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银行业最重要的10件大事

2015-12-24 11:234796

2015年,银行业通过对接国家战略和助力经济结构调整,继续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重点经济发展规划地区、经济转型升级、消费民生等领域的信贷需求,严格控制高风险行业信贷规模,用好增量、盘活存量,优化贷款结构。

来源:金融时报

1.调信贷结构 降融资成本

银行业全力支持稳增长

2015年,银行业通过对接国家战略和助力经济结构调整,继续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重点经济发展规划地区、经济转型升级、消费民生等领域的信贷需求,严格控制高风险行业信贷规模,用好增量、盘活存量,优化贷款结构。

一方面,银行业抢抓“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战略机遇,大客户、大项目贷款投放成效明显,对公贷款增量、增速均取得明显提升;另一方面,继续加强对“三农”、小微企业支持力度。根据银监会最新统计数据,截至三季度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不含票据融资)余额25.6万亿元,同比增长11.7%。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包括小微型企业贷款、个体工商户贷款和小微企业主贷款)余额22.5万亿元,同比增长14.6%,以上各类贷款增速均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以来,银行业通过多种业务创新、加快资金周转速度、削减融资服务费、加快审批效率等措施,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4月1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考察国开行、工商银行时要求商业银行进一步减少服务收费项目,“能不收的尽量不收”。随后,商业银行进一步认真梳理各自的服务收费项目,制定全面减费计划,尤其是进一步加大对个人和小微企业融资服务费的减免优惠力度,企业融资成本得以进一步降低。

在监管部门和银行业的共同努力下,贷款利率和市场利率有所回落,企业融资成本也持续下降。截至2015年6月份,企业整体融资成本为6.32%,比上年末下降68个基点,比上年同期下降85个基点。

点评 中国城市金融学会秘书长 詹向阳

银行作为经济运行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与实体经济间血脉相连,唇齿相依。银行围绕实体经济的要求配置信贷资金,既助推了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也为银行掘取自身新的发展动能提供了抓手。

2015年商业银行在经济周期性转换以及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化、互联网经济深化的多重冲击之下,出现了利润增长放缓、不良贷款率上升等不利情况。在经营不确定性增加的困难局面下,商业银行依然牢牢把握实体经济的发展本源,积极满足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大力调整贷款结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大力支持经济转型的引擎产业和行业,助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例如,工商银行着力构建的信贷池中就包括了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科技创新、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等引领实体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的行业或部门以及事关经济动能顺利转换的传统产业改造和外向型部门升级。

二是落实中央普惠金融的要求,推动信贷资源向转型薄弱领域倾斜,补足经济发展的“短板”。为了适应小微企业、县域和新农村客户“短、频、小、快”的资金需求,商业银行以垂直化、扁平化、集中化管理为切入点,推动信贷流程改造,实现了便捷性和合规性的更好结合。一些银行还对标准化和较为成熟的融资产品进行了线上化改造,从贷款申请、审批、发放到贷后管理都可以在线上完成,极大地方便了客户。为了降低贷款门槛,商业银行创新调整传统的基于抵押物的信贷发放模式,推广存货、应收账款、专利权等动产或权益质押,探索出更为灵活多元的担保方式。

三是努力降低客户融资成本,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大的情况下,银行依然保持了清醒的头脑,并没有通过“竭泽而渔”和“杀鸡取卵”的方式将自身的经营困难转嫁给客户,而是在央行的指导下,持续地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有数据表明,2001年以来的15年间,我国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年均增长17.8%,而财务费用的年均增幅仅有13.4%,低于成本增幅4.4个百分点。财务费用在成本中的占比也从2.5%下降到了1.4%,累计降低了1.1个百分点。由于融资成本是企业财务费用的主体,因此财务费用的数据基本可以反映出融资成本总体下降的趋势。这与商业银行对融资产品的合理定价和持续创新是分不开的。

2.利率市场化基本完成

银行业转型提速

历时多年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在今年宣告基本完成。自今年以来,央行几次降息的同时逐步放开存款利率浮动区间,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上限由去年11月22日的1.2倍,到今年3月1日的

1.3倍,再到5月11日的1.5倍。10月24日,央行在宣布“双降”的同时,指出“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宣告了我国利率管制时代的基本结束。

作为全面深化金融改革的核心一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完成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意义重大。对于以利差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传统银行来说,利率市场化改变了货币资金价格的形成机制,直接影响到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从而倒逼银行业务转型。

点评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 宗良

2015年10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对商业银行等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标志着我国长达20年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历史性成功,宣告了我国银行利率管制时代的基本终结。利率市场化的基本完成,是中国金融市场化改革的重大进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从宏观层面看,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新常态下的重要时期,是新旧产业交替和经济增长动能转换的特殊阶段,利率市场化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对金融市场新格局的形成及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影响。从微观层面看,利率市场化有望缓解近年来突出的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利率市场化改革将会促进金融市场主体的发育和竞争,有利于银行运行效率的提升和风险管控能力的增强,这将催生透明、竞争的市场定价机制,为实体企业得到更高水平、更广范围的金融服务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银行存款利率浮动上限的放开,代表着我国从此进入利率市场化的新阶段,但也并不意味着利率市场化已全面完成,在基准利率及传导机制等方面仍存在不足。未来人民银行将进一步健全和深化与市场相适应的利率机制,构建和完善央行政策利率体系,逐步形成一个以市场为主体、央行为主导、各类金融市场为主线的利率形成、传导和调控机制,稳步推进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方式由数量型为主向价格型为主转变。

对银行业而言,利率市场化意味着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利率市场化赋予银行金融产品定价权,有利于银行金融创新的开展,增强银行的竞争能力;另一方面,商业银行面临的竞争压力加剧,银行的利差收入将进一步缩小,这对银行的业务结构和盈利能力造成冲击,此外银行的利率风险和管理难度也将进一步加大。商业银行要更加积极应对:一是商业银行转型提速是必由之路,在提升存款定价能力的同时,要加快金融创新力度,推进中间业务的快速发展;二是加强利率管理,增强资产负债匹配能力,提升对利率风险的把控能力和流动性管理能力,建立科学的利率管理制度;三是深化治理结构改革,进一步增强管理及调控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

3.商业银行存贷比

法定监管指标取消

2015年6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修正案(草案)》,草案借鉴国际经验,删除了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比例不得超过75%的规定,将存贷比由法定监管指标转为流动性监测指标。8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的决定,删除实施已有20年之久的75%存贷比监管指标。决定自2015年10月1日起施行。

存贷比是商业银行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率。为防止银行信贷过度扩张带来的风险,1995年公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39条规定,商业银行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75%。但是,随着经济、金融业的不断发展,存贷比监管已不适应当前商业银行资产负债多元化和业务创新发展的需要。

点评 中国城市金融学会秘书长 詹向阳

20世纪90年代初,国有专业银行刚刚踏上商业化改革征途。面对企业旺盛的贷款需求,银行经常依靠向中央银行再贷款来弥补存贷款资金缺口。为了防止银行盲目投放信贷,监管部门实施了75%的存贷比指标控制,与此同时,这一指标也是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重要工具。如果从1995年纳入《商业银行法》算起,存贷比已经沿用了长达20年。这20年中,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经营模式和金融市场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越来越凸显出存贷比监管指标的缺点和不足:

第一,与早期的存、贷、汇相比,商业银行业务结构的多元化程度已经大大提升,存贷比这一监管指标覆盖面不足,不能充分考虑银行各类资金来源和运用在期限和稳定性方面的差异,难以全面反映银行的流动性风险。

第二,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需要银行大量的信贷支持,但资本监管和存贷比控制的叠加效应在客观上制约了银行的信贷投放意愿和能力。特别是部分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的存贷比持续接近甚至达到上限,无法充分发挥信贷资金激发经济潜能的作用。

第三,为了满足存贷比指标要求,银行在考核时点经常出现存贷款“冲时点”、资金“大腾挪”等现象,不可避免地推升了银行的负债成本。同时,为了绕过存贷比的限制,近年来催生了大量高成本表外融资业务和各类通道类业务,导致了资金的扭曲,推升了资金成本。

第四,随着存款保险制度的正式实施,包括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融资比例、核心负债依存度、流动性缺口率、客户存款集中度以及同业负债集中度等多个指标在内的流动性监管体系的日趋完善,存贷比考核的退出不会影响到储户资金的安全性以及金融体系运行的稳健度。

第五,经历过股份制改革后的商业银行已经普遍建立了自负盈亏和自担风险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可以做到资金自求平衡。存贷比这一以控制银行盲目扩张为初衷的硬性指标也可以“功成身退”了。

对商业银行而言,存贷比法定监管指标的取消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一是释放了银行信贷空间,有利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从制度上消除融资难的病根。尤其将有力地释放中小银行的信贷空间,重点增大对“三农”和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优化经济结构。二是有利于银行表外和通道业务回归表内,从而降低资金成本,有效地缓解融资贵的问题。三是有利于降低银行负债端成本,缓解利率市场化进程中银行面临的负债成本上升压力,有助于商业银行平稳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冲击。四是有助于坚定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方向,促进银行经营机制的健全。

4.存款保险制度落地实施

倒逼银行业转型升级

从酝酿到建立,历时7年之久,中国金融改革“里程碑”式事件——《存款保险条例》自2015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

按照《存款保险条例》的规定,同一存款人在同一家投保机构所有被保险存款账户的存款本金和利息合并计算的资金数额在50万元以内的,实行全额偿付;超出最高偿付限额的部分,依法从投保机构清算财产中受偿。根据央行测算,50万元的最高偿付限额可以覆盖99.63%的存款人的全部存款。

对银行而言,《存款保险条例》实施后,按存款保险机构确定的费率交纳存款保险基金,可能会加大经营成本,也意味着存款利率即将全面市场化,银行过去靠国家政策稳拿低成本存款的时代将成过去,靠传统存贷款利差躺着赚钱的日子将趋于终结。

但与此同时,实施存款保险制度有助于加速银行经营转型,促使其彻底面向市场,推出更贴近民众需求、符合经济发展需求的服务和产品,增强市场应变能力,避免在市场竞争中败北。

点评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郭田勇

近年来,我国经济“三期叠加”效应明显,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大,商业银行的整体经营环境出现较大变化。同时,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金融业的竞争越来越充分,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业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客观上要求银行改变传统的经营理念、实现转型升级。银行业的发展面临新的抉择,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为我国银行业的未来指明了方向。

首先,从战略意义上讲,存款保险制度的出台对我国银行业体制进一步改革的顺利推进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目前我国金融改革进程已经进入了“深水区”,民营资本设立银行、利率市场化、银行破产条例出台等进一步改革举措都需要存款保险制度保驾护航。存款保险制度的出台为金融改革的进一步推进解除了后顾之忧,规避了改革进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为银行业市场化进程的推进起到了奠基作用,也将推动互联网金融、资本市场的发展,增强金融市场活力。

其次,存款保险制度的出台也有利于促进银行业转型升级、倒逼银行业加快改革创新,实现银行业的健康发展。此前,我国商业银行“大而不强”的问题较为突出,内生改革动力不足,外部竞争水平较低,特别是业务范围趋同、产品服务相近、竞争同质化、盈利模式单一等问题比较严重。存款保险制度的出台,意味着国家将不再为商业银行“背书”,坐享利差收入、依靠信贷扩张来增加利润的传统发展路径已不可持续,银行业需要逐渐从依靠政策红利发展转向通过市场化经营主动寻求发展,注重审慎经营,寻求集约化、特色化、协同化发展,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实现优胜劣汰。

最后,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有利于更好地保护存款人的利益,维护金融市场和公众对我国银行体系的信心。虽然存款保险制度是一种事后补救措施,但它的警示、教育作用却在事前就有所体现,存款保险制度的出台可以使存款人产生“银行存款不再是绝对的无风险资产”的预期,即使银行出现问题,也会得到相应的赔偿,这从心理上给了他们安全感,从而可有效减少银行挤兑,降低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出现的可能性,有效提高金融体系的稳定性,维持正常的金融秩序,也有助于推动形成市场化的风险防范和化解机制,建立维护金融稳定的长效机制,促进我国银行业健康发展。

从中长期来看,存款保险制度对我国金融行业,特别是银行业的健康发展都将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

5.民营银行受理全面开闸

民营银行步入常态化发展阶段

6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银监会《关于促进民营银行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遵循市场规律,促进民营银行依法合规经营、科学稳健发展,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成熟一家,设立一家。”标志着民营银行已步入常态化发展阶段。

首批试点5家民营银行开业以来,深化改革、创新发展、严控风险、优化服务,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民营银行试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截至目前,首批5家民营银行资产规模突破500亿元,其中,深圳微众银行贷款余额超过40亿元,浙江网商银行贷款余额突破30亿元。

目前,民营银行受理已全面开闸,审批时间也由之前的6个月缩短至4个月,民营银行正步入重大改革发展机遇期。随着首批试点已满周年,第二批民营银行的申办也早已启动。今年以来,广东地区最为活跃,先后披露了花城银行、广东客商银行的筹办消息。与此同时,第二批民营银行的申办潮正在进一步向中西部省份延伸。

点评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鲁政委

6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银监会《关于促进民营银行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中国金融市场化改革过程中的一大步。

回顾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中国金融改革进程,如果从所有制角度进行理解,笔者认为,其基本上遵循着一条持续渐进的“民营化”路径:最早只有财政部和央行,资金的分配完全依靠计划;此后开始分离出四大国有专业银行,分别对口服务不同的领域,虽然也是指令性计划占主导,但它们毕竟已不再是政府部门;再之后,首家股份制银行交通银行试点,相对于政府全资所有的专业银行来说,股份制是“民营化”之路的一个突破,其直接引发了1995年我国第一部《商业银行法》的颁布,由此奠定了商业银行按照市场原则自主经营的法律基础;在此基础上,一批股份制银行快速发展,到现在都已成为了全国性的股份制银行,这些银行通常在省级(或副省级)财政部门作为单一大股东的前提下,引入了包括外资在内的各类民间资本;之后,一大批城市商业银行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而政府持股的行政层级也更低了,同时大量民营股份参与其中;发展到目前,最终完全没有政府股份的民营银行出现了……

对于任何的市场化来说,市场进入和退出的自由,都是极其重要的。否则,最终的市场价格就很难是充分竞争性的公允价格。从这个意义上说,《意见》是利率市场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步。它明确了民营银行设立的条件,使得全市场主体都可“依法行事”,只要符合条件的,都可以申请设立银行。由此将会进一步强化银行业的竞争性,从而使金融消费者能够获得更好的金融服务。

由于目前的银行已经很多,这些后起的民营银行要能够最终闯出一条路,必须要选择一个细分市场,进行差异化经营。目前设立的民营银行都具有鲜明的特点,最大单一股东一般都有某个领域的特殊专业优势,这些民营银行的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6.交行混改方案获批

银行业混改大幕正式拉开

6月16日,交通银行发布公告称,收到中国人民银行《交通银行深化改革工作小组关于做好交通银行深化改革工作的通知》。告知交通银行深化改革方案已经获国务院批准同意。由此,国有大型银行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

尽管中国银行业早已形成了国有资本、社会资本和海外资本共同参与的股权结构。但整体来看,中国银行业的国资色彩依然浓重,尤其是工、农、中、建一股独大明显。而交行相对分散的股权结构更适合先行深化混改。

根据最新数据,交行第一大股东财政部持有股份比例26.53%;境外资本合计持有股份38.79%,其中第二、三大股东香港中央结算、香港上海汇丰分别持有股份20.09%和18.7%;第四大股东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持有股份4.42%;其他资本持有股份5.32%。

点评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鲁政委

交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标志着金融市场化改革“由形入神”。交通银行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设立的第一家股份制银行。其“形”(组织架构)一开始就是按照成熟市场经济下公司法人的模式设置的。这种组织架构在当时的情景下显示出了明显的活力:与四大国有专业银行相比,其在设立之初只是一家小银行,而今已跻身五大国有银行行列。

随着中国金融改革的深入,更多股份制银行和民营银行所形成的竞争压力,迫使这家改革开放后最早的股份制银行,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旗帜下再度谋变,进一步将市场化“由形入神”:从此前的组织架构,更多深入到对人的有效激励约束层面,员工持股是对员工的长期激励;未来还可能探索管理层股票期权计划,有助于向管理层提供长期激励,便于吸引市场化的专业人才,发挥职业经理的专业优势,更好地实现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交通银行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将为其他国有金融企业的改革提供宝贵经验。

7.银行盈利下降不良增加

行业发展经历最困难一年

2015年,在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加大、结构调整走向深入的背景下,银行业面临着息差收窄、负债成本大幅上升、收费业务监管从严以及不良贷款加速暴露等多方面的压力,整体盈利增速急剧下降。截至三季度末,商业银行当年累计实现净利润12925亿元,同比增长2.21%;商业银行平均资产利润率为1.20%,同比下降0.15个百分点;平均资本利润率16.68%,同比下降3.11个百分点。

银行经营环境和经营压力明显加大。一方面,随着存款利率市场化的全面放开以及股市对活期存款的分流效应明显,存款加速流出,负债成本高企,息差改善压力增大;另一方面,实体经济需求疲弱,信贷风险明显上升,银行贷款投放能力和意愿下降,贷款规模增长普遍放缓。

与此同时,经济增速下行导致银行不良贷款加速暴露。银监会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1863亿元,不良贷款率1.59%,创近年来新高。业内普遍认为,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区域性、行业性信用风险暴露,上市银行信贷资产质量走势向下的压力还将持续存在。

此外,反映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是否充足的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普遍降幅明显。至三季度末,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余额为22634亿元,拨备覆盖率为190.79%,资产减值损失压力巨大。

点评 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客座教授 苑德军

银行业是赚钱最容易的行业,前几年这一点似乎已成为大多数社会公众的共识。活生生的数据也确实为此提供了佐证:2008年至2013年的6年间,银行业净利润同比增幅分别为30.6%、14.6%、34.5%、39.3%、19%、14.5%,远远超过同期GDP增幅和实体经济中收益最高行业的收益率水平;2010年以来,16家上市银行净利润在2000多家上市公司利润总量中的占比一直保持在50%左右。面对银行利润的高增长,社会上议论颇多,赞成者有之,非议者有之,经济和金融理论界还就如何看待银行“暴利”进行过激烈的讨论。但2015年情况陡然发生了重大变化,银行盈利水平急剧下降。四大国有银行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速均跌落至1%以下,16家上市银行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幅也仅为2.1%。

银行利润大幅下滑,是贷款规模增速下降、净息差收窄、监管部门严格规范收费、不良资产上升导致拨备计提增加,以及金融脱媒加速、互联网金融冲击等众多银行内外部因素交织叠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种下滑是经济新常态在金融领域的客观反映,具有客观性和合理性。经济决定金融。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的情况下,经济主体的有效融资需求下降,银行生息资产规模扩张速度放缓,特别是在存款利率完全放开后,支撑银行利润高增长的主要力量——高净息差也已不复存在。过去银行利润高增长所依托的宏观经济环境和金融市场环境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如此,银行利润还怎么可能继续保持两位数甚至30%以上的高增长?银行利润增幅的显著下降,是银行业绩顺应经济减速、结构转型和金融市场变化的一种正常调整和改变,是银行利润向合理水平的回归,也是对过去银行利润超常规增长的一种矫正。

利润大幅下滑的业绩现状和经营态势,使银行面对着转型的严峻挑战,承受着转型的巨大压力。银行必须主动适应经济和金融新常态,加快经营理念、经营模式和管理方式转型,优化信贷资金投向,创新产品结构和业务结构,大力发展技术含量高的中间业务,精心打造新的收入和利润增长点,努力改善盈利结构。实际上,有的银行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和金融环境的变化创新求变,推进转型已经取得了可喜成绩。尽管盈利高增长时代已经远去,但只要银行在转型过程中步履坚实,不懈进取,银行业仍然是极具“赚钱能力”的行业之一。

8.“互联网+”行动全面升级

商业银行再造进程加快

今年以来,为积极应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商业银行加速推进“互联网+”布局,银行业互联网金融战略纷纷进入落地阶段。以网络银行、手机银行、电商平台、直销银行和线上线下联动产品为特点的互联网金融产品格局已经初步形成,部分银行已经形成自己鲜明的互联网金融特色和战略定位。

五大行中工行步伐最快。3月23日,工行正式发布互联网金融品牌“e-ICBC”,成为国内第一家发布互联网金融品牌的商业银行,标志着中国最大的商业银行已经全面加快互联网金融战略的实施。该品牌下,工行建立了“融e购”电商平台、“融e联”即时通讯平台和“融e行”直销银行平台三大平台以及支付、融资和投资理财三大产品线。9月份,工行成立网络融资中心,通过运用互联网与大数据技术,实现信贷业务尤其是小微和个人金融业务在风险可控基础上的批量化发展。

股份制银行互联网金融创新也异常活跃。以兴业银行为例,截至9月末,该行基于互联网一体化金融服务模式的收付、融资、财资“三大直通车”已拓展企业客户1232户、触及终端用户近41万户。10月份,兴业银行发布公告,拟发起设立兴业数字金融信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将以科技输出为基础,面向中小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中小企业提供金融信息云服务。

点评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 宗良

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双创+中国制造2025,将会催生一场新工业革命,这是“互联网+”全面升级的最重要标志。实际上,“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实施“互联网+”计划,要重点促进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的融合创新,发展壮大新兴业态,打造新的产业增长点。将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互联网技术应用及融合发展将有效带动社会投资和信息消费增长,为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和促进国民经济平稳增长发挥更大作用,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2015年,随着国家“互联网+”战略的实施和互联网金融监管法规框架的日臻完善,商业银行加速推进“互联网+”布局,取得了重要进展。“互联网+”有助于银行提升业务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帮助银行降低交易成本、扩大服务范围、增强风险控制能力,有利于商业银行改变传统的经营模式、盈利模式。

互联网金融发展会给银行业带来挑战,也给银行业创新发展确立了方向。未来商业银行将进一步加快互联网金融布局进程,在支持实体经济以及产业“互联网+”的进程中取得自身的稳健发展。未来商业银行应进一步加快再造,表现为:一是利用互联网便利,加快流程再造,以新的方式和渠道为广大的个人客户及中小企业提供更为低成本、高效率、快速便捷的金融服务;二是通过传统银行业务的互联网化,优化业务流程,提升运营效率,增快对客户需求的反应速度,以满足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多样化需求;三是利用互联网金融在大数据、云计算等方面的技术优势,契入互联网数据来创新征信手段,将中小企业的交易信用数据纳入授信评级范围,这对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并将互联网金融的理念与传统银行业的风险理念有机融合起来。

9.政策性银行改革方案落地

金融改革深度推进

4月12日,中国政府网发布消息称,国家开发银行与两家政策性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改革方案已获国务院批复同意。

根据批复,国开行和进出口银行要合理界定业务范围,农发行要通过对政策性业务和自营性业务实施分账管理、分类核算,明确责任和风险补偿机制。

与商业银行相比,过去政策性银行在资本充足率方面没有明确标准。这次改革明确提出,进出口银行和农发行确立资本充足率作为约束机制,而已经进行过一轮改革的国开行要强化资本约束机制。

从改革方案获批时间来看,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的改革方案获批时间均为今年3月20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改革方案稍早,于2014年12月8日获得批准。目前改革工作稳步推进,政策性金融作用进一步加强。

点评 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客座教授 苑德军

政策性金融是我国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增加公共产品供给、支持实体企业发展、确保经济稳定增长等方面,都发挥了商业性金融无法替代的积极作用。不过,相对于商业银行的改革,作为政策性金融主体的政策性银行改革进展较为迟缓。这次国务院批准三大政策性银行改革方案,则是推进政策性银行改革的实际步骤,同时也是深化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

这一方案是对政策性银行改革的系统化顶层设计,凸显出两大亮点:一是明确了三家政策性银行的基本职责和功能定位。方案要求国开行“坚持开发性金融机构定位”,中国进出口银行要“强化政策性职能定位”,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坚持以政策性业务为主体”,同时规定了政策性业务与自营性业务的比例关系。这清晰界定了三家政策性银行的业务范围及政策性业务与其他业务的边界,明确了政策性银行的业务发展方向,从而解决了“定位模糊、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边界不清”这一长期困扰政策性银行发展的难题。二是要求政策性银行建立和强化资本约束机制。过去对政策性银行基本上没有资本监管要求,政策性银行的业务经营拓展和资产规模扩张缺乏严格的资本约束。而这次的改革方案对政策性银行提出了明确的资本充足要求,并且对这三家银行规定了统一的资本充足率监管标准。这种规定不仅可以促使政策性银行努力提高自身的资本补充能力和抵御经营风险能力,有助于维护国家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而且可使所有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资本监管制度下处于平等地位,保证资本监管政策实施的公平性。央行于4月份、7月份两次以外汇储备形式向国开行和进出口银行共注资1550亿美元,财政部也相应增加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资本金,即是落实改革方案要求使政策性银行资本金达标的实际行动。

政策性银行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是由我国经济结构的复杂、经济主体金融需求的多样性所决定的。而且,促进政策性银行稳步健康发展,也是协调政府和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关系,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需要。历经20多年的发展实践,三家政策性银行已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客户群体、经营特色和业务范围。“一带一路”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新型城镇化、国际产能合作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为政策性银行提供了更加广阔的业务空间和发展前景。而政策性银行改革方案的出台,势必对政策性银行功能作用的提升乃至其未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10.向大资管转型

商业银行子公司制改革渐成趋势

2015年,商业银行子公司制改革成为趋势。随着监管部门政策意图的明确和银行自身发展的需要,不少银行都有了拆分子公司的计划,而理财部门成为拆分“热门”。

10月16日,中行发布董事会决议公告称,该行董事会已表决通过了《关于中银航空租赁私人有限公司境外上市方案的议案》。随后不久,建行也表示,正在推进子公司改革。股份制银行中,11月18日中信银行成立百信银行,并宣布发起设立中信银行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即公司理财业务分拆),注册资金20亿元。

此外,兴业银行宣布将组成兴业数字金融信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浦发、光大两家银行也先后宣布要分拆理财业务并设立子公司进行运营。

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2015年全国银行业监管工作会议上曾表示,探索部分业务板块和条线子公司制改革。种种迹象表明,银行子公司改革或迎来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

点评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郭田勇

2012年以来,监管部门推进了一系列市场化改革措施,逐步打破了银行、券商、保险、基金、信托、期货等各类资产管理机构之间的竞争壁垒,形成了相互交叉、跨界竞争、创新合作的发展态势,“大资管时代”正式来临。同时,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民营银行牌照逐渐放开、互联网金融等金融创新的冲击造成金融“脱媒”加剧,我国金融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存款立行”的发展模式难以适应环境的剧变,商业银行传统利润空间逐渐收窄,主动寻求经营转型已成为银行业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向大资管转型、实现综合化经营则成为了商业银行转型的重要方向。

在现有的法律框架下,商业银行一般通过设立、参股或并购等方式组建子公司,实现跨行业、跨资产的综合化经营战略。商业银行子公司制改革能够利用银行资金规模的存量优势、从更多途径服务实体经济,实现优势互补,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需求;推动商业银行转型升级。商业银行子公司制改革的趋势也受到了监管部门的支持,银监会表示将积极推动银行业务管理框架改革,探索部分业务和条线的子公司制改革。

资产管理行业是发达国家金融机构的支柱业务和重要盈利来源,是当今世界金融服务业中规模最大、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在中国,大资管蕴含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为商业银行转型发展创造了条件。目前,多家商业银行已通过定增配资、专门的净值型产品、“打新”基金等方式投资直接融资市场,商业银行集团在“大资管时代”的竞争已经拉开了序幕。

在商业银行向大资管转型、实现集团化的进程中,我认为需要注意两点,首先,商业银行需要修炼好“内功”,打造出资产端的核心竞争力。商业银行应树立综合化经营的战略理念,打造全新的产品运作体系和业务流程,发挥集团银行、投行、基金、保险多牌照优势,针对多元化的客户需求提供受托投资和全方位融资等资产管理服务,提高对广大客户的跨市场、多元化金融服务能力,加快从传统融资中介向全能服务中介之转变,走特色化经营道路,避免出现产品的同质化、业务模式单一等问题。其次,商业银行要注重各类风险预警与管理的制度建设,强化利率风险、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统筹管理。从综合化经营的业务结构出发,识别利率风险、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评估各类风险对商业银行集团的影响;加强对表外业务期限错配的控制,发挥银行集团协作优势,创新风险管理机制,提高风险内部对冲的能力。

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改革并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商业银行子公司制改革的趋势有望继续进一步加快,未来金融行业的竞争将不再是细分行业的竞争,而是“集团军”之间的竞争。



6
标签:银行业 中国 大事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兴业银行成功举办“全兴动力 徽动全球” 国际业务及交易银行业务产品推介会

2024-11-08 15:59
49813

中银协报告:截至2023年末城商行总资产规模55.20万亿元 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比重为13.23%

2024-10-21 14:52
60812

渣打银行18年深度参与Sibos年会,谋交易银行可持续发展之路,绘“未来银行业”蓝图

2024-09-27 16:12
428234

中国银行业协会邢炜专职副会长:推动支持新质生产力金融创新

2024-09-19 14:06
150273

银行业金融机构一年减少136家

2024-09-12 15:04
105534

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中国贸易金融行业发展报告(2023—2024)》

2024-07-16 15:36
96200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