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供应链发挥了长板优势吗?

2015-08-26 09:30987

降库存运动是目前很多企业都在进行的一项重要活动,因为很多企业还不适应增长放缓的市场节奏,同时也没来得及在内部建立起高效供应链管理机制

降库存运动是目前很多企业都在进行的一项重要活动,因为很多企业还不适应增长放缓的市场节奏,同时也没来得及在内部建立起高效供应链管理机制,导致库存高企,效率下降,利润率下滑。由于库存具有很强的感官冲击力,往往成为众矢之的,大家一致认为首先要降低库存。但是库存能对自己负责吗?不能。它是整体供应链设计,计划和执行的结果。它本身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你的设计策略,计划规则和执行流程。


库存是供应链设计,计划和执行的结果。


也许有人会说,库存计划有问题。何为库存计划?记得有一次和一位采购管理的资深培训讲师交流,他不希望我使用“采购计划”这个词,建议改为“原料计划”。我问他原因,他说,从供应链整体视角而言,采购没有计划,采购就是执行,所谓的采购计划只能是内部工作流程。那库存计划呢?库存有计划吗?如果咬文嚼字,库存不仅没有计划,也没有执行,它是一个计划和执行的结果而已。如何这样,周转库存,安全库存等策略又是什么呢?它们是库存策略,是供应链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应对计划中不确定性的一种缓冲。


库存策略是供应链整体设计策略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供应链中不确定性的一种体现。


如何设计供应链策略呢?要基于你的行业优势,产品优势,制造优势来设计你的整体需求计划和供应计划策略,然后看看哪里还有不确定性以及哪里更加安全,来决定你的库存要放在哪个环节,放多少?。比如,如果你是一家消费品企业,你的行业优势就十分明显,市场需求起码是连续,并且有一定规律的,需求管理优势要高于一般工业品企业,你可以将预测做得更好。如果你是一家生产工艺十分灵活的化工企业,周期短,切换成本低,那恭喜你,你的供应端灵活性很好,如果不是客户交期比你的生产周期更短的话,你不应该有一堆成品库存。如果你是定制化产品,你也许很郁闷,但是你也应该有一个标准产品羡慕的优势,你的客户交期应该比较长,那你有效利用了这个优势吗?我们以K公司供应链现状为例来进一步理解何为供应链策略设计。


供应链策略设计要基于你的行业,市场,产品和制造优势等资源,自上而下进行规划。


K公司是一家拥有零售渠道的消费品制造企业,其产品大部分为定制化。K公司认为预测是做不准的,资源投入有限,同时认为客户交付越快越好。K公司和其他很多公司一样,认为市场的需求是搞不定的,那制造端是自己的,一定要灵活,最大限度满足一切不靠谱的需求。可惜的是,制造端由于工艺流程问题,天生不灵活,无弹性,但其优势在生产周期比较短,切换成本也不高。但是由于销售端的订单节奏极其不稳定,导致生产出于自身效率的考虑而采取了较长周期的计划冻结,错失了短生产周期,灵活切换这一优势。那订单为何不稳定?不是前面说消费品需求比较连续有规律吗?是的,这个不稳定是人为造成的,不是终端的自然节奏,是下单的模式造成的,并且这种下单模式也完全掩盖了客户长交期这一重要优势,因为K公司是拥有零售渠道的公司。所以,在需求预测不准,供应计划不灵活,又没有充分利用长客户交期和短生产周期优势的前提下,只能通过大量原料和产品库存来减少整个供应链的不确定性。这就是供应链计划规则下催生出来的库存策略,导致了巨大的库存和仓储成本。


没有充分利用好需求端和供应端的优势,库存就成了最终的供需失衡的承担者。


K公司的供应链计划策略到底该如何做呢?其实,供应链计划策略不是大家埋头苦想策划出来的,而是要基于对客户消费行为,行业,产品,公司特点以及竞争策略等的充分理解,基于公司整体利益最大化的原则,相互妥协优化出来的。


我们来尝试对K公司的供应链策略进行重新规划。K公司是一家掌握了终端零售渠道的定制化消费品制造企业,其优势之一是消费品终端需求稳定并且连续,需求管理难度低于工业品企业。优势之二是掌握终端零售,有终端数据优势,需求管理难度再次降低。优势之三是B2C模式,K公司比工业品企业更具有话语权,对产品复杂度有较强的控制力,需求和供应管理难度又再次降低。优势之四是定制化消费品,终端客户愿接受较长的交付期,并且这个期间长于其产品制造周期,它的好处在于你不必备成品库存,除非产能均衡需要。劣势之一是客户化产品种类巨大,给需求管理带来挑战。从上述特点可以推断出,总体需求管理的优势较为明显,也就是说预测可以做得更准。而在供应端,由于其产品客户化严重,以手工加工为主,人工技能要求高,产能弹性差,劣势之一。产品体积大,易损坏,要求整车运输,仓储运输成本高,劣势之二。供应端的主要优势是生产周期短,切换成本低。因此,K公司应该充分发挥需求端的多项优势,大力提升预测的准确性,降低原料库存。同时改变库存产品下单模式,使其更加符合自然节奏,从而推动制造降低冻结期,充分发挥短生产周期和低切换成本的优势,减少成品库存。就像打通了人体经脉,气血才能畅通一样,如果彻底打通终端订单信息传递通道,充分利用客户交期长的优势,提倡准时交付而非之前的快速交付,更多采取按单生产而非备货,则成品库存和仓储成本则将进一步下降,整个运营系统也将更加高效。更进一步的话,如果对于极小部分对定制产品要求快速交付的终端客户,K公司可以考虑在交付策略上区别对待,定义合理的服务水平97%,而非追求100%满足,则整体的供应链效率将得到极大的提升。库存策略也随之发生巨大的改变。


K公司供应链策略要充分利用好需求端和供应端的优势,重点是提升需求管理能力。


库存是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风向标,库存策略是供应链策略的一个部分。作为K公司供应链的管理者,需要更加关注库存背后的计划策略,再往上,需要重新思考你的客户需要什么,你的产品,行业和内部制造体系的优势在哪里?扬长避短,最大可能发挥长板优势,而不是事倍功半地提升短板优势。或者更准确的预测,或者更灵活的供应。上帝为你关闭一扇门时,必然打开一扇窗,你需要的只是顺势而为,而非相向而行。

(文章来源:上海大学需求链研究


0
标签:立起 供应链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