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17年来首度松绑存款准备金考核,给了银行1.1万亿临时流动性

2015-09-14 15:25 1033

来源:金改实验室作者:陈月石中国人民银行(央行)呵护资金面的心再度爆发。自1998年存款准备金制度改革后,央行首度对这一重要货币政策的考核

u=3534824947,3306015849&fm=21&gp=0.jpg


来源:金改实验室

作者:陈月石


中国人民银行(央行)呵护资金面的心再度爆发。自1998年存款准备金制度改革后,央行首度对这一重要货币政策的考核方式进行大调整。


央行9月11日晚间宣布,为进一步完善存款准备金制度,优化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增强金融机构流动性管理的灵活性,决定自2015年9月15日起改革存款准备金考核制度,由现行的时点法改为平均法考核。


按平均法考核,维持期内,金融机构按法人存入的存款准备金日终余额算术平均值与准备金考核基数之比,不得低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不过,为促进金融机构稳健经营,央行对存款准备金考核设置了每日下限:维持期内,每日营业终了时,金融机构按法人存入的存款准备金日终余额与准备金考核基数之比,可以低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但幅度应在1个(含)百分点以内。


在维持了17年的时点法考核方式中,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实行每一天都必须达到法定要求:维持期内,每日营业终了时,金融机构按法人存入的存款准备金余额与准备金考核基数之比,不得低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这种相对简单的考核方式也带来了问题,可能会放大资金面波动。


由于受到业绩考核等因素影响,月末往往成为银行存款余额的高峰期,一般性存款余额往往会多增,那么对应到下个月5号的存款准备金缴纳日,银行就需要补缴一大笔准备金,放大资金面波动。


而即将执行的平均法考核的好处,按照央行的说法,既可以为金融机构管理流动性提供缓冲机制,增强灵活性,也有利于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为货币政策操作框架转型创造条件。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指出,此举等于是改了存准率计算的分子(存准额),为持续期均值,但没有改分母(计算存准的存款基数。鲁政委认为,允许日间低于法定存准1个百分点,而以前必须每日日末达到,相当于给了商业银行1.1万亿随时可动用的紧急备付,有助于应付当前外汇占款的剧烈波动,使得央行能够更及时洞察市场流动性状况。


“好处就是假如今天自己有富余,就可以趴在账上,过几天资金如果有缺口,也就可以不用再去四处拼补,银行也不用主动去平滑资金,名义上到位就可以,对资金的影响就是降低了波动,银行不用确保每天资金都是平的。“对此,某股份制银行金融市场部人士亦对金改实验室表示。


而央行所谓的维持期,按照上述金融市场部人士的解释,与此前时点考核一致,都是按照一个月为期,月内平均值达到央行的要求即可。


而将存款准备金考核由时点法改为平均法,是不是会不会释放大量流动性?对此,央行在答记者问中并未否认。


“存款准备金考核由时点法改为平均法,可以降低金融机构应对突发性支付的超额准备金需求,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在流动性存在一定缺口时可以释放一定的流动性,但在当前流动性合理充裕的情况下,此次改革基本不会对市场流动性造成影响。”央行表示。


“随着机构对自己流动性管理的主动性更加高了,今天如果激进一点过几天不回来就可以,因此对银行来说,就等于增加了一定的流动性。”上述金融市场部人士称。


不过,本次改革央行采取了小步审慎推进的做法。即对存款准备金实施平均法考核的同时,辅以日终透支上限管理。实施平均法的目的主要是提高金融机构管理流动性的灵活性和便利性,而不是增强透支能力。


而央行为何选择此时对存款准备金的考核进行改革?


民生证券认为,汇率贬值压力下可能会加剧资金面波动,央行改革存款准备金考核方式也是维稳资金面稳的一个途径。资金面稳才能信用稳,考虑到实体产能过剩和大量借新还旧的融资主体,经济信用链条脆弱,银行信用派生意愿对实体经济稳定至关重要,这是该政策出台的背景。


以下是央行有关负责人就实施平均法考核存款准备金答记者问


1、实施存款准备金平均法考核的背景是什么?


答:1998年存款准备金制度改革至今,我国对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实行时点法考核,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需每日达到法定要求。即维持期内每日营业终了时,金融机构按法人存入的存款准备金余额与准备金考核基数之比,不得低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目前,主要经济体央行均采用平均法考核存款准备金。平均法考核方式给予金融机构流动性管理上更多的便利性,但也对中央银行流动性管理提出更高要求。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逐步具备了存款准备金实施平均法考核的基础。将存款准备金考核标准由每日达标改为平均达标,既可以为金融机构管理流动性提供缓冲机制,增强灵活性,也有利于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为货币政策操作框架转型创造条件。


2、改革存款准备金考核制度对于金融机构流动性管理有何积极意义?


答:此次改革存款准备金考核制度,采取小步审慎推进的做法,对存款准备金实施平均法考核的同时,辅以日终透支上限管理。实施平均法的目的主要是提高金融机构管理流动性的灵活性和便利性,而不是增强透支能力。改革后的考核制度有助于金融机构平衡好资金运用效率和流动性安全的关系,督促其不断提高流动性管理的主动性和科学性,也有利于平滑货币市场波动。


3、存款准备金考核由时点法改为平均法会不会释放大量流动性?


答:存款准备金考核由时点法改为平均法,可以降低金融机构应对突发性支付的超额准备金需求,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在流动性存在一定缺口时可以释放一定的流动性,但在当前流动性合理充裕的情况下,此次改革基本不会对市场流动性造成影响。下一步,央行将按照稳健货币政策的总体要求,结合货币市场流动性状况,进一步提高公开市场操作的灵活性,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和货币市场稳定运行,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


0
标签: 存款准备金 一重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