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自贸区 耕好改革开放创新“试验田”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长河中,这是一个标志性的时刻。昨日,经过数月筹备的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在复制推广上海自贸区经验的同时,天津自贸区也将积极立足自主创新,密切联系中国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以开放促改革,用倒逼机制推动发展活力。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长河中,这是一个标志性的时刻。昨日,经过数月筹备的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在复制推广上海自贸区经验的同时,天津自贸区也将积极立足自主创新,密切联系中国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以开放促改革,用倒逼机制推动发展活力。经过三至五年的改革探索,天津自贸区将建设成为贸易自由、投资便利、高端产业集聚、金融服务完善、法制环境规范、监管高效便捷、辐射带动效应明显的国际一流自由贸易园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我国经济转型发展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随着天津自贸区的挂牌,我国北方第一个自贸区也开始正式运行,将重点在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扩大投资领域开放、推动贸易转型升级、深化金融开放创新、推动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等5个方面进行探索。在昨日举行的天津自贸区新闻发布会上,记者也从中找寻到了多个“亮点”。
亮点1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是天津自贸区建设的重要环节。未来自贸区将进一步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升行政管理水平,建设适应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要求和贸易投资便利化需求的服务体系。如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行审管职能分离,建立综合统一的行政审批机构,实施“一颗印章管审批”。推进政府管理由注重事前审批向注重事中事后监管转变,完善信息网络平台,提高行政透明度,实现部门协同管理等。
天津市市场监管委副主任李荣强告诉记者,根据归集到的企业信用信息情况,天津自贸区将企业分为良好、警示、失信和严重失信几个级别,政府各个部门在对企业进行监管时,要充分考虑企业的信用状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使监管有的放矢。此外,要施行的是随机抽查联合监管,这个机制被简单概括为“两随机、一表共用”机制。所谓“两随机、一表共用”,指要在信用良好的企业里随机抽取一定比例的检查对象,另外一个则是在参与政府检查的各部门当中,随机抽取执法人员,这样组成联合检查组,按照事先树立好的检查事项建立一个表,大家共享这个表。对企业进行联合检查,这样的好处是,把各个部门对企业进行的检查整合到一起,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影响。另外,要建立跨部门的、跨领域的信用惩戒机制,充分使用好归集起来的企业信用信息,将来政府各个部门在对企业进行褒奖、政策支持以及对企业进行资金扶助的时候,会关注到企业的信用情况。达到“守信企业一路绿灯,失信企业处处受限”的效果。这样,企业从准入到退出,全过程、跨部门对企业有一个信用的惩戒机制。总之,紧紧抓住企业的信用,扩大公示面,扩大公示内容,扩大共享面,再加上“两随机、一表共享”的机制,和政府各功能的对企业的信用惩戒机制,形成一个全面的监管合力。
亮点2
扩大投资领域开放
挂牌后,天津自贸区将进一步稳步扩大开放领域,改革“引进来”和“走出去”投资管理方式,突出重点,创新机制,有效监管,完善服务,探索建立与国际通行做法接轨的基本制度框架。
作为自贸区的重头戏,负面清单备受关注。2015版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正式出炉,其涵盖了15个门类、50个条目、122项特别管理措施。从2013我国首份“负面清单”包含的190项到2014年的139项,再到如今的122项,负面清单正逐步缩短,提升了自贸试验区的开放度和透明度。天津自贸区将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对境外投资项目实行备案管理。
天津市商务委巡视员、自贸试验区管委会专职副主任蒋光建表示,比如独资的医疗机构方面,文件现在要求还是合资或者合作。这个以国家公布的负面清单为主,因为有一些开放措施,在和国家有关部委沟通的过程当中,国家在与其他国家在谈新的投资贸易协定时,都有统一的前期协定,还是以国家正式公布的负面清单为主。但需要注意的是,负面清单在实施日期上是有注明的,是从印发之日起30日之后生效,所以,21日开始自贸区正式运行,但是负面清单应该是在5月8日以后正式实施。
对此,南开大学中国APEC研究院院长盛斌表示,我国对外商设立企业管理是比较严格的,以往外商设立一家企业,需要到国家或天津市各个部门进行审批。而自贸区的一大亮点,就是将“外资准入后国民待遇”变为了“外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给予外商和本国企业一样的待遇。负面清单实施后,在自贸区范围内,负面清单之外的“法无禁止即可为”,而且绝大多数不需要审批,只需要备案,这就极大地方便了外资企业在自贸区兴办,透明度也大大提高。同时随着自贸区建设不断推进、成熟,负面清单名录范围在原则上是越来越少。可以预见,将会有许多外资服务业企业出现,包括外国独资的旅行社、医疗机构、银行等。
亮点3
推动贸易转型升级
昨日,天津海关关长李佩林在发布会上介绍,目前,天津自贸区就涉及的海关制度创新中的48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初步形成了海关制度创新的设想。这48个问题包括,构建保税监管体系、支持新兴业态发展、建立支持保障体系等。以此为基础,在天津自贸区挂牌之日起,将先行推出首批18项海关监管支持创新措施,并对外公布实施。
天津检验检疫局局长兰影昨日也透露,首批公布实施12项检验检疫创新制度,全力推进天津自贸区建设。这12项制度分别是:第三方检验结果采信制度、全球维修产业监管制度、出入境特殊物品卫生检疫制度、中转货物原产地证签证制度、检验检疫通关无纸化、进境货物预检验、检验检疫分线监管制度、动植物及其产品检疫审批负面清单制度、京津冀检验检疫一体化制度、天津口岸直通制度、单一窗口制度、国际航行船舶电讯检疫制度。
据了解,在复制吸收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已成熟的检验检疫创新机制和改革措施的基础上,天津检验检疫局今后还将分批公布实施“保税展示/租赁、跨境电子商务、海运快件、国际配送、电子围网”等36项检验检疫创新制度。
天津检验检疫局拟分批公布实施的这48项检验检疫创新制度,将在支持新兴业态发展、推动高端产业集聚、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等7个方面有力地推进天津自贸试验区建设,服务天津自贸试验区发展。
亮点4
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
天津市金融工作局局长杜强昨日在发布会上表示,天津自贸区金融领域开放创新将重点围绕推进金融制度创新、增强金融服务功能、提升租赁业发展水平、建立健全金融风险防控体系和推动区域金融市场一体化五方面进行。推进金融制度创新,核心是支持通过自由贸易账户或其他风险可控的方式,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和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先行先试。
增强金融服务功能,核心是围绕进一步扩大机构开放和业务开放,持续推进业务创新。目前已有30家金融机构入驻自贸试验区,包括银行、保险、金融租赁、汽车金融、财务公司等行业的6家法人金融机构和24家银行、保险、证券分支机构。
提升租赁业务发展水平,核心是围绕加快建设国家租赁也创新示范区,加快形成与国际接轨的租赁也发展政策运行环境,重点做好统一内外资融资租赁企业准入标准,审批设立内资试点融资租赁机构,允许融资租赁企业开展主营业务相关的保理业务。
建立健全金融风险防控体系即高度关注、注重防范自贸试验区运行中的风险尤其是系统性风险,建立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完善跨行业、跨市场的金融风险检测评估机制,加强对重大风险的识别和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而推进区域金融市场一体化,即在遵守国家规定的前提下,京津冀三地产权交易市场、技术交易市场、排放权交易市场和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可在自贸区试验区内开展合作,促进区域排污权指标有偿分配使用。
对此,中国租赁联盟召集人、天津市租赁行业协会会长杨海田认为,以往在自贸区外,融资租赁公司是不能混业经营的。具体到商业保理,商务部也只是在2012年刚允许上海浦东和天津滨海这两个新区开始试点运行,此后又有广州、深圳的港澳投资者被允许设立商业保理试点。而此次新政出炉,将更加促进新区这两大优势项目发展。
亮点5
推动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
作为北方第一个获批的自贸区,天津自贸区承担着先行先试的责任,也承担着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任务,将成为京津冀对外开放的新窗口。这里也将发挥自贸试验区对外开放高地的综合优势,推动京津冀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区域开放型经济新格局,努力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对外开放新引擎。
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商务委主任兼自贸区管委会副主任刘剑刚在发布会上表示,按照国家的总体定位,可以说,天津自贸区也是京津冀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来说,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四方面推动。第一,通过贸易便利化的改革增强口岸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服务;第二,通过改革投资管理体制,通过扩大开放领域,带动京津冀的产业转型升级;第三,通过金融创新,推动京津冀区域的金融市场一体化;第四,通过全面与国际接轨,特别是天津自贸区获批的同时,又获批了自主创新示范区,“两自”叠加将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带来科技创新和人才红利。此外,国务院总体方案中也明确提出,天津自贸区创新取得的成功经验将首先在京津冀推广,然后再在全国推广。也就是说,如果天津自贸区是一个苗圃,“试验田”首先要放在京津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