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报告:新兴11国2014经济增速放缓 贸易增长停滞

2015-03-30 13:101020

新兴11国经济增速或由上年4.9%降至4.8%2015年3月26日至29日,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将在中国海南省博鳌召开。开幕大会的日期为3月28日上午。届时,作为东

新兴11国经济增速或由上年4.9%降至4.8%

2015年3月26日至29日,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将在中国海南省博鳌召开。开幕大会的日期为3月28日上午。届时,作为东道国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各国领导人将出席开幕式。今年年会的主题为“亚洲新未来:迈向命运共同体”。

从2010年开始,博鳌亚洲论坛开始发布新兴经济体发展的年度报告,并首次定义了新兴11国(E11)的概念。E11是指二十国集团中的11个新兴经济体,即阿根廷、巴西、中国、印度、印尼、韩国、墨西哥、俄罗斯、沙特、南非和土耳其。

今年的《新兴经济体发展2015年度报告》认为,新兴11国经济增速放缓,但总体运行平稳。报告认为,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2014年新兴11国经济在新常态下总体运行平稳,同时,经济出现结构性减速。

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放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缘于支撑其增长的一些重要因素发生了周期性改变,包括以较低利率为特征的信贷周期、以较高价格为特征的大宗商品繁荣周期、以释放经济潜能为特征的改革周期以及以多边主义为特征的全球开放周期都面临调整。

2014年新兴11国经济增速继续放缓

2014年度报告预测,2014年新兴11国(E11)经济增长率较2013年下降的可能性较大,即从2013年的5.2%降至4.9%。从实际情况来看,2014年E11经济运行状况与2014年度报告的预测相符。为了反映一年来E11总体发展状况,本报告将从经济增长、就业状况、物价水平、贸易与投资、公共债务和经济合作等方面分析经济运行的特点与变化。

经济复苏放缓,增速继续分化

2014年,E11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并且各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分化加大。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数据,2014年E11根据以购买力平价(PPP)计算的现价GDP总量加权计算的经济增长率为4.9%,比2013年下降0.3个百分点,延续了2010年以来的持续下滑。究其原因,内需支撑不力、外需持续低迷成为拖累当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同时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滑、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的溢出效应等因素也给经济增长带来负面影响。

分国别来看,2014年E11中的阿根廷、巴西、俄罗斯和土耳其经济下滑幅度较大,而墨西哥、韩国、印度和沙特的经济表现则有望好于2013年。无论从各经济体的经济增速还是从经济增速的变动来看,分化趋势都较为明显。

就业形势向好,各国差异较大

相关图表

2014年,E11整体就业形势向好,但各国情况差异较大。

从就业人口规模及增长情况看,中国就业人口最多,绝对的增加值也最大;土耳其、韩国和南非就业人口增长幅度更加突出,从2012到2014年分别增长了5.0%、4.5%和4.1%。从不同产业的就业结构来看,与G7国家相比,E11国家就业仍表现出农业就业人数相对过多,而服务业就业人数相对较少的特点。

E11国家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比均值为17.5%,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比均值为57.5%;而七国集团(G7)这两项指标分别为2.4%和74.3%。E11各国仍面临进一步由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劳动力的艰巨任务。从就业年龄结构来看,E11给青年人提供的就业机会还有待提高。自2011年至2013年,E11中土耳其、印度、俄罗斯、南非、阿根廷和印尼六6个国家青年就业率出现了下降,最严重的土耳其下降了约两个百分点,俄罗斯和印度都下降了一个百分点以上。从失业率来看,E11中南非的失业率仍维持非常高的水平,2014年突破了25%。土耳其、印度和阿根廷失业率也相对较高,其他E11国家的失业率都在国际公认的7%的警戒线水平以下。

物价总体回落,表现不尽相同

相关图表

2014年,E11的物价水平总体回落,但由于受到国际资本流向变化、国内经济形势以及地缘政治局势等多种因素的影响,E11各国的国内价格波动出现了分化。根据IMF预测数据,2014年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通胀率为5.5%,比2013年下降0.3个百分点。这与E11的物价走势大体一致。

分国别看,2014年E11中的印度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下降幅度较大,同比上涨7.8%,较2013年下降1.7个百分点。2014年中国CPI同比上涨2.0%,较2013年下降0.6个百分点。而土耳其、俄罗斯和南非不仅物价维持较高水平,还较2013年有所攀升。2014年土耳其、俄罗斯和南非CPI同比分别上涨9.0%、7.4%和6.3%,较2013年分别上升1.6个、0.7个和0.6个百分点。

贸易增长停滞,直接投资回升

2014年,E11对外贸易复苏缓慢,增长乏力。2014年上半年,E11货物贸易总额达到4.2万亿美元(不含沙特),较2013年同比增长0.2%;服务贸易总额达到7955.76亿美元,较2013年同比下降1.5%。

分国别来看,2014年上半年,阿根廷、巴西、印度、印尼和土耳其等国的货物贸易出现同比负增长,其中阿根廷同比下降达到10.2%,表现较好的墨西哥和南非同比增长也仅分别为3.7%和3.1%;阿根廷、印尼、俄罗斯和南非等国的服务贸易出现同比负增长,其中阿根廷和南非同比下降突破6%,而表现较好的中国和墨西哥同比增长则分别达到12.7%和9.7%。由于贸易增速持续放缓,并且出口增速低于进口增速,长期保持贸易顺差的E11总体上贸易更趋平衡。

债务水平上升,总体仍旧可控

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的财政赤字与公共债务水平均略有上升。IMF预测数据显示,2014年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为2.1%,比2013年上升0.4个百分点。

就E11而言,除了沙特和韩国外,其他国家均表现为财政赤字。在政府债务方面,2014年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的政府总债务占GDP的比例预计为40.1%,比2013年上升0.8个百分点。在E11中,2014年巴西和印度的政府总债务占GDP的比例较高;阿根廷和南非的政府总债务占GDP的比例上升较快。尽管以E11为代表的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的财政状况总体好于发达经济体,但由于一些国家应对债务风险的能力较弱,债务水平的攀升为这些国家未来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增添了较大的不确定因素。

2015年新兴经济体复苏概率较小

展望2015年E11的经济走势,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关注。

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

2014年10月29日,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宣布停止继续购买长期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这表明自2008年11月以来美国推出的非常规数量宽松货币政策(QE)至此结束。对其他经济体而言,美国货币政策调整的外溢效应将给其带来巨大压力。

一方面,美国逐渐收紧流动性可能造成其他经济体尤其是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资本进一步外逃,货币贬值,并冲击其脆弱的银行体系;另一方面,其他经济体的货币政策不得不进行适应性调整,从而增加了新的不确定性因素。但是,欧洲和日本非常规扩张性货币政策与美国货币政策调整方向背道而驰。美元汇率如果出现大幅震荡,还将引起全球资产价格和资本大规模异动。美国与欧日等其他重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背道而驰的程度与后果的严重性无疑对E11的经济稳定构成挑战。

主要发达经济体的经济走势

发达经济体经济的总体走向不仅影响E11的外部需求,还将影响E11的资本流入以及对外宏观政策协调,从而成为预测E11经济运行情况不可忽视的变量。这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因素有以下两点:

一是欧洲经济走出低迷的可能性。 2014年11月初,欧洲央行理事会终于一致同意注资1万亿欧元(约1.24万亿美元)用于购买担保债券和资产支持债券,以避免欧元区经济陷入通缩泥潭。欧洲央行的资产负债表规模随之从2万亿欧元扩大到3万亿欧元的峰值。如果欧元区继续面临日本式通缩威胁,此举也为将来出台大规模购买国债举措铺平道路。欧洲央行理事会还决定将再融资利率保持在0.05%的超低水平。如此大规模且长时间的宽松货币政策,在防止经济进一步恶化的同时也为经济的长期增长埋下了隐患。如果缺乏实体经济相应的且有力的投资与增长支撑,欧洲经济再次陷入衰退的可能则很难完全排除。

二是“安倍经济学”的最终效能。 2013年,“安倍经济学”的前两支箭射出后,取得了一定成效,日本经济实现了1.5%的增长率。但自2014年以来,市场对“安倍经济学”的政策预期开始减退,日本经济停滞的征兆亦随之出现。究其原因,则主要在于“安倍经济学”的第三支箭迟迟没有射出,意即已有的政策尚未全面深入触及结构改革,比如僵化的劳动力市场、过高企业税等。同时,超高水平的国债、人口老龄化、生产率增长下降、农业改革进展缓慢以及2015年第二轮消费税由8%提高到10%,均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安倍经济学”目标的实现。

新兴经济体新一轮改革的范围、力度和成效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十八大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内容涵盖15个领域、60项具体任务,目前一些改革措施已经得到落实。2014年5月,印度新总理纳伦德拉·莫迪上台后随即启动了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大规模经济改革计划,内容包括加大投资、推动工业增长、改善营商环境和严控财政赤字等。中印两国的改革所释放出来的“红利”,将直接决定它们能否继续保持目前的中高速可持续增长局面。同时,巴西、俄罗斯经济颓势能否得到遏制,亦会对整个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表现带来重要影响。

地缘政治经济走势与突发性事件

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制裁的范围、强度和持续时间,不仅会影响到俄罗斯以及与其经济关系密切国家的经济,而且会波及相关国家的地缘政治关系。

2014年11月美国中期选举后形成的共和党控制参众两院从而使民主党总统过早成为“跛鸭”的局面,亦为敏感微妙的大国博弈添加了变数。

作为世界能源重镇的中东,其稳定与否对石油供应及价格具有重大影响,对俄罗斯、沙特、印尼等油气出口国的经济复苏与进一步巩固亦具有重大影响。

此外,2014年西非国家埃博拉(Ebola)疫情的暴发和蔓延,对一些国家的经济社会稳定造成的负面影响已经显现,如得不到有效控制并扩散到其他经济体,则会殃及包括E11在内的全球经济增长。同时,突发性的严重自然灾害也会给相关国家经济带来冲击。

国际经贸谈判与合作的进展

2014年5月,中日韩投资协定正式生效。2014年7月,金砖国家领导人在巴西举行的首脑会议上,决定启动金砖开发银行筹建计划,预计2016年正式开始运营的金砖开发银行标志着金砖国家合作进入了机制化建设的实质性阶段。2014年10月24日,21国在北京签署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备忘录。

2014年11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宣布成立“丝路基金”,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产业合作等有关项目提供投融资支持;同月21个亚太经合组织成员齐聚北京,围绕“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这一主题,探讨了“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创新发展、改革与增长”和“加强全方位互联互通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重要议题,长期停留在设想阶段的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建设也取得了新的进展。

2015年,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谈判等区域贸易谈判很可能完成谈判并缔结协定。

这些新兴经济体之间以及包括发达经济在内的大型国际经贸谈判与合作将对新兴经济体乃至全球贸易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鉴于目前E11经济的基本状况以及发展趋势上所呈现的种种迹象,并基于2014年E11经济整体运行的描述与分析,本报告认为,2015年E11经济复苏大幅回暖的概率较小,与2014年相比,经济增速基本持平或小幅下降的可能性较大,即按各经济体GDP总量加权计算的增长率为4.8%。

0
标签:博鳌 新兴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