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陷入沼泽地带!

王海滨 | 2015-12-21 15:49 821

从我们交易的观点来说,多空都是对的。换言之,就是撇开时间讲空间都是错误的。因此,你可以从现在开始一直做多到无数年之后的再一次高峰,你也可以继续做空,到未来可能发生的经济崩溃。唯一的问题是资金能否经得起杠杆的消磨。

文章导读

从我们交易的观点来说,多空都是对的。换言之,就是撇开时间讲空间都是错误的。因此,你可以从现在开始一直做多到无数年之后的再一次高峰,你也可以继续做空,到未来可能发生的经济崩溃。唯一的问题是资金能否经得起杠杆的消磨。


近期对于期货行业的人来说,属于一个不太利于长趋势交易者的时期。


2011年开启的大宗商品暴跌时段至今,许多商品已经折去三分之二,而橡胶等品种更是从高位暴跌四年,折去四分之三。这样的幅度在历史上也曾经出现。如果我们翻阅一百年前的美国大发展时期,就能看到同样的高峰和波谷。


大宗商品的周期性,伴随着经济周期和货币周期的节奏周而复始,从未停歇。金融投机的最核心奥秘,就是周期性操作。


从我们交易的观点来说,多空都是对的。换言之,就是撇开时间讲空间都是错误的。因此,你可以从现在开始一直做多到无数年之后的再一次高峰,你也可以继续做空,到未来可能发生的经济崩溃。唯一的问题是资金能否经得起杠杆的消磨。


对于交易者来说,如今缺乏趋势性机会,大宗商品价格上下都缺乏动能,非常难以操作。一些资深的交易者开始离开市场,空仓观望,只剩下一些短线交易者,或者相信大趋势即将逆转的人,还留在市场里。


目前的市场格局,就基本供应而言,去产能、去库存,仍旧是一个问题,但不同的商品表现不同。


比如铜矿等可以在排除政治因素后,尽快地关闭,以迅速减少产能。这里面表现最明显的就是嘉能可,因为其负债导致面临倒闭的风险,因而开始削减产能。不过嘉能可试图关闭铜矿的行为,在非洲赞比亚遭遇政府的阻击。当地政府认为其抛弃工人的行为不可饶恕,总统宣称要阻击其解散劳工。嘉能可还表示要卖出两家矿产,结果不得而知。


铁矿石巨头淡水河谷、必和必拓、力拓等却丝毫没有削减产能的意思,由于铁矿巨头投资巨大,难以停止生产,必须在有盈利的状况下继续生产,以摊销财务费用。另一方面,淡水河谷这一类矿商,是从小铁矿商手里收集再出售,可以压榨上游。


对于橡胶而言,则因为胶林是多年生植物,去产能的困难在于胶林难以迅速砍除,同时大多数胶林并不适合改种其他经济作物。而天然橡胶种植业的大多数从业属于小农场主,这是唯一的生存依赖,哪怕价格再低,都要收割支撑生存。但仍会有雇工割胶的胶农开始停割,削减产能。


原油的供应由OPEC成员国主动削减产能已经不可能。由于各国面临财政压力,所以都在拼命扩大产量,以获得市场份额去拯救国内财政。只有依赖原油井和页岩油井的自然衰竭,在未来投资停滞的状态下,慢慢枯竭从而达到供需平衡。


所以,我们看到整个大宗商品的去产能、去库存都非常困难,只是不同品种有所分化。


这是市场空头压力的表现,从多头方面来说,支撑价格的因素主要是成本。


许多商品价格已经贴近成本,比如大豆、玉米等谷物的生产。美豆在跌到850美分后,美国农民支付完种子、生产资料、财务成本后就到了盈亏平衡点。这意味着美国农民未来可能减少种植面积。但市场竞争的格局在于,南美大豆的种植由于劳工成本和货币贬值的竞争性,对美国大豆产生了挤压。


如果算上雇工成本,云南的橡胶在价格跌到12500元时,就已经到了盈亏平衡点。但胶农自己收割便不计算人工成本。


这使得大宗商品在底部价格区间徘徊,上下都失去了动能。


再来看看宏观经济背景中货币的表现。许多市场开始陷入流动性陷阱,那就是央行无论怎样压低利率,释放货币,银行体系对实体经济的信贷失去了动能。


中国经济陷入结构性调整则是对大宗商品影响最为巨大的关键因素。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实际上是中国向全球提供了最大的流动性扩张。因为中国通过出口换得外汇,以盯住美元的方式,向中国经济释放货币,并通过购买美债的方式向美国输出流动性。


2004年美国加息时,美元长债收益率无法提高的原因,就在于当时的中国尚在基建周期,大量购买美债,削弱了美联储的调控能力。而美国在如今尚未加息,仅仅是停止了QE,就因为中国的扩张格局回缩,就引发了货币流动性螺旋塌陷。


但中国在今年连续货币宽松操作,用于对冲资本外流和货币汇率贬值的压力,虽然没有形成宽松预期,但客观上重新刺激了一线城市地产和股市债市。房地产企业得以以廉价成本发行债券,支撑其债务结构。


因此,大宗商品暴跌的尾部,开始形成缓冲的力量。


后期的压力则来自于美联储12月份加息预期,和中国“十三五规划”的利多预期,两者又相互冲击。


观察最近三十年来的美国五次加息周期,都引发了资本流入美国,对中国的资本外流会形成巨大威胁。其中1994年流入资金达到2000亿美元,2004年加息周期中,每年进入美国的资本就高达1万亿美金。


如果中国资本持续外流,会引发人民币流动性紧缩危机,对大宗商品价格有压力。


在美国的这五次加息中,唯有这一次是在通胀尚未起来的时候开始的,因此可以预测其节奏不会过于紧凑。


从货币环境和大宗商品本身的供需关系来看,大宗商品继续暴跌的势能已经衰竭,且受制于成本的因素,并没有更多下降的空间。可以说,大宗商品已经陷入了沼泽地带。


来源:《金融客》11月刊 | 作者:王海滨



0
标签: 沼泽 地带 商品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泸州:发展临港大宗商品贸易 积极培育供应链金融等服务业态

2024-06-18 14:29
59032

广州召开2024年大宗商品战略发展研讨会暨商贸企业融资服务会

2024-02-22 13:43
184976

亚马逊据悉将在印度推出新的低价商品垂直网站

2024-02-22 13:02
144854

深圳首家千亿级大宗商品交易平台诞生

2023-12-07 14:14
264587

淘宝客服:目前仅部分商品支持微信支付

2023-10-19 13:39
74619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