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周年金改盘点:个人跨境投资大看点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将满一年。有了上述FT账户,可办理经常和直接投资项下的跨境资金结算,同时也可按规定办理投融资汇兑创新及相关业务。上海自贸区管委会副秘书长李军指出,现阶段自由贸易账户的功能只有人民币业务,预期半年后可推进外币业务,本外币功能均可尽快实现。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将满一年。上海自贸区被视为金融改革的重要一环,自贸区内的金融改革主要围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的目标来推进。上海自贸区的金改细则具体方向之一便是探索投融资汇兑便利化,推动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进一步扩大试验区对外开放,支持企业走出去。
上海自贸区五大金融创新关键点:创新有利于风险管理的账户体系;促进投融资汇兑便利;人民币跨境使用;推动利率市场化体系建设;建立与自贸试验区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外汇管理体制。在上海自贸区迎来挂牌一周年之际,中国金融信息网人民币频道将从以上五大金融创新关键点为您展示自贸区的金融改革成果。
在国务院2013年9月18日出台《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后,一行三会分别出台了支持上海自贸区建设的相关政策。其中,2013年12月2日,央行出台《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金融支持中国(上海) 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意见》提出了三十条具体建设意见。《意见》在探索投融资汇兑便利方面提出的要求是,促进企业跨境直接投资便利化;便利个人跨境投资;稳步开放资本市场;促进对外融资便利化;提供多样化风险对冲手段。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副主任张新就《关于金融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意见》答记者时表示,《意见》在促进投融资汇兑便利化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一是区内企业在办理跨境直接投资项下涉及的跨境收付、兑换业务时,可直接向银行办理,与前置核准脱钩;二是所涉及的跨境投融资主体范围包括企业、非银行金融机构、个体工商户等主体;三是跨境融资更加便利,区内机构根据经营需要,可按规定从境外融入本外币资金;四是赋予区内主体结合自身生产经营和跨境商务活动的特点在更大空间内充分利用区内和境外金融市场管理对冲相关风险。
当时的分析就已经指出,《意见》的最大亮点是投融资汇兑便利,这将为跨境投资和贸易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明显加快了人民币资本账户开放和金融开放的步伐。经过一年的时间,在企业投融资便利方面,上海自贸区内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首批试点已经落地。而分账核算业务也为下一步投融资汇兑便利化提供了载体。而在个人投融资便利方面,期待更多。
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
2014年5月16日,上海自贸区跨国公司总部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首批试点银企合作举行了签约仪式,这是对自贸区外汇管理实施细则的进一步落实,也意味着自贸区对资本项目可兑换以及投融资汇兑便利的进一步探索。
当天,有21家企业与13家银行现场签署了合作协议,正式在自贸区内启动该试点下的相关业务。
该业务的意义在于试点的跨国企业的国际外汇资金主账户可与境外划转自由,无额度控制;其国内、国际两个账户资金有限融通,可在规定的外债和对外放款资金额度内划转,为境内外成员融通资金提供便利。
自由贸易账户为下一步投融资汇兑便利化提供载体
2014年5月22日,作为自贸区的最受关注的政策,央行同时发布《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分账核算业务实施细则》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分账核算业务风险审慎管理细则》。
这项被视为央行支持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政策中最核心的细则落地。至此,央行支持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的七项细则全部出齐。同时,这也标志着“央行30条”中创新有利于风险管理账户体系的政策框架已经成型。
自由贸易账户是探索投融资汇兑便利、扩大金融市场开放和防范金融风险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账户类型包括区内机构自由贸易账户、境外机构自由贸易账户、区内个人自由贸易账户、区内境外个人自由贸易账户,以及同业机构自由贸易账户。这意味着,所有符合条件的区内主体和境外机构可在上海市已通过系统接入验收的金融机构开设并使用自由贸易账户。
FT账户按照不同的开立主体分为五类。其中,机构可开立的账户有三种,包括区内机构自由贸易账户(FTE)、境外机构自由贸易账户(FTN)、同业机构自由贸易账户(FTU)。
而金融机构为个人开立的自由贸易账户也分为两类,包括区内个人自由贸易账户(FTI)、区内境外个人自由贸易账户(FTF)。根据细则,境内区外的企业和个人不能开立自由贸易账户。
有了上述FT账户,可办理经常和直接投资项下的跨境资金结算,同时也可按规定办理投融资汇兑创新及相关业务。
个人跨境投资大看点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近年来呼吁开放个人境外投资的呼声一直很高,但是监管部门对此异常谨慎,此次上海自贸区金改意见明确提出“个人可开展包括证券投资在内的各类境外投资”,至少与温州金改相比,体现出了不一样的改革力度。
上海自贸区放开个人境外直投试点之后,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行,个人境外直投的规模和投资方向等将会形成一个大致的趋势,对于将来是否在全国范围内放开将会形成最直接的依据。
与区内居民可投资境外相对应的是,央行的《意见》还规定:“在区内就业并符合条件的境外个人可按规定在区内金融机构开立非居民个人境内投资专户,按规定开展包括证券投资在内的各类境内投资。”
这也意味着自贸区的境外个人投资者可以不必经过QFII,就可以直接投资中国的A股市场等等,中国资本的长期对外管制,通过上海自贸区打开了一道缝隙。
值得注意的是,此项规定只是针对境外个人而非机构,显示出上海自贸区对于资本开放的程度还是非常谨慎,不过从理论上而言,自贸区内的境外个人账户开放之后,如果内地资本市场具备足够的吸引力,预计也会有大量境外机构假道个人账户,曲线投资内地资本市场。
上海自贸区管委会副秘书长李军指出,现阶段自由贸易账户的功能只有人民币业务,预期半年后可推进外币业务,本外币功能均可尽快实现。除了本阶段贸易和直接投资功能外,希望贸易账户在企业对外融资、个人的跨境双向投资、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等投融资自汇兑便利化措施和业务上发挥更多功能。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自2013年9月29日挂牌成立已经满一年时间。加快金融制度创新作为总体方案的主要任务和措施,上海自贸区站到了中国金融改革的最前线。在这一年里,“一行三会”共有51条意见落地实施。目前金融改革的大部分措施已进入实际操作阶段,一批金融创新业务顺利开展,一批要素市场平台和金融机构入驻。同时自贸区内金融创新已经开始在全国复制、推广。
中国第一部关于自贸区的地方性法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今年 8月1日起正式施行。根据条例规定,上海自贸区五大金融创新关键点:创新有利于风险管理的账户体系;促进投融资汇兑便利;人民币跨境使用;推动利率市场化体系建设;建立与自贸试验区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外汇管理体制。所有的这些金融改革措施,都是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进行,为此,条例还规定了金融风险防范一条,落实各方面的风险防范责任。
(文章来源:中国金融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