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租赁:新常态下的突围

胡萍 | 2014-12-17 16:53 587

  在新常态下金融租赁还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金融租赁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特点越发明显。金融租赁公司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着力修炼内功,发挥租

  在新常态下金融租赁还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金融租赁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特点越发明显。金融租赁公司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着力修炼内功,发挥租赁特色,支持实体经济,在“三农”、小微企业服务等领域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业务占比不断上升。二是金融租赁行业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这里所说的创新不仅包括机构业务创新,也包括监管部门的监管创新。

  2007年金融租赁公司一共有12家,真正做业务的只有6家,当时总体资产规模在200亿元到300亿元,到今天已经突破了1.2万亿元。从整个租赁行业来看,租赁公司每个工作日以1.5家至2家的速度在增长。到今年年底,全国租赁公司可能接近2000家,整个资产规模达到2万亿元到3万亿元。

  这种发展速度在经济增速调整、结构调整转型发展的环境下是否可持续?大部分业界人士的回答是否定的。

  2014年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之年,无论实体经济还是金融业都在思考“新常态”下的发展思路与实现路径。金融租赁作为与实体经济结合最为紧密的金融业态,在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更是被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那么,如何更好地发挥其联结金融和产业的独特作用,值得深思。

  金融租赁行业出现新特点

  新常态一个显著的特征是增速放缓。“在这样一个新常态背景下,社会的总需求跟过去相比是下降的,对租赁行业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比如,我们前几年所做的大量的工程机械、商用车等行业,在今年都有较大的增长回落。国银租赁的总资产规模增长从去年到今年也基本保持稳定,没有高幅度的增长。这些现象都是经济下行、总需求回落在租赁行业的反映。”国银租赁相关人士说。

  从租赁行业的数据来看,行业发展的势头有所放缓,资产增速有所下降,盈利水平趋于稳定,与前些年50%复合增长率相比,近两年行业规模增速逐步放缓。今年总资产增量为20.58%,净利润比上一年同期增长1.67%,基本保持不变。不良资产率上升为0.77%,仍低于银行业平均水平。中国银监会非银部主任李伏安对此评价道:“这一变化是整个经济环境波动下的必然结果,金融租赁公司能够根据市场环境及时调整业务规划,懂得取舍,体现了行业对风险的理解能力和掌控能力。同时行业拨备覆盖率达到236.9%,表现了较强的风险抵御能力,租赁行业总体风险可控。”

  此外,李伏安还表示,在新常态下金融租赁还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金融租赁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特点越发明显。金融租赁公司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着力修炼内功,发挥租赁特色,支持实体经济,在三农、小微企业服务等领域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业务占比不断上升。二是金融租赁行业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这里的创新不仅包括机构业务创新,也包括监管部门的监管创新,在以监管促创新,以创新促发展的理念下,银监会在专业子公司的设立、金融债和资产证券化的发行、行政许可事项简化等方面都做出了巨大的突破,推动行业围绕专业化不断创新前行。

  新常态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对于新常态下的租赁公司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租赁公司人士认为,按照中央的要求,特别是今年以来克强总理提出要发挥金融行业为实体经济服务、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作用,融资租赁行业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当前,正是租赁发挥行业特点的历史时机,应利用融资租赁去解决中小企业、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行业投资和发展的问题。兴业金融租赁公司总裁郑常美表示,总体来看,经济增长放缓,但总量依然很大,尤其是存量的固定资产跟增量固定资产投资依然很大,空间还是很大的;增长动力更加多元,尤其强调以消费为中心的结构升级,由此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我们的机遇更大;市场的力量在进一步发展壮大,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区分更加明晰,在市场化、法制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也将迎来新一轮的增长。工银租赁总裁丛林认为,这种经济结构的调整一个是服务业比重在增大,制造业从中低端向高端在转变,过剩产能在不断地输出,高端设备也在不断走出去,改善环境、改善民生的基础设施投入在增大。另外,能源结构也在发生变化,清洁能源比重在不断扩大。这几个方面所涉及到大部分产业也都是目前金融租赁公司所从事的业务和所服务的对象,这其中所蕴藏的机遇是显而易见的。

  新常态下租赁应明确定位

  毫无疑问,针对经济增速下降、结构调整、国家发展战略调整的新常态,金融租赁业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未来该如何定位与转型?坚守实体经济,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以及专业化和差异化发展是业内的共识。丛林提出,行业发展应坚持中国特色,打造中国金融租赁的品牌。对此,他认为可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进一步加深与国家战略的协同,对一带一路的战略、大飞机的战略、制造业强国的战略、海洋战略、新兴产业战略、城镇化战略等要认真研究、紧密跟随。二是与中国有实力的企业手拉手“走出去”,助力飞机、高铁、发电设备等大型设备出口,通过中国的品牌,中国的产品出口在海外赢得市场。三是要和中国银行业全球化发展融合,特别是金融租赁公司大多拥有银行业背景,应借助银行海外资源,发展更加丰富、多层次的产品组合。四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在这个进程中助推中国金融租赁品牌的塑造。郑常美说,未来将进一步做大做强绿色租赁业务,包括工业的节能减排、环境治理、污水处理、清洁能源的使用和利用等领域。另外,从融资租赁角度跟高端装备制造业有效连接,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经济技术改造,也能更好地服务于国家高端装备走出去。

 

0
标签: 金融租赁 常态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