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遭遇虚假贸易开取信用证案
对于大宗进口依靠延时付款信用证套现的模式我们已经很熟悉,简言之,就是在银行开立180天期信用证用以进货,然后将货物快速脱手套现,相当于获得一笔短期贷款。但此次事件的焦点张先生却是一个信用证的代开方,全无囤货和销售的风险,他的套现,本是一笔无本无风险买卖,但是近日却也在银行收紧的情况下爆出资金链即将断裂的风险,可见潜藏在前期贸易套利中的金融风险正在暴露。
对于大宗进口依靠延时付款信用证套现的模式我们已经很熟悉,简言之,就是在银行开立180天期信用证用以进货,然后将货物快速脱手套现,相当于获得一笔短期贷款。但此次事件的焦点张先生却是一个信用证的代开方,全无囤货和销售的风险,他的套现,本是一笔无本无风险买卖,但是近日却也在银行收紧的情况下爆出资金链即将断裂的风险,可见潜藏在前期贸易套利中的金融风险正在暴露。
案件概况
信用证代理资金链断裂,爆出套利生意经
(一)代开信用证套现者资金链断裂
2013年6月代开信用证套现者张先生要求一家“合作”银行允许他提前赎回刚买进的200万元理财产品,并继续为其开取信用证。否则其资金链肯定要断,还不上的钱将归银行埋单。银行的政策收紧不只是断了他未来的财路,更是让他持续运转的资金链条将断。
实际上,张先生一直通过滚动操作信用证套现来长期占用一笔资金,相当于短贷长用,投向了诸如一年期的房地产项目,或是一些半年到一年的资金拆借。而现在他投出去的钱并不能一时半会都收回来,一旦没有新业务持续滚动下去,就表示他目前正在银行开立的信用证可能无法兑付。
据张先生称,他在上海、苏州、深圳、东莞都有网点和业务,从事过电解铜,也帮忙进口过铝粉、电解镍,甚至做过粮油、原木等。张先生的具体操作方法是:依据不同银行、不同进口货物和不同出单国家,他交给银行开具信用证的保证金比例约为10%-20%,有个别银行甚至因其买了大额理财产品而不需要交保证金。他的客户一般会自行和国际卖家商定买卖事宜,他则只需出面作为代理进货方,货到国内后再以内贸的形式卖给实际进货方。为了防控价格波动和汇率波动风险,依据行规,他一般会收取客户30%-50%的保证金,有时也收取全额保证金。
(二)代开信用证套利者的生意经
此类代开信用证的掮客并不少见,之前多见于大型国企,而目前中小中介公司却也能混迹其中,他们的生意经值得关注:
首先,客户方面不是每一个贸易商都在外经贸部门办过进出口经营权;即使有此经营权,大多数中小企业也不具备在银行开立大额国际信用证的资格,或是可以开具但额度不够;即使额度足够,中小企业也需向银行先缴全额保证金,而在他这里则大多数不必。
其次,“搞得定”银行。对于这一次融资铜危局引起的行业“劫难”,张先生也坦诚,他的失误在于“搞定了支行,但这次的政策却是自上而下的,支行也没办法帮忙”。可见,如果不是上面政策收紧,张先生的生意还是会在支行层面做的更久更长。
最后,“虎口夺食”的秘诀。因为无法在银行开立信用证的客户一般会找国有大型贸易企业代开信用证。对此,张先生的秘诀是:第一,并非每一家民营企业都能被大国企看得上,国企看不上的企业他看得上;第二,他有比国企更多的优惠。大型贸易企业一般很强势,有些民营企业进口商销货不及时都会被封杀。而他非但不封杀企业,还给更多实惠,比如免手续费,甚至不赚差价。或是在“资金行情好的时候”对大额进口单子价格“倒贴”,如代客户进口5000万元货物,只收客户4950万元。这笔看似赔钱的买卖若能帮助张先生套取5000万元资金3个月(即信用证期限6个月,但仅用3个月完成进货和出手给客户),即使以低于市场拆借平均价格的月息两分来计算,张先生的资金收益也达300万元。
关键风险点
信用证助力虚假贸易,银行风险潜藏
(一)信用证套利模式扰乱市场价格机制
不过,张先生也有苦恼,即有的客户需要等自己把货物卖出后才能将款项给张先生,这样货物一旦滞销,张先生就无法套现。此时,张先生会愿意压低出货价格帮助客户销货,以便更快套取资金,保障自身现金流稳定。他的客户因此得以低价销货,就有了破坏市场价格机制的风险。
在炒家的具体操作里,为了尽快地出货套利,他们往往都做着从实际贸易来计算的亏本生意。市场价格暴跌会使他们进口越多、亏得越狠。
而在那些长了“蛀虫”的大宗贸易行业里,“劣胜优汰”的机制首先就是从“价格战”开启。文章开篇中的张先生,为了博取套现后资金拆放的收益,必须尽快出货,“亏本价”是最好的办法。福建籍钢贸商早年对市场的垄断,依赖的工具之一便是这种扭曲的价格机制。因为做大贸易流量才能换取银行更多的授信额度,在贸易上的亏损总低于在高利贷和房地产上的收益。不得不承认,在房地产价格蹭蹭向上涨的时候,他们“爱拼才会赢”。但问题是,本分进口贸易商只能靠进出货差价过活,必然在价格战中败北,失去客源,逐渐被挤出行业。或许就是在这样“劣胜优汰”的机制推动下,一些行业里“务正业”的人越来越少。
但问题是,一旦大宗商品价格从巅峰滑落,大宗商品外贸领域开始出现不景气,那些套保不力的炒家,往往成了水落石出前最先被抛到岸上的鱼。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的锌、铜、PTA等外贸套现集体“败血症”是一个教训,眼下的融资铜困局又是一个。只是有意思的是,这个行业的观察者似乎换了一批,于是媒体上接连出现“揭秘”、“爆料”字样,然而至今呈现的内容几乎都是5年前的翻版。这或许暗示了,5年前那次套现手法“浮出水面”后,所有针对性的风控模式的探索,并没有达成预期的效果。
在2013年初那段时间,哪怕是进口铜每吨亏2000元,这样的生意也有很多人在做。例如国内铜的销售价一度是在68000元/吨左右,而进口一吨铜要接近69500元左右,也就是说进口后在国内卖掉是亏本的。但企业们依然乐此不疲。因为这样操作,付出的资金成本不到10%,对于一个急需周转资金的贸易公司来说,亏掉的资金能成倍的赚回来。如果单纯从利率的角度看,利用粮油、锌、铜融资要比银行借贷成本低5到6个百分点,根据民间借贷动辄25%-30%的高利息来看,大宗商品融资的利润惊人。这意味着,贸易进口商们每进口一吨铜本来会有2000元人民币的亏损发生,但高额的民间借贷利息完全能够抹平这一亏损。
(二)信用证融资模式下银行三大风险隐患
对于信用证融资各方来说,这都是一个并不轻松的赌局,尤其对于银行来说,存在极大的风险隐患。
第一,贷款资金流向与企业承诺银行用途大相径庭。对于信用证融资,银行最重视的还是掌控风险。贷出之后甚至出现滥用资金,导致无法还贷的局面。如房地产业、股票投资,甚至民间借贷等。最为明显的是投向民间借贷,一旦高利贷链条绷裂而导致贸易企业资金运行瘫痪,银行即成埋单者。
第二,小贸易公司依托资质较好的大贸易公司带来的风险。从银行的角度来说,作为开证行对其进口贸易公司的资质有严格的审批过程。这其中银行的原则是,对于信用风险较大的中小公司来说,在向银行开立信用证时通常必须交全额保证金。但资质良好的大型贸易公司可以减免甚至全免保证金。而一些大型贸易企业为中小企业代理进口货物,几乎成为了行业潜规则。大型贸易商可以加收数额不等的代理费用;而中小贸易公司则可减免保证金。在这种情况下,监管难度就更大了。最糟糕的情况是基层银行被资质较差的代理打通,内控出现问题,如文章案例中的暴露的支行问题,那么银行对信用证业务的风险将是零把关。
第三,仓单反复出售,信用证虚开严重。在融资套利的各种模式中,有一种模式是贸易商反复出售仓单,套取银行资金。比如有两家公司A和B属于同一实际控制人,A正常融资买一批铜,然后卖给B,B在购买时再去开一次信用证,然后再转给C……循环往复,这样同一批货转了N手,开了N张信用证。如此循环,企业获得的低息贷款增多了,拿到国内炒房或做其他的钱也多了。银行信用证虚开严重,面临较大的
(三)其他融资模式及重复质押风险
除了信用证模式,铜融资还有仓单质押模式和融资平台模式。前者是将境外现货铜进口到中国保税口岸,注册保税库仓单再向银行申请仓单质押美元贷款,最终投资于高收益项目和资产,赚取利差;后者则需依赖另一实体主业。三种模式彼此不互斥,往往出现不同程度的混合运用。在金融危机以后,美国一直在零利率附近徘徊,而中国的利率相对较高。同时人民币的升值趋势明显,套利、套汇的空间一直存在。而电解铜因其商品属性和金融属性,成为贸易渠道中的合适载体。根据媒体报道,2012年下半年,由于贸易融资套利已经公开化,同时还得到了银行的默许甚至配合,国内一些保税区的贸易融资套利一度达到了疯狂地步。
在这里面,谁来看住货物,是一个关键点。更准确地说,谁能开具仓单(货权),管控仓单的流转,是一个关键点。钢贸的货权“黑洞”让业界恍然大悟货权监管、贷后审查之难。钢材尚有一捆捆或是一卷卷实物堆积在仓库中,诸如那些高温大储罐里的大宗油品盘点想必更难。
深层探究
贸易套利动力十足,银行难割舍的爱
其实贸易融资套利涉案三方贸易商、代开信用证方、银行都有自己的生意经,它们都基于共同的套利原动力。目前催热这种贸易的原动力来自于两方面:
一方面,获取短期融资。事实上,凭借信用证进口铜,是铜贸融资的三种模式之一。其融资路径类似“信用卡套现”,即进口企业通过银行开出的延期付款90天-180天的信用证,将境外现货铜进口到中国保税口岸,再将铜卖给贸易商获得人民币货款。企业再利用得到的货款进行投资,用于现金流周转、民间借贷与理财产品投资等。
国内用于融资套现的主要品种有铜、锌、PTA、粮油等,其主要特点是国内外市场价格对接、市场化程度高、通常有期货交易且国内有一定需求基础。套现企业通常会根据各品种的市场价格选择在这几个品种中来回互换。银行根据企业不同的信用,会在开立信用证时,让企业缴纳一定比例的信用证保证金。一般信誉好的企业,保证金比例大约在20%-30%之间。
一般来说,以铜为例,从产地货物装船,到下订单、订购再运到中国上岸,需要一个月。一个月后,企业拿到现货铜,到银行进行仓单质押融资,然后将这些进口铜在国内市场上按照市场价出售,将资金变现。而这部分已变现的资金将在90天或者180天后,偿还给银行之前为其垫付的货款,但在此期间,企业的这部分货款就相当于一个短期贷款。换句话说,以180天信用证来说,除去运输一个月时间外企业还有五个月的时间差,这笔铜的货款就等于是他获得的融资。比如说现在一吨铜5.8万元,买方贸易商就等于拿到了一笔5.8万元的短期融资,1000吨就是5800万元。
另一方面,套取汇差。由于大部分公司国际贸易计价结算货币都用美元,而所开的信用证也是用美元,这就造成在人民币对美元持续升值的情况下,等到180天期限将满时,买方贸易商就能用相对较少的人民币本金,兑换同样多的美元,偿还开信用证的银行。
就是这样一个操作链条,对于买方贸易商来说,几乎是万无一失:既可用较低的成本获得短期融资,又可套汇(美元兑人民币持续贬值)。对于银行来说,开立信用证不占用贷款规模即可以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银行也能从其中收取一定中间业务费用。但是潜伏在表面互利的交易背后却是逐渐被吹大的虚假贸易及系于某项融资产品的巨额的银行信贷资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