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投资进入快速上升期 背后呈现“走出去”新路径

2015-08-30 13:58 1010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今年前7个月,我国外贸数据出现了对比明显的涨与跌,也就是在外贸进出口形势严峻的同时,我国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却涨势平稳。据商

u=3355645446,1797313515&fm=11&gp=0.jpg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今年前7个月,我国外贸数据出现了对比明显的涨与跌,也就是在外贸进出口形势严峻的同时,我国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却涨势平稳。


据商务部最新统计,今年前7个月,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635亿美元,同比增长20.8%,预计全年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增速将在10%至15%区间。


数据表明,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已经进入到快速上升期。2014年,中国实际对外投资额历史上首次超过吸引外资额约200亿美元,成为对外净投资国。


今年前7个月,对外投资巨大增量背后呈现出四个特点:一是围绕“一带一路”布局加快,对沿线48个国家直接投资增长近60%;二是制造业对外投资明显,整体增长超60%;三是对外投资和承包工程加快融合,从单纯承包工程项目,到投资、建设、运营联动,挖掘高端价值;四是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加快,现在有68个合作区,涉及轻纺、建材、钢铁等领域。


首先,今年前7个月,我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额达 73.9亿美元,同比增长58.5%。同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热情较高,投资额达到38.3亿美元,同比增长35.8%。


其次,今年1—7月,流向制造业的投资达到58.6亿美元,实现了61.4%的高速增长,其中装备制造业投资达到23.8亿美元,同比增长73.7%,占制造业投资的40.6%。截至目前,我国企业共在国(境)外设立制造类企业6000多家,累计直接投资582亿美元。


第三,我国对外投资与承包工程业务结合愈发紧密。例如,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收购了有65年历史的澳大利亚第三大建筑商约翰·霍兰德公司100%股权,并通过该公司中标了一项合同额27亿澳元的高速公路项目,成为我国企业通过跨国并购成功开拓发达国家承包工程市场的典型案例。


第四,目前我国企业已在境外投资建设了68个经贸合作区,涉及轻纺、家电、钢铁、建材、化工、汽车、机械、矿产品加工等各个领域,累计完成投资162.5亿美元,创造总产值396.4亿美元,为东道国缴纳各类税费12.9亿美元,雇佣当地员工14.7万人,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对外投资的迅猛增长,是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2002年,中国对外投资额仅27亿美元,到2014年达到1029亿美元,13年增长了近40倍,成为全球三大直接投资输出国之一。


国际经验表明,成为对外净投资国是一国迈向发达经济体过程中的重要一步。近十多年来,中国经济转型加速、企业实力增强、世界经济回暖等因素叠加,构建起中国企业海外布局的多重引擎。同时,中国“走出去”战略也是其中不可忽略的推动力,尤其是对外投资核准程序的简化触发了这一轮国内资本对外投资的井喷。


过去,大部分企业要去海外投资需要经过商务部和发改委较长时间的核准,但是现在只需要在发改委的备案系统中进行备案,去商务部领取境外投资许可证即可。这一改革措施使得今年我国对外投资额出现了爆发式增长,中国也一跃成为净对外投资国。


商务部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司司长周柳军表示,国家和商务部将继续出台配套政策鼓励企业积极“走出去”。总的来看,实现2015年“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增长10%左右”的目标几无悬念,并且未来几年走势也较为乐观。


有研究机构表示,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已经进入了一个 “新常态”,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跨境投资者,全球离岸资产将增至现有水平的三倍,即从目前的6.4万亿美元增至近20万亿美元。


有研究报告预计,中国未来10年将会投放1.25万亿美元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从而进入全球投资者的快车道。对外投资会为中国经济转型作出重要贡献以及推动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未来会有更多企业尤其是民企对更多行业及国家进行投资,对象都是一些能够让中国企业向价值链的高端进发,提高企业在技术、产品开发、品牌和质量方面的核心竞争优势的项目。海外投资将帮助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进入新的市场,并获取必要的经验、技术、品牌和人力资本以加强竞争力。投资对象国也可受益于中国投资者所带来的资金、经验、具有成本优势的生产资料以及更大市场机会。


报告认为,农业及食品、高技术、高端制造业、基建及房地产都是中国企业的热门投资行业。而“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项目以及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的成立,将会促进“一带一路”沿途国家及地区在未来最少5—10年的大型基建项目的投资。“高铁外交”也正在成为一个经济和外交工具去推广中国的技术专长。预计有中国企业参与世界各地更多高速铁路项目,这包括为发展中国家及发达国家项目提供债务安排和权益资本,提供具有竞争力及先进的器材以及提供建筑工程服务。


前景非常美好,但中国对外投资的快速增长并不意味着一帆风顺,此前人类历史上从未出现如此大经济体量的发展中国家大规模“走出去”,中国大规模对外直接投资的时间毕竟相对较短,世界投资市场风云变幻,因此还需摸着石头过河,探索前进。


“中国的对外投资虽然增长快,但缺少长期的积累,依然处在初级阶段。”尽管我国流量位居世界第三,但存量却与传统投资大国差距明显。联合国贸发会议此前发布的2015年《世界投资报告》中指出,截至2014年底,中国对外投资存量仅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7%,远低于美国的36%,也低于东亚国家21.4%的平均水平。


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着一系列的潜在风险,如法律税收等制度风险、东道国政治风险、缺乏清晰的战略定位、国际化人才匮乏、跨文化整合能力弱、公信力不足、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欠缺等。这都需要我们的政府、企业,下一步继续去努力探索。


0
标签: 中国经济时报 对外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