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票据业务:盘活小额票据存量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

刘玲玲 | 2015-01-28 15:36 1252

  访票据宝董事长兼创始人李华军  文/本刊记者 刘玲玲  引言:互联网票据理财平台可以便利银企间、银行间的信息传导,有助于提高票据市场

  访票据宝董事长兼创始人李华军

 

  文/本刊记者 刘玲玲

 

  引言:互联网票据理财平台可以便利银企间、银行间的信息传导,有助于提高票据市场的有效性,提高票据融资效率,从而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票据市场保持了较为强劲的增长态势,在发挥支付结算功能的同时,其所承载的信用和融资功能不断深化;在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拓宽企业融资渠道、调节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并不断向票据业务领域渗透。受此影响,互联网票据市场的发展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新态势。但凡事都有正反的两面,就在互联网票据蓬勃发展的同时,它所带来的风险也不容忽视。

 

  继互联网金融“宝宝”们的诞生热潮,于2014年6月16日正式上线并为企业及个人提供票据融资、票据理财服务的互联网理财平台的票据宝董事长兼创始人李华军,向本刊记者讲述了互联网票据市场的现状,并对如何规避风险、如何创新路径挖掘票据市场的综合潜力和投资价值做了阐述。

 

  提高中小微企业融资效率

 

  小微企业虽作为国民经济主体,但因为其自身信用评级低、没有足值抵押物难以通过银行的贷款审批,贷款难成为影响其发展的困境。而互联网票据融资能有效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并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是小微企业中短期融资中最具效率性和规范性的工具之一,同时也是市场投资者进行自主直接投资的较具安全性和收益性的重要渠道。

 

  据统计,目前国内票据市场流通的票据中,20%左右为面额低于500万元的小额票据,小额票据的市场规模达到了9万亿元,然而持有小额承兑汇票的企业,往往只能将汇票质押给民间中介,并付出高昂的贴息,有时候贴息甚至达到20%。互联网票据不仅大大降低了小额票据贴现的成本,而且使流程更为快捷,有效地破解了传统小额票据贴现过程中遇到的成本及技术瓶颈,盘活市场上沉淀的小额票据存量,拓宽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

 

  “票据宝提供给投资者的是50万银行承兑汇票,做的是传统银行不愿意做、不能做、做不了的事情。我们也响应了李克强总理多次提出‘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不容易的问题’,通过票据宝平台,资金直接进入实体企业。”票据宝董事长李华军表示,互联网票据理财平台可以便利银企间、银行间的信息传导,有助于提高票据市场的有效性,提高票据融资效率,从而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银行 “兜底”效应风险低

 

  由于互联网金融的虚拟性和创新性以及票据业务自身的特性,使得互联网票据既具有互联网金融的普遍性问题,也存在一些个性化风险,如风险管理能力弱、网络安全风险大、合规风险突出、系统性风险突出、票据兑付风险等。

 

  据了解,互联网票据理财业务主要为企业以所持有的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进行融资,相较于P2P的高风险,票据理财因有银行的“兜底”效应风险更低,相对于各类“宝宝”产品收益率逐渐下滑至4%左右,票据理财以其高安全、低门槛的特性实现6%-9%左右的收益率更具吸引力。

 

  目前,互联网票据理财呈现专业系平台、互联网系平台与银行系平台三足鼎立之势。作为专业类互联网理财平台的领军者,票据宝拥有着深耕十年的票据行业专业队伍,有一批来自银行等金融领域的人才团队,他们深度了解金融产品,善于管理风险,票据的经营管理经验非常丰富。

 

  “所以当‘票据宝’上线之时,就已经有了完善的风控模式。”票据宝董事长李华军进一步介绍到,票据宝采用的风控模式是“两道关口,四重保障”,即所有的票据都经过平台的专业票据运营团队以及合作银行两道关口进行审核,经过机器、人工、人民银行大额支付系统、合作银行复验四重程序,层层把关。其风控模式可圈可点,行业争相效仿,使得各平台纷纷提出改进措施增强自身的风险控制能力,成为行业典范。

 

  票据理财普惠大众过程漫长

 

  受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的影响,互联网票据理财呈现出低风险和相对高收益的两大特点。由于以往的票据理财产品相对普通民众的门槛过高,很多非专业人士不了解票据理财的产品结构,互联网票据行业并未被大众广泛接受和认可。

 

  如何借道互联网金融发展,进一步推进票据市场创新与发展。首先,要充分认识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本质,票据市场组织架构及产品;其次,探讨如何将互联网应用于票据市场及票据产品业务各个环节,推进互联网票据业务创新;最后,进一步研究如何防范互联网票据市场风险。

 

  票据宝董事长李华军表示:“互联网票据理财普惠大众,还需要一个过程。中国的票据规模已经超过20万亿,只要提供足够的票据理财投资空间,相信五年内实现几倍甚至十几倍的规模增长不成问题。票据业务在激烈竞争中要做到创新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大对票据理财大数据的研究。”

 

  未来,相信随着监管制度的不断完善,市场评价机制、信用体系的逐步健全,国内票据市场会逐渐与国际发达票据市场接轨,票据业务将有望借助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浪潮,迎来规范化、跨越式的发展。

 

  注:本文来源于《贸易金融》杂志 票据圈微信号(ID:piaojuquan),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标签: 票据 华军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