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金融奇迹的奥秘是什么?
国际金融中心对整个世界的资源配置力和经济影响力举足轻重,其本身属于稀缺性的资源,备受世界各国关注甚至成为各国争夺的对象。新加坡能够在不到50年的时间里,成功跻身重要国际金融中心行列,原因之一在于其充分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洞察竞争对手弱点,充分发挥其地理优势、语言优势、行政管理优势、东西方经济文化嫁接平台优势,先人一拍,抓住机遇。
洞见新加坡金融奇迹的奥秘是什么?
地理位置特殊、法律监管完备、忧患意识强、税率低
郭纲
2014年8月9日,是狮城新加坡49岁的生日。经过49年发展,新加坡从一个国内资源匮乏、经济社会落后的第三世界国家,一跃成为发达国家。2013年,新加坡的经济增长率达到4.1%,失业率仅为1.8%,人均国民收入超过5.5万美元、跻身全球前八。
值得注意的是,新加坡的金融业发展异常迅速并具特色。2013年,新加坡金融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2.2%(其中,银行业增加值占金融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6.7%),新加坡所管理的全球财富规模高达2.1万亿美元,仅次于纽约和瑞士,名列全球前三。
截至2014年6月,新加坡集聚各类金融机构600余家,包括商业银行124家、保险公司155家、基金公司117家、证券公司96家、期货公司50家等。新加坡已经成为与纽约、伦敦、香港相提并论、并驾齐驱的重要国际金融中心之一。
新加坡金融奇迹的奥秘是什么?笔者从与新加坡金融管理部门、金融机构、高校等专业人士的业务交流中感受到,新加坡金融业的快速发展有着其独特的原因。
新加坡金融业的
五大引擎
新加坡政府在借鉴瑞士金融机构为客户严守秘密等做法的同时,努力打造优良的健康医疗和子女教育环境等配套设施,以此吸引更多的全球高净值人士,集聚与配置更多的全球财富。
1从自然禀赋和地理位置来看,新加坡是地处东南亚、比邻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岛国。
国土面积虽几经填海有所扩大,但至目前也不过720平方公里,人口520万(其中约四分之三为华人),既无农田也缺乏矿产资源,即便是居民日常所需的食物和饮用水的相当部分也要依赖进口。然而,新加坡拥有极为独特的地理位置:一是地处东八时区,与伦敦正好相差8个小时,这意味着当伦敦结束一天的金融交易,纽约还未开始金融交易时,正是新加坡可以进行金融交易的时段,这帮助新加坡的金融交易弥补伦敦、纽约金融交易时段的空缺;二是处在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黄金水道—马六甲海峡的咽喉地带,国际货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在此交汇、中转、集散等。此二者,为新加坡成功打造国际金融中心提供了天然而又独特的条件。
2从法律制度和监管机构来看,新加坡金融法律完备、监管机构独特。
法律完备、执法严格、监管有效、秩序井然,是许多到访过新加坡的外国人的普遍感受。新加坡金融法律体系由银行法、保险法、证券法、期货交易法、基金管理法、外汇交易法以及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onetary Authority of Singapore,简称MAS)发出的信函及其他相关法规所组成,这些法律主要由MAS制定并经国会批准后颁布实施。
值得注意的正是,新加坡独特的金融管理机构MAS。MAS对新加坡所有金融机构和领有资金市场服务执照的公司履行管理职能,其管理的对象范围除了涵盖目前中国“一行三会”所监管对象范围的总和之外,还包括对财富管理、信用评级等准金融类机构的管理。MAS的综合性、权威性可见一斑。这也是新加坡金融业混业经营与合业监管体制的客观要求。
3 从政府态度和监管理念来看,新加坡政府鼓励自由竞争、守住风险底线。
新加坡作为一个岛国,是一个开放、自由、竞争较为充分的经济体。
按照MAS现任负责人所持的观点,金融监管不应该让市场感到窒息,而是应该促进市场的运作,监管者可以提供“交通灯”和“道路指示牌”来进行引导,但道路安全最终还是取决于公路上的司机,也就是金融业的从业者。
因此,作为政府金融管理部门,MAS的主要职责在于设定科学合理、严格有效的金融业发展基本规则,督促各被监管对象严格执行规则,着力维持公平、公开、公正的金融业竞争秩序,有效防范金融业发展的系统性风险,而绝不是通过严密的规制来防止金融领域单个金融机构、产品或项目的风险。
比如,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以后,新加坡政府总结经验教训,加强了对本币跨境流动的管理,以及对外汇资金进入新加坡股票证券市场和房地产领域的管控,卓有成效地防范了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对新加坡的影响。
4 从忧患意识和全球视野来看,因为地寡人稀、资源匮乏、国内市场空间狭小等现实条件的制约,促使新加坡人养成了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以及洞悉世界的全球视野。
新加坡建国伊始,政府就以打造“东方瑞士”为发展目标。1998年起,新加坡政府又开始着力打造全球财富管理中心。然而仅仅在亚洲,与伦敦时差8小时左右并且具有成为重要国际金融中心基础条件的地区不在少数,除了新加坡,还有日本东京,韩国首尔,以及中国的香港、上海、北京、深圳等。
由于新加坡人极强的竞争意识和忧患意识,新加坡政府在学习借鉴瑞士金融机构为客户严格保守秘密等做法的同时,努力打造优良的健康医疗和子女教育环境等配套性设施,以此吸引更多的全球高净值人士,集聚与配置更多的全球财富。通过扬长避短、抢抓机遇,最终修成正果,逐步成为以全球财富管理中心为特色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
5 从商业环境和激励措施来看,新加坡金融业的异军突起,得益于其优良的信用环境和具有竞争力的财税政策。
在新加坡,MAS建立网站公开法律规章,披露监管信息。不仅如此,政府还通过征信局等第三方建立了对单位、个人的金融和非金融活动信用评级记录等信息系统。新加坡政府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营造了优良的诚信环境。
与此同时,新加坡是一个世界公认的低税赋国家和国际避税港。
为了实现打造“东方瑞士”的发展目标,新加坡政府持续性地强化了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税收等激励政策。1968年政府取消了对非居民存款人利息收入的预扣税;1977年对采用亚洲货币单位进行结算的各项离岸所得仅征收10%的公司所得税;1983年对当地银行等金融机构采用亚洲货币单位提供的银行贷款所得收入免征公司所得税;近年来,新加坡政府实施了免收年营业收入100万新元以下小企业的公司所得税以及取消对个人征收遗产税等关键性政策措施。
上述这些具有国际竞争力税收激励政策的实施,加快了区域性和全球性总部公司、高净值人群及其巨额财富向新加坡的集聚,促进了新加坡科技类小企业的发展与壮大,有力地配合新加坡建设以全球财富管理中心为重要特色的国际金融中心。
新加坡金融业发展的三点启示
新加坡能够在不到50年的时间里,成功跻身国际金融中心,原因之一在于其充分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充分发挥其地理优势、语言优势、行政管理优势、东西方经济文化嫁接平台优势。
笔者以为,新加坡金融业的成功发展提供了三个方面的经验参考。
1 知己知彼,扬长避短。
国际金融中心对整个世界的资源配置力和经济影响力举足轻重,其本身属于稀缺性的资源,备受世界各国关注甚至成为各国争夺的对象。新加坡能够在不到50年的时间里,成功跻身重要国际金融中心行列,原因之一在于其充分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洞察竞争对手弱点,充分发挥其地理优势、语言优势、行政管理优势、东西方经济文化嫁接平台优势,先人一拍,抓住机遇。
插图I袁晓婷
2 超前谋划,整体布局。
新加坡政府的风险意识、忧患意识、前瞻意识、全球意识、突围意识远胜于许多国家。自1965年建国开始,超前谋划和确立发展目标,整体布局产业并适时出台配套性政策措施,稳扎稳打地实现既定的“东方瑞士”目标。
3 内外有别,控制风险。
狭小的空间、稀缺的资源、有限的市场,决定了新加坡的发展必然要走国际化的道路,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统筹配置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发展开放性、竞争性的市场经济。
为了在瞬息万变的国际经济环境中生存、发展,新加坡在打造国际金融中心的过程中,在坚持金融业自由竞争发展战略的同时,采取了内外有别、控制风险的策略,即对于新加坡本币的跨境流动进行管制,对于外汇资金流向新加坡的股票证券市场、房地产市场的行为采取了限制性的措施,据此有效防止了新加坡股市和房市泡沫的出现,维护了新加坡国内经济的稳定与发展。
(作者系经济学博士、正高级经济师、苏州工业园区财政局局长。本文相关数据主要来源于新加坡公共服务学院授课老师及新加坡相关机构单位所提供的资料,在此致谢。文章仅为个人观点,与供职单位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