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繁荣背后的阴影:堵截错配风险刻不容缓

2015-12-21 12:14 2259

金融业即将迎来“最冷的前夜”,保险业却收获了“最暖的冬天”。数据显示,2015年前10个月,保险业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突破2万亿元,盈利增长逆市

金融业即将迎来“最冷的前夜”,保险业却收获了“最暖的冬天”。数据显示,2015年前10个月,保险业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突破2万亿元,盈利增长逆市上扬,前三季度保险业净利达到2440亿元,同比增长95%,超过去年全年水平。这样的数据,是基于银行业存款业务不断瘦身、信托业出现下降苗头、国债刚性兑付神话打破、新兴的网贷平台更是频频跑路的背景下。保险业主体扩容、保费飙升、营销员数量成倍增长,但主体扩容背后是中小险企经营同质化严重。保费规模迅速增长只是建立在理财产品销售的节节攀升,险资四处冲撞。繁荣背后,保险业阴影加大。


谁都想拿个


保险牌照


随着新“国十条”红利的不断发酵、税优政策信号的释放,保险公司迅速拓展业务版图。与此同时,各路资本也觊觎保险牌照,纷纷涌入保险阵营。北京商报记者统计发现,2015年共有19家保险公司拿到了开业、筹建批文,除了三家寿险公司、13家财险公司外,保监会还批复了一家养老险公司、一家信用险公司以及太平再保险北京分公司的改建。


在寿险市场,三家开业的寿险公司分别为上海人寿、国联人寿、中华联合人寿,国内寿险公司达到64家;养老保险市场再添新兵,迎来第六家专业养老险公司——新华卓越养老保险。在财险市场,今年新进13家公司,其中六家已经获得开业批文、七家获得筹建“准生证”,国内财险公司达到73家。其中,获得开业批准的分别为合众财险、泰康在线、中原农险、中国铁路自保、恒邦财险、中路财险;获得“准生证”的分别为东海航运保险、久隆财险、易安财险、安心财险、珠峰财险、海峡金桥财险、新疆前海联合财险。


与此同时,再保险市场打破独一份格局,太平再保险北京分公司改建太平再保险(中国)有限公司获保监会正式批复,国内再保险市场告别了中再为惟一一家中资法人再保险机构的格局;新型主体也迎扩容,信用保险市场迎来专业信保公司——阳光渝融信用保证保险。


不仅如此,今年以来,上市公司疯狂围剿保险业的意愿也比较强烈。统计显示,今年以来有27家上市公司自曝将涉猎保险业,其中不乏房地产、健康、通信、电器等行业。如奥马电器12月7日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与建新矿业等共同投资设立巨安财产保险。


保险市场主体扩容的同时,保费规模也急速扩张。数据显示,2015年前10个月,保险业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突破2万亿元大关,达到了20707.12亿元,同比增长19.68%。其中,产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6505.66亿元,同比增长10.84%;寿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11627.07亿元,同比增长21.17%。


更值得一提的是,当银行业盈利增长明显放缓之时,保险业却逆市上扬,前三季度保险行业净利达到2440亿元,同比增长95%,超过去年全年水平。


中小企业危机


与资本投资原罪


在过百家的保险业主体中,中小保险公司不断增多,十年来市场规模从只占百分之几到“三分天下有其一”,发展可谓异军突起。但在规模迅速扩大的背后,中小险企也面临着品牌认知度不高、专业人才匮乏、机构数量不足、业务发展受限、资金运用渠道窄等难题。对此,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以51家中小寿险公司为例,其中有47家未完成全国布局,其中90%以上的公司二级机构数量不足15家,三四级机构覆盖率更低。


与此同时,多数中小寿险公司过度依赖银邮渠道,业务占比达70%-80%甚至更高。中华联合人寿总经理赖军坦言,目前个险渠道几乎被垄断。营销员数量在2014年回升,代理人总数增加了20多万人。其中,前五家占据了99%以上,中小寿险公司只增加了6000多人。因此,保险业人才培养在小公司更迫切。


除了人才培养外,资产负债错配现象严重,是目前保险市场面临的一大难题。在规模至上的战略导向下,许多中小险企纷纷陷入了产品“三高一低”的状态,即高准备金、高资本占用、高退保率、低存续期限。以目前中小险企热衷销售的高现金价值产品来看,产品的久期负债基本在两年之内甚至更短,打出的预期收益率却高达6%-7%,甚者高达8%。正因如此,今年前10个月,理财型保费收入达到6563.6亿元,占整体保费的比例由去年同期的23.6%上升至32.2%。其中万能险同比增长84.6%、投连险增长206%。这也造就了不少“黑马”逆袭的神话,今年前10个月,富德生命人寿、华夏人寿保费收入超千亿。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保险市场研究中心主任郝演苏表示,在高预期收益下,险企不得不将短期资产配置到收益率较高的中长期资产项目上去,如房地产、信托计划等,部分险企还将目光投向了正处于回暖期的股市。据不完全统计,进入12月以来,超过10家上市公司被险资举牌。正因如此,险资收益与股市具有了强大的关联性,三季度盈利增长较大也难隐三季度股市下跌的难堪表现,实现净利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71%。


堵截错配风险


刻不容缓


寿险费率市场化,各险企纷纷调高预定利率争食市场规模,通过万能险来做大规模。


保监会相关负责人近期明确表示,在利率下行背景下,险企资产配置可能存在成本收益错配和利差损风险,一些险企的部分负债端业务呈现期限短、成本高的特征,如果这部分资金集中投资于股权、不动产等变现能力较差的资产,易产生流动性风险。为此,保监会紧急发文,摸底险企资金投向和具体金额,以防范险企投资领域存在的潜在风险。


事实上,保险业正在通过偿付能力监管来规范险企经营、内控和投资。据了解,“偿一代”监管体系是以规模为导向,这不仅造成中小险企跟风大公司,还产生一批在保险责任方面大同小异的保险产品。这种情况将在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体系下有望得到改观。


据了解,“偿二代”将以风险为导向,对保险公司进行风险综合评级,更利于中小型保险公司找准自己的定位。


普华永道管理咨询业务总监周瑾表示,偿二代下,中小险企大致分为三类:一是非常重视规模的公司,这类资本的高消耗需要股东持续注入资本;二是高资本消耗型公司,这类公司通过销售高收益的投资性产品迅速获得现金流,并投入这些高收益的项目;三是一直以来稳健经营的公司,“偿二代”通过与风险匹配的资本要求和风险综合评级工具,有利于让这类稳健型公司得到“褒奖”,能获得较高的风险综合评级。面对“偿二代”,追求稳健的外资公司将更占优势。


对于一些险企为了冲规模大力发展高现价产品,首都经贸大学劳动经济学院教授朱俊生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从国际寿险业发展的经验看,寿险业的发展应以保障功能为基础,合理嫁接理财功能,以健康险和养老险为主导,在税收递延和税前抵扣政策支持下发展业务,从而既摆脱了与其他金融产品之间的收益率竞争,又可以建立健康可持续的资产负债管理模式,为客户和社会创造价值,成为养老和健康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京商报记者 陈婷婷


0
标签: 保险业 保费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