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分期市场到底有多大?
分期公司的属性偏好问题分期公司有三个方向:电商属性,金融属性,产品属性。如果定位自己是电商类,基本上不会发展太大,如果是产品属性主导会出现很多细分领域的分期。比如培训、比如美容。但是、但是如果定位的金融属性主导,真正核心的在于风险控制。风
分期公司的属性偏好问题
分期公司有三个方向:电商属性,金融属性,产品属性。 如果定位自己是电商类,基本上不会发展太大, 如果是产品属性主导会出现很多细分领域的分期。 比如培训、比如美容。但是、但是 如果定位的金融属性主导,真正核心的在于风险控制。 风控的核心是在于数据量积累和一手数据源的开拓, 一手数据源的开拓必须有线下强力地推。说市场空间有多大我们必须要从市场的实际发展阶段出发,抛开市场背景谈空间多大都是扯淡。另外还有一个就是要限定发展的模式才能确认这个体量。 理论上所有的大小额度都能算,这个额度几乎是万亿元级别都不过分。我相信市场的前三名已经是看到了真正的未来前景,就目前来讲还真的不算拉开差距,弯道超车的可能性还非常大。
分期公司发展模式与市场所处阶段性
我们可以看下这个发展路劲:首先是成立分期购物平台,资金自有 第二步是学生债权流转到第三方的P2P平台。 第三步 成为自己的理财平台进行内部的债权流转,吸收市场便宜的资金,最大利润和最大的话语权都留在自己的体系内。 统计一下已经做到这一步的有多少家呢? 起码趣分期和分期乐都做了,那么可以推测接下来能进入市场前十的玩家都会遵循这样的路劲在走, 为什么会这样子呢?因为市场发展初期 空间足够大,进行战略跟随就够了。(这里我提出一个假设:既然大的分期公司更倾向建立自己的P2P平台,那么现在市场上前30名P2P公司中有没有可能逆向化操作,进军分期购物市场)
做学生分期到底是为了什么?
这些市场大哥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成为大学生信用数据的标准制定者和权威中心。简单说就是大学生生的征信体系的控制者。要成为这一步就必须要足够的数据积累,商品的返利基本可以忽略。围绕大学生消费为主题的金融服务,让学生多次在一个体系内进行消费才是他们的目标 。 顺延着这个思路下去遵循的规律会是怎么样的呢?
当然是 标准品类--服务品类--然后是定制式的个人消费计划。 (参考在线旅游行业的模式)要从你做规划设计开始切入, 看到这里你明白什么吗? 这里还有一个很大的市场空白期 趣分期和分期乐 、爱学贷可以再购物分期这个行为发生之前需要做的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私信再扒扒这个。参考《携程最近三年的投资 收购的公司名单》
大胆推测一下:市场的博弈会是怎么样
市场最终走向寡头市场--垄断市场。相信我吧!具有全国性布局的公司至少是前5合并才有可能是学生征信数据基础。但是考虑到互联网竞争无边界的特性,以佰仟 捷信 北银消费金融等等为代表的强大线下人员和低廉的资金成本会以纯线下模式向线上线下的方向进行演变。渗透到学生市场去。(低成本资金是极为重要的核心竞争力,能持续获得低成本资金是核武)
当市场对于学生违约率高的印象得到改观的时候, 就是地方小额信贷公司赤膊上场的时候了。分期购物会变成一种非常日常的消费习惯,类似现在社会人士使用信用卡习惯。地方公司产生的学生数据,会通过收购,地下倒卖等等方式被大的巨头进行吸收。(当大量的地方小额公司参与进来也会催生另外一种模式的构想,大的巨头公司开始线下收缩,线下市场开拓和后期的催收下放,只进行资料的二次审核和资金的发放)这真正平台级别的公司会产生。
就此:P2P+O2O=大中央机构资金+地方性公司执行的格局形成+学生日常生活消费
P2P公司+垂直细分领域分期=行业领先巨头。(旅游-培训)
分期市场所在的硬伤和局限
在这里我再提出一个假设疑问:为什么现在的分期公司的宣传没有出现像百团大战或者是纯互联网金融那样轰炸式宣传推广?(不要让我猜中啊,大佬之间都是有默契的)参考CCTV2的专题高校分期购物的陷进。行业性的漏洞是存在的,里面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线下审核。对手之间相互扔炸弹的事情时有发生。
凡是没有做到这一点的,估值绝对不高。 至于说是阿里巴巴、京东白条,你Y的敢跟我赌吗,随机抽一个高校做样本调查,百人学生里面有多少人知道这两个产品,松松输掉你的底裤。在市场的初级阶段,还不足以让巨头进行战略级的调整,要等下面的进行一番厮杀,老大的老大会让老大出去先收拾一到两个马仔独角兽,等市场中后期看着开始考虑收购成本太高才会加码投资。只少是方向比较确定的情况下。在这里说下人人分期,陈老板三思哈。
学生分期市场到底大不大
回答你的问题:分期市场很大,利润极高。小三线一个团队15人规模,以年息百分之三十六的服务费收单,月收能达600万左右。注意这里是等额本息还法,从第二个月回收的资金又可以重新投入下去使用,真实的年华利率松松过了百分之五十了。
是不是他妈想骂娘了,学生有这么傻吗? 有这种提问的人一般是有两个原因:第一他不是一个生意人,谁告诉你分期的玩法就是简单你选产品我放款,中间能叠加的环节和手法还非常多。学生的消费心理其实是很简单的。第二:那些讲道德文艺的。今天我只谈生意,不谈道德。
学生分期市场的用户分类
学生分期里面有几个典型的类别:第一种是不太差钱,但是还会去分期。(此类用户属于改善型,产品突出就能吸引过来)第二种是差钱,想分期消费。此类是刚需型客户。 第三种差钱,但是不想消费。(此类是扶贫型用户)给出的市场策略就是对症下药。很多需求是被刺激,被觉醒的。
贫农转变中农需要改变的是思想,中农想要改善生活,需要改变的是消费行为的指导。给更多的选择,更多的小利诱导。富农适合消费特色大额产品,比如旅游,比如微整形,轻奢类产品。
从这几类用户可以推测得出一个结论:只要宣传推广的方式还是停留在线下发单的模式,真正的平台牌品影响力无从谈起。因为不能做到有针对性开发用户,不能从单一的平台获得更多样化的,系列化的产品服务。
由此得出目前市场都是在抢夺电子数码类为代表的标准化产品当中。市场还在初级阶段。
学生分期市场的一点个人看法。
当然我旗帜鲜明地反对那些无良的高利贷,给学生造成严重的伤害。市场就是那么真实的地躺在那里,经过长时间的需求压抑和灰色层面的转型阵痛,那些用诱导,误导学生进行高额消费的公司像蚂蝗一样消耗的是一个行业的生态养分,终将会被唾弃。
高校分期作为大学生金融服务市场的一部分,仅仅是一部分。比如面向团体为对象的理财还没有出现(你能说得出你大学期间你班的班费是怎么样的一个支出情况吗?)为什么中国的大学同班同学之间的凝聚力,社团成员之间的信任感差,出现很多恶心竞争。
高校分期能长大吗?
高校分期作为大学生金融服务市场的一部分,仅仅是一部分。购物分期绝不等于借款消费。能不能认识到这里面的微妙差异是左右平台发展的根本原因。
一个事物发展的的路劲是曲折的,但又是有前途光明的。真理都很简单,不要被表面迷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