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企业减负还需再加力
国家统计局10月14日发布的宏观经济数据显示,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为1.6%,比8月份下跌0.4%,且低于市场预期。9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5.9%,为连续第43个月同比下降。“双降”的数字凸显出怎样的经济走势?第118届广交会10月15日开幕,对于外贸企业而言,这样的数字又意味着什么?
来源:国际商报
国家统计局10月14日发布的宏观经济数据显示,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为1.6%,比8月份下跌0.4%,且低于市场预期。9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5.9%,为连续第43个月同比下降。“双降”的数字凸显出怎样的经济走势?第118届广交会10月15日开幕,对于外贸企业而言,这样的数字又意味着什么?
分析人士认为,CPI和PPI持续下行,将对进出口产生传导效应。在这一趋势下,外贸企业的压力将增大。应当通过改革的手段,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提升资源、资金、人力等要素的利用效率。与此同时,外贸企业应着力增强内生增长动力。
总体需求仍偏弱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9月份CPI同比上涨1.6%。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7%,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0%。“9月份CPI同比涨幅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对比基数较高。”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表示,去年9月CPI环比上涨0.5%,涨幅相对较大,抬高了今年9月的对比基数,致使同比涨幅有所回落。
从具体分类看,食品价格直接拉升CPI约0.92个百分点。其中,同比涨幅最大的是鲜菜价格和猪肉价格,涨幅分别为10.4%和17.4%。同时,鲜果和蛋的价格同比降幅较大,分别为10.7%和10.2%,直接拉低CPI约0.25和0.10个百分点。在非食品价格中,挂号诊疗和家庭服务价格同比涨幅分别为13.6%和7.4%,车用燃料及零配件和通信工具价格分别下降18.2%和3.6%。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还显示,9月份PPI同比下降5.9%。这意味着PPI已连续43个月为负值。“这说明需求端仍然比较疲软,通缩的压力仍然存在。”首创证券研发部总经理王剑辉对国际商报记者说。他同时表示,虽然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有所反弹,但国内经济并没有跟着回暖,当前总供给仍然大于总需求,企业处境较难。此外,在王剑辉看来,央行的货币政策宽松水平仍然不够,不足以提高市场预期。
改革释放减负红利
“CPI和PPI持续下行,将会对进出口产生传导效应。”国泰君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林采宜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在需求疲软、劳动力成本上涨以及人民币对欧元、日元等货币被动升值等因素的影响下,出口企业面临的压力将更大。
海关总署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进出口总值17.8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9%。其中,出口下降1.8%,进口下降15.1%。
有中国外贸的“晴雨表”和“风向标”之称的广交会也感受到了初秋的寒意。“从现在的报名反馈情况来看,预计今年到会采购商人数将会小幅减少。”广交会新闻中心主任、广交会新闻发言人、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副主任徐兵在第118届广交会开幕的前一天如此表示。
林采宜表示,从近半年经济政策的效果来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刺激作用正在减弱。现在,中国经济发展关键在于加快改革,通过改革提升资源、资金、人力等要素的利用效率,提高投资回报率。
具体到外贸领域,林采宜建议:一要切实降低出口企业税收,减轻企业负担;二要加快通关便利化等行政方面的改革,提高货物流通效率;三要遵从产业规律,逐步取消出口退税等扶持,倒逼企业通过品牌、设计、创新等提高接单和盈利能力,激发企业内在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