款压力。


公积金方面,由于在10月24日的降息中,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未做调整,公积金贷款利率经过4次下调,五年及以上个人住房公积金的贷款利率,从年初的4.25%,降至目前的3.25%。


并且,在今年的10月8日,公积金异地贷款业务正式全面推行。缴存职工在缴存地以外的地区购房,可按购房地的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向购房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申请贷款。在一线城市工作缴纳公积金,在三四线城市买房,对于购房者来说,购房压力大大减小,将利好三四线城市。




二套房公积金首付比例方面,今年以来,央行对二套房公积金首付比例进行了2次调整。3月30日,央行、住建部、银监会联合下发通知,拥有一套住房并已结清贷款的家庭,再次申请住房公积金购房,最低首付比例为30%


9月1日,住建部、财政部、央行三部门再度下调二套房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由原来的最低30%降至20%。但由于公积金贷款有一定的限额,对于房价不高的三四线城市来说,公积金贷款的限额或许能超过房屋总价,但对于房价较高的一线城市来说,公积金贷款的上限可能还不够承担房价的首付。二套房公积金首付比例的调整对于三四线城市的影响远远大于一线城市。


首套房贷款利率方面,对于北京地区,目前汇丰银行可为优质客户提供基准利率八二折的首套房贷利率。此外,招商银行、包商银行、农业银行、浦发银行、北京农商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邮政储蓄、光大银行的优质客户也可享受基准利率八五折的首套房贷款利率。其他银行则多提供基准利率八八折的房贷利率。


不过,目前各家银行的房贷政策,在降息或者加息的情况下,房贷利率调整有三种方式:一种是次年调,银行利率调整后,次年1月1日开始执行新利率;一种是按年度调,从贷款人的贷款日期算起,一年之后予以调息;一种是次月调,即在利率调整后的次月执行新的利率水平。目前,大部分银行默认约定次年调整,所以降息的福利将在次年生效,也就是说,大部分房奴的月供将从明年1月份开始调整。


以贷款100万元、期限20年为例,按照等额本息的还款方式,如果贷款者在今年3月份以前获批贷款,按照6.15%的基准利率,累积5次降息后,贷款者明年每月将少还约700元。


2015年,在降息、公积金放松、财政补贴等多重利好政策叠加影响下,市场需求持续释放,楼市的上升势头非常明显。从数据统计上,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房价环比上涨的城市数量接近50个,一线城市的房价依然领涨。政府的一系列政策也看出对未来房地产行业稳定发展的决心。2016年政府有望进一步调控政策,促进房地产行业平稳健康发展。




一路惊喜&奔跑吧兄弟

民营银行纷纷落地

创新空间仍未打


“今夜晚风吹,今宵多珍贵,兄弟相聚是幸福滋味”,这是《兄弟干杯》中的歌词。想必对于每一个人而言,兄弟的意义都有着相同的部分,一起担当,一起面对。在一个行业中,兄弟的意义是伙伴,有困难的时候帮一把,有钱赚的时候让伙伴一起分享。民营银行的五朵金花,自出生就备受关注,他们是银行业的新生力量,对于已有的银行而言,他们是伙伴也是兄弟。


去年3月份,银监会正式启动民营银行试点工作。今年5月末,第一批试点的5家民营银行,即深圳前海微众银行、上海华瑞银行、温州民商银行、天津金城银行、浙江网商银行已全部获批开业。


在这之后,各地发展民营银行的呼声渐起,热情高涨。监管层在政策上也持鼓励态度,银监会将批准筹建的时限缩短了2个月,并组织由各省市银监局启动申设前的辅导工作。建立限时审批制度。下放审批权限,将设立民营银行筹建申请的受理权和民营银行开业审批权下放到各省市自治区银监局。


事实上,监管层的支持态度也不无依据,五家首批试点的民营银行都有着不错的成绩。近日,根据银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0月末,5家民营银行资产总额501.24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39.01亿元,各项存款余额127.62亿元,整体经营平稳有序。




然而,事无万般好。民营银行虽然走的不是传统银行的道路,但其经营的客户却和传统银行多有重叠,竞争自然而然的无法避免。从此前四大行集体调低支付宝限额的情况来看,移动互联网金融对大行而言也是颇为看重。


从具体业务上来看,民营银行虽然具备了一定银行业务种类,但是在很多方面仍然不能满足正常的金融需求。例如微众银行的电子账户,相当于传统银行的借记卡,但是目前该业务只能通过微众银行APP办理存款或者理财业务,以及在微众电子账户和已绑定的其他银行同名账户之间进行转账,而不支持刷卡消费和给他人转账功能。因此在民营银行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还需要与传统银行建立业务往来。


而由于民营银行大多没有物理网点,所以民营银行客户的身份验证需要依靠其他银行帮忙完成,例如大部分银行均与微众银行展开了合作。但是,也有银行出于考虑,关闭了该行在微众银行验证身份系统接口,也就是说对于该银行的持卡人,不能用储蓄卡绑定微众银行账号,这给一部分银行客户来说带来了不便。


该行表示此举措是因为近期接到一些投诉反映其银行账户中的一些扣款交易非本人操作,经过调查分析,发现这些交易是由于一些机构滥用跨行代扣接口导致的。鉴于代扣接口的滥用对客户资金、信息安全带来很大威胁,也严重违反金融监管规定,决定逐步进行清理和整治。但是也有专家认为,关闭接口的更深层用意在于防止存款和理财搬家。


不过,无论如何,民营银行作为新生事物,外界对其应该报以宽容的态度。传统银行作为其兄长,对待同胞的幼弟来说,也应多一分关爱,毕竟小荷才露尖尖角,一起奔跑在金融的彩虹桥,互相扶持才是正道,未来这个小树苗或许也能长成参天大树呢!




约定倒计时

利率市场化逐步放开

银行各亮高招争夺客户


从2015年10月24日起,央行宣布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存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同时,对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村镇银行、财务公司等金融机构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这一举措意味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利率市场化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金融市场的利益结构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回顾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2012年6月份和7月份,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及其浮动区间经历的两次调整,是我国利率市场化的重要步骤。在随后的2013年7月份,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全面放开,贷款利率市场化完成。


进入本轮降息周期,央行分别于2014年11月份、2015年3月份、2015年5月份以及2015年10月份四次调整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分别将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2倍、1.3倍、1.5倍以及不再设置浮动上限。至此,利率市场化完成收官一跃。


不过,由于息差收窄等原因,银行盈利正遭受多重挤压,盲目上浮存款利率已成往事。从目前来看,“大行要利润、小行要客户”是一种普遍现象。在政策松绑后,多数银行迅速调整了存款利率水平,通过对存款利率的定价,市场格局正在发生变化。


在今年10月24日最近一次降息后,多家银行的利率上浮程度已经拉开了差距。在一线城市,尤其是国有大行,上浮程度较低。目前,工、农、中、建、交五大行,步调基本一致,3个月、半年、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均为1.35%、1.55%、1.75%,上浮幅度为22%、20%、16.7%,2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上浮约为12%,3年期及以上并未上浮。




对于中小银行来说,市场规模和客户数量远比息差更重要,在这种情况下,各银行对存款利率的上浮毫不吝啬,部分城市的中小银行利率上浮最高已经超过了70%。这部分中小银行存款利率上浮较大多是从客户角度考虑,一方面怕原有的客户流失,另一方面当然是为了抢占新客户。


央行放开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在不少分析人士看来,意味着银行一直以来依靠吃存贷息差、“躺着赚钱”的日子也宣告结束。


根据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的预测,未来银行的存、贷利差将持续收窄。分开来看,在存款方面,由于存款增速持续放缓和商业银行存款利率仍低于同期限市场利率水平,短期内银行的存款利率上浮趋势仍将持续。而在贷款方面,由于仅2015年以来,央行就进行了5次降准,释放流动性超3.5万亿元,贷款利率仍有下降压力,但下降幅度有限。


在未来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冲击中,不同银行将会选择不同的策略。目前看来,各家商业银行早已根据自身的情况和未来业务发展方向,开展利率市场化下的息差大战,其中以部分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尤为明显。这也意味着,随着我国利率管制的放开,金融机构将会提供各不相同的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金融产品会出现更多的差异化,同类产品也可能有不同的规格和目标群体,金融机构间的竞争会更加激烈。


同时,各银行为了争夺客户,不同期限存款利率之间的调整也会越来越灵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一些小的金融机构更多吸引客户的机会。




大圣归来

银行H股上市岁末三箭齐发

A股IPO能否“破茧成蝶”?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被形容成为一个威力无边的人物。而在金融机构队伍中,银行这一强势老牌的板块无疑与孙悟空的形象最为吻合,不但体量颇为庞大,而且实力了得。然而就算是如此强势,如同孙悟空逃不出如来掌心一般,银行在登陆资本市场特别是A股市场的路上,却显得异常艰辛、甚至裹足不前。


然而,岁末之际青岛银行、锦州银行、郑州银行三箭齐发,成功登陆港股市场,A股市场IPO也再度重启,各家银行能否在2016年摆脱上市的艰难处境,最终在资本市场上演《大圣归来》,这正是市场各方所期待的。


城商行岁末集体冲刺H股


近年来,各家银行可谓困难重重。这既有来自外部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又有自身盈利增速停滞、不良贷款率持续高企的影响,让银行们担忧的还有资本的快速流失。资本补充无法到位,不但让银行面临监管政策的压力,也让其转型之路更为艰难。如此,各家银行均将上市做为最为有效补充资本的一种手段。


从实现情况看,由于港股上市门槛较低,银行在H股实现IPO显然更为容易和快速。就在2015年最后一个月,青岛银行、锦州银行、郑州银行三家内地城商行先后在H股挂牌交易。这一结果的出现,不但让内地在港上市地方银行的数量激增至8家,自2013年起内地城商行每年都有在港上市的情况得以保持,而一个月内连续三家银行H股上市,也创下了地方银行一个月时间内港股上市数量的新纪录。


随着郑州银行下周三的顺利上市,在港上市的地方银行已有8家,除了重庆农商行外,其余全部是城商行。这7家城商行除了青岛银行、锦州银行和郑州银行是本月上市外,其他按上市时间顺序分别为:2010年的重庆农商行、2013年的重庆银行和徽商银行、2014年的盛京银行和哈尔滨银行。


在新登陆港股的三家银行介绍或招股书中,都明确了表示了去香港上市是打通融资渠道和补充资本金的战略步骤,所募资金将全数用于用于补充资本金。尽管在港上市的银行大多数还将面对股价破发、成交低迷的困扰,但能快速获得资本补充才是这些银行决定赴港上市的最重要因素。




银行A股IPO 尚欠临门一脚


相较于近几年地方银行在港股市场的喜报频传,银行在A股上市之路上仍难有突破。但今年这一情况也有了丝许微妙的变化,随着江苏银行顺利过会,2016年“大圣归来”一幕似乎已并不遥远。


自2012年年初银行首次出现在证监会排队上市名单后,虽然尚无一家银行成功在A股上市,但不论从排队银行数量,还是这些银行的审核状态均一直处于变动之中。几年来,部分银行由于不同原因退出名单,使得A股排队银行数量总体上处于递减之中,如今徽商银行、哈尔滨银行以及盛京银行这些在港上市的银行先后欲重返A股,显然打破了A股排队行列多年来持续萎缩的局面。


继2013年11月份在香港H股挂牌上市后,今年5月份,徽商银行董事会、股东大会先后通过A股发行方案,并计划申请A股上市,而这也开创了城商行上市的先河。根据徽商银行预披露招股书显示,徽商银行此次A股发行数量为不超过12.28亿股,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122.78亿股,其中A股不超过91.15亿股。此次A股公开发行新股所募集的资金扣除行费用后,将全部于充实徽商银行核心一级资本,提高充足率。 哈尔滨银行则拟发行不超过36.66亿股A股,占扩大后总股本的25%,所得总额将不低于98.61亿元。11月27日,盛京银行也预披露了其招股说明书。信息显示,该行此次回归A股拟登陆小板,拟发行不超过6亿股人民币普通股(A股)。


除了三家在港上市的城商行欲返A股外,长期处于A股排队名单中的银行也有了进展。根据证监会披露的最新一期IPO申报企业基本信息情况表显示,江苏银行首发申请已经过会。江苏银行拟于上交所发行股数不超过25.975亿股,发行后总股数不超过129.875亿股。根据证监会首次公开IPO发审流程,拟上市企业在发行审会通过后,需要进行封卷工作,并等待核准批文的下发。发行人领取核准发行批文后,若无重大会后事项或已履行完会后事项程序的,就可按相关规定启动招股说明书刊登工作。显然,已过发审会的江苏银行,其IPO就差临门一脚了。


在A股IPO重启的大背景下,目前上市进程在所有A股排队银行中遥遥领先的江苏银行,能否一圆多年来的银行上市之梦,则将是2016年银行业的第一个悬念。




老炮儿

险资凶猛举牌银行

监管政策突至规范信息披露


圣诞前夜首映的《老炮儿》借六爷的故事,描摹了一座城市、一个时代、一群人心的变动,六爷企望以原有的规矩解决现实的纷争,然而却以悲剧收场。而在资本市场中,银行这头大象的江湖地位正在被撼动、被改变。险资豪掷千金举牌、高管离职潮涌、混改大幕拉开、存贷比取消、AH股估值差异化等,折射出银行业未来发展的新生态、新变化、新格局。


岁末,从网络、电视到报纸,姚振华与王石在万科股权上的火拼搅动着冬日资本市场的神经。而作为宝能出击的主力军,前海人寿持续买入万科股权让险资大肆举牌的大戏再次到达高潮。


若仔细关注近两年的银行公告不难看出,险资对银行的举牌手法同样凶悍。从安邦保险频繁举牌民生银行,到富德生命人寿四度举牌浦发银行,险资靠着疯狂扫货不断上位的同时,也让银行大股东席位上演着“新步步惊心”。


险资举牌银行同样凶猛


在宝能系举牌万科中,其子公司前海人寿则充当了“排头兵”角色。根据万科A的举牌公告,前海人寿三次举牌共耗资逾百亿元。而险资持续高强度的增持手段,同样出现在上市银行身上。


目前与王石结盟的安邦保险,近年来就十分看好民生银行股权,自2013年起多次增持。2013年安邦保险连续增持民生银行,并曾在2014年11月份至2015年1月份短短数月之内连续12次增持民生银行,持有民生银行A股比例也从5%激增至22.51%。通过对比民生银行今年12月7日的权益变动公告和三季报数据发现,从今年10月份以来安邦保险集团通过旗下公司又对民生银行进行了增持。公开资料显示,安邦财险12月7日共持有民生银行5.61%股权,而在三季报中,安邦财险当时通过“安邦财险-传统产品”账户对民生银行的持股比例只有4.56%,其持股占比提高了1.05个百分点。目前安邦保险已稳坐民生银行单一最大股东之位。


反观另一家险资——富德生命人寿也同样“不差钱”。该公司自今年5月份至今已4次举牌浦发银行,并最终通过耗资600多亿元成为浦发银行第二大股东,持股数量直逼第一大股东。截至12月8日,富德生命人寿通过集中竞价交易系统购买公司普通股A股累计已达37.31亿股,合计占浦发银行普通股A股总股本的20%。目前距浦发银行实际控制人上海市国资委仅有2.256%的持股差距。值得注意的是,富德生命人寿似乎有了短暂罢手的意思,其对外表示,在此次举牌之后,未来12个月内将不会再增持浦发银行。在此前3次举牌公告中,富德生命人寿并未对外披露举牌资金来源。而在最新一次浦发银行发布的公告中,富德生命人寿则表示此次举牌的179.11亿元资金全部来源于公司责任准备金,举牌目地则是“出于对浦发银行未来发展前景看好”。


通过屡次发布的险资举牌银行或房地产企业公告不难发现,目前参与举牌上市公司的保险公司主要是前海人寿、富德生命人寿、安邦集团、华夏人寿、阳光保险、国华人寿等中小型保险公司。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中小险资公司的激进做法,与他们投资端的压力进一步增大,同样需要稳定的投资渠道以增厚业绩有关。而由于银行股的市盈率较低且业绩相对稳定,这一板块自然成为险资投资的重要阵地。


保监会对险资举牌立规矩


在目前A股16家上市银行中,中央汇金高比例控股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五大国有银行和光大银行,非中央汇金控股的只有10家。此外,中信集团控股中信银行、中国平安控股平安银行的股权比例都超过50%,为绝对控股股东,控股权十分稳定。而其他银行则给险资“土豪”们有机可乘,事实证明,被举牌的银行均出自这些银行。


然而就在险资疯狂扫货之际,保监会也终于出手了。日前保监会最新出台的关于保险公司举牌上市公司的新规,则为赚足眼球的险资们带上了一个“紧箍咒”。


保监会最新发布的《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信息披露准则第3号:举牌上市公司股票》准则文件,对保险公司披露举牌信息从列明披露情形、明确披露内容以及规范披露方式等三方面进行了重点规范。一是列明披露的情形。保险公司举牌上市公司,应该按照要求进行披露。二是明确披露内容。特别要求还应该披露资金来源、投资比例、管理方式等信息。运用保费资金的,应列明相关账户和产品投资余额、可运用资金余额、平均持有期及现金流情况。三是规范披露方式。明确披露的时间和要求,增强操作规范性。


根据《准则》要求,保险公司举牌上市公司股票,应当于上市公司公告之日起2个工作日内,在保险公司网站、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网站,以及中国保监会指定媒体发布信息披露公告。


显然,在这个时间点上保监会对保险机构举牌的信息披露行为进行重点规范,无疑是为了防范险资疯狂举牌所可能产生的风险。而这一规定的出台,是否会使当下高烧不退的举牌热得以降温,仍需观察。




我是路人甲
银行高管跳槽忙追逐梦想进现实


与往年银行业之间互挖墙脚跳槽不同,今年,银行业大量的人才出走是到了企业。曾经在银行业叱咤风云,到了企业大多也如鱼得水,这正是“昔年高管座上客,今日相逢路人甲”。


银行人才出走从年初便有了苗头,1月份,平安银行副行长陈伟就辞去了平安银行执行董事、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委员及副行长职务,并随后担任陆金所常务副总经理一职。


业务方面,包商银行旗下互联网金融平台小马Bank团队负责人张诚带团队出走,组建了小马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并出任CEO,小马金融于3月25日上线,注册资本1亿元。


2月份,53岁的交通银行副行长钱文挥因工作调动原因,辞去交通银行执行董事、副行长、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委员、董事会社会责任委员会委员和授权代表职务,作为交通银行的第一副行长,其分管业务包括公司机构业务部、投资银行部、资产托管部、国际业务部等核心业务部门。


4月份,浦发银行行长朱玉辰提交辞呈,不再担任公司副董事长、董事、行长职务,以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委员、提名委员会委员、风险管理与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委员的职务,不过他并非跳槽而是因为身体原因离开岗位,不过在6个月后,副行长穆矢也因工作调整辞去浦发银行副行长的职位。


8月份,华夏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董事会近日收到副行长黄金老先生的书面辞职报告,因个人工作调动原因辞去本公司副行长职务。而黄金老的去向则是出任苏宁副总裁、苏宁金融常务副总裁,分管集团正在着力培育的金融理财业务。


同月,在中国银行工作26年的王永利辞任中国银行执行董事、副行长,并加盟乐视,担任乐视高级副总裁,负责互联网金融业务。虽然其仍被中国银行留任担任资深研究员,但毕竟未来各为其主。


不仅是传统银行人才流失严重,新成立不到一年的微众银行高管也已经数次换血。9月份,微众银行首任行长曹彤由于个人原因向微众银行提出辞职,此前其曾担任进出口银行副行长,并先后在中信银行和招商银行担任副行长、个人银行部总经理职务。


2个月之后,微众银行主管同业业务的副行长郑新林也提出辞职申请。与郑新林一道提出辞职的,还有分管平台金融的黄埔,以及两个一级部门负责人,分别为小微企业事业部副总经理蒋宁、同业事业部副总经理游健聪。


从上述高管的离职不难看出,离职的理由不外乎于身体原因、主动性的工作调动,然而更深层次的原因或许是因为薪酬,或许是因为高管与企业经营思路的差异性。而据本报记者统计,今年至少已有40余位银行高管离职。


在电影《我是路人甲》中有这样一句台词“即使最微弱的光芒,也有自己存在的价值。”路人甲并不出众,却也在一点一点的默默努力,为了心中的梦想。而银行业大佬们的离去,或许也正是在找寻自己的价值,将自己毕生所学及自己的金融理念灌输于企业,毕竟,在体制内,很多梦想难以照进现实。




华丽上班族
国有银行混改破题基层员工也能变股东?


长期以来,银行职工尽管供职于日进斗金、资产实力超强的“单位”,但也只是一名普通“打工者”。如今,随着银行混改大潮的迅猛到来,特别是作为混改重要一步的银行员工持股计划的推出,银行员工同时拥有股东身份,这将有力激发银行员工积极性,提高对银行的忠诚度和黏度,并最终由“打工者”向“华丽上班族”转变。


交通银行:混改首吃螃蟹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金融改革逐渐深入,我国银行业面对的内外部经营环境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金融脱媒加剧倒逼着银行业转型的同时,也暴露出国有银行在组织结构、决策机制、激励机制等与市场化的现代商业银行运行机制尚有明显差距,加快银行业混改,进一步优化其股权结构、公司治理和激励约束机制已然势在必行。


如果说2003年底国有银行向商业银行迈进并最终完成股份改造上市,是银行业第一次大变革的话,那么今年的混改大幕的开启则是国有大行的第二轮凤凰涅槃式的重大改革。业内人士表示,国有银行混改的启动将探索适应市场的新体制、新机制、新模式,让商业银行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主发展的市场主体。


银行的混改主要对象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即中、农、工、建、交五大行。而在五大行中实力较弱的交通银行则在国有银行混改路上打响了“头炮”。2015年6月29日,交通银行召开股东大会,董事长牛锡明在会上介绍,目前交行混改方案共12条措施、20个具体项目,这一混改方案已经获国务院批准。这也标志着,中国银行业混改大幕正式拉开。而早在2014年年中,交通银行就发布公告称,“正在积极研究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可行方案。”


根据牛锡明的介绍,交行混改主要集中于“治理机制”“经营机制”“经营模式转型创新”三个方面。在交行混改方案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引进民资”,实际上,这也是国企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这次交行将民资定位于“战略投资者”,而不是单纯的财务投资者。根据目前已透露出来的细节,将在确保国有股占控股地位的前提下,通过引进民营资本、员工持股等优化现有股权结构。《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在10多年前的上一轮国有银行股改上市时,也恰恰是率先从交行开始的。交行今年三季报显示,截至2015年三季度末,该行第一大股东财政部持股比例仅为26.53%,汇丰则持股18.7%,其他境内外法人、机构和个人股东持股超过40%。相比于工农中建其它国有大行国资持股超过50%的比例,这样的股权结构显然更具备混改的基础和条件。


多家银行推出方案  受惠人数有限


作为银行混改的重要一环,交行在其混改方案里包含的员工持股计划一经浮出水面就受到了市场各方的高度关注。员工持股,即允许员工通过购买股票成为公司股东,这是现代公司用来解决所有者和经营者利益冲突,解决中长期激励机制的主要办法。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当下银行人员变化流失较快,推出员工持股计划将在一定程度上稳定员工队伍。


2014年证监会发布《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试点的指导意见》开启员工持股计划试点,员工持股的概念重新进入资本市场的视野。目前已推出员工持股计划的银行,除了披露混改方案的交行外,还包括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值得关注的是,这几家银行员工持股计划从对象到人数也是差别很大。


首先进行员工持股的银行是民生银行。2014年11月7日该行曾发布公告称,拟发行不超过14.08亿股A股普通股,募集资金不超过80亿元。由于民生银行是纯粹的民营性质,对于其他国有银行借鉴意义并不大。此外,民生银行员工持股计划参与人数也仅有四五千人,只能覆盖到中高管理层。今年4月份,招商银行也发布了2015年度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拟以每股13.8元的价格向核心骨干员工定向增发4.35亿股,仅相当于总股本的1.7%,募集资金不超过60亿元。激励对象包含本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中层干部、骨干员工,以及下属全资子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总人数不超过8500人。截至2014年年底,招商银行拥有员工75109人,持股范围也仅仅略超十分之一,主要仍然覆盖中高层。


可以预见,随着银行混改的进展不断提速,其他国有银行也必将推出员工持股计划。与此同时,虽然员工持股作为一种长期的股权激励机制,能够把员工的利益同公司企业的利益相结合起来,以此带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降低人才流失。但从已推出方案的银行公布的情况来看,由于人数有限,股权激励还是更多地覆盖到银行中高层,基层员工很难大范围的从中受益。




港囧
沪港直通车开通上市银行H股大面积折价


2014年11月17日,沪港通正式通车。如今周岁生日早已过去,与开通之时市场普遍预判的AH比价将由此缩小、两地估值靠拢不同,银行AH股股价反而走出了截然不同的路线。在沪港直通车通车之前,约三分之二两地上市银行A股折价的局面不复存在,反而是9家两地同时上市的银行H股全面折价,上演了一出银行版的“港囧”。


在沪港通通车以前,市场普遍的观点是预计AH两地上市银行股的比价空间将被压缩,估值差甚至可能被抹平。但是,这只猜中了开头,却没有猜中结局。沪港通“通车”后,两地上市银行股H股溢价的局面已被打破,取而代之的并不是靠拢,而是继续反向拉大。


据《证券日报》记者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2月24日收盘,9家AH两地同时上市的上市银行股H股已全面较A股折价,且均在两成以上。其中,工商银行H股折价率为21.66%,折价率在所有两地上市银行中最低;其余银行股中,招商银行H股较A股折价22.85%,农业银行折价23.31%,建设银行折价36.47%,光大银行折价44.93%,中国银行折价45.61%,交通银行折价50.05%,民生银行折价50.21%,而中信银行在所有银行中H股较A股折价率最高,达到88.99%。


相关人士分析称,相较于A股市场,港股交投始终低迷,港股市场投资者更喜欢购买上市银行A股,这也是造成目前9家银行H股集体折价的主因。


而从折价率情况上看,头顶最赚钱银行的工商银行以及拥有较为稳定的业绩表现和鲜明的“零售银行”定位的招商银行,则相对较受青睐,这两只银行股H股较A股折价率也相对较低。与招商银行的情况相反,中信银行两地的估值差距非常大。业内人士表示,中信银行近两年逐步加大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步局,这也是去年以来A股市场较为热络的追捧概念,但在传统业务上,中信银行不良贷款率等指标在上市银行中还是偏高的,两地投资者对银行的发展认知态度有所不同,也造成了目前H股折价率较高情况的出现。




解救吾先生

银行存贷比取消

揽储大战不再硝烟弥漫


今年10月份,刘德华主演的犯罪片《解救吾先生》迎来一片喝彩,同月,银行业也迎来了一件大事,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的决定,删除实施已有20年之久的75%存贷比监管指标,该决定自2015年10月1日起施行。


对于人或事物而言,解救意味着被困牢笼,但枷锁的意义人们应该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保护和束缚亦在一念之间,进入市场这么多年,银行的生存环境和经营机制也已经符合市场化的规律,也是该放手让他们自由翱翔。


存贷比其实是银行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率,此前商业银行法规定中国银行业的存贷比是75%,即银行吸收了100元的存款,只能放出75元的贷款,另外25元必须留存下来。商业银行法作此规定的主要原因是为了维护金融的稳定性,特别是保证一定的支付能力,防止兑付危机的发生。


然而,随着银行业的发展,存贷比红线在限制银行投放贷款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小,形同虚设。同时作为一种硬性监管指标,银行在严守红线的同时,开始绕过存贷比,发展表外业务,造成“影子银行”的快速发展。


另一方面,各家银行为了能在月末的考核节点使存贷比达标,非法揽储、高息揽储,甚至不少资金大户在月末、季末做起了资金掮客,帮助存贷比不合规的银行进行短期的资金腾挪,以达监管要求,一日的利息甚至能达到日息千分之三。


为了揽储,一些银行更是利用储蓄送礼、储蓄返点等银监会明令禁止的手段吸引客户存款,一时间也造成了银行间的无序竞争。而监管近些年来,也一直在对存贷比的监管做出调整,去年6月底,银监会就发布《关于调整商业银行存贷比计算口径的通知》,宣布扩大存贷比计算币种口径和存贷比存款计算口径、减小存贷比贷款计算口径,以此松绑银行存贷比管理。


今年6月2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其中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修正案(草案)》,删除了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比例不得超过75%的规定,将存贷比由法定监管指标转为流动性监测指标。


不过,取消存贷比并不意味着监管的放松,取二代之的则是中国银行业正在实施的巴塞尔协议里的两个新指标: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资金比例,这两个指标比存贷比更加细致,不仅包括存贷款等科目,也包含了对期限及流动性的考量,几乎覆盖资产和负债两端。也就是说,这两个指标管得更细,包括理财产品在内的表外业务也覆盖到了,管得更严了。


中信建投研究报告认为,存贷比监管指标取消后,极端情况下,按照80%存贷比测算,16家上市银行将新增人民币贷款约6.6万亿元,释放出6.6万亿元的信贷。银行业在存贷比限制取消后信贷规模不会出现爆发式的增长,将进入一个缓慢提升的过程。预期未来信贷融资占社会融资比上升。


专家则认为,今后小微企业贷款将更加容易。银行可供放贷的资金增多了,小微企业贷款会更加容易,融资成本也将会有所下降,这将有利于小微企业及实体经济的发展。由于中小银行的存贷比距离监管红线较近,取消存贷比将直接有助于中小银行增强对小微企业等领域的放贷能力。



文丨毛宇舟 吕东 刘萌

文章来源丨证券日报 ID:securitiesdaily

财金阅读(ID:goldread365)

0
标签: 票房 关键词 银行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携程2021年财报三大关键词:溢出效应、飞轮效应、乘数效应

2022-03-25 14:34
433

2021年阿里和菜鸟各投五家物流相关企业,张勇布局物流有四个关键词

2022-01-31 17:44
726

币安、火币等关键词疑似被百度、微博屏蔽

2021-06-15 17:07
49100

政府工作报告关键词:强化金融控股公司和金融科技监管

2021-03-15 17:59
11623

资管行业变革之年,银行业十大关键词——“缺钱”、理财子公司、金融副省长……

2020-01-17 14:29
282259

年终盘点 | 产业互联网趋势的九大关键词

2019-12-31 11:43
163399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