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金融衍生工具规避大宗商品价格风险
当价格上涨至7000元以上,则行使期权,空头损失被期权收益抵消,损益控制在期权成本110元。当到期日价格S低于7000时,买方将行使期权,空头收益被期权损失抵消,收益为期权价格收益208元。
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加剧,怎么办?利用期货和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可以规避此风险,且看下面的案例:
案例
以2010年至2011年期间国际炒家投资白银为例进行说明。
2010年10月份,国际炒家持有成本为20美元/盎司的白银现货,价格已临近3年内的高点,但由于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导致金银的避险投资需求增加,预计价格未来会上涨。作为投资者,面临的困境是,卖掉现货担心价格还会上涨;持有现货又担心价格下跌。这时,就需要期权工具。
策略是卖出执行价格为40美元/盎司的看涨期权,收取权利金P,从而摊薄持有成本,如果价格涨到40美元/盎司以上,期权买入者行权,则以40美元/盎司的价格卖给他,净获利为20+P。
为防止价格下跌或来回波动,买入执行价格为40美元/盎司的看跌期权,付出权利金C,从而锁定40美元/盎司的销售价格。如果价格在40美元/盎司以下,则行权,按40美元/盎司的价格销售,净获利为20-C。
上述策略的综合成本为:20+C-P,综合收益为:40-(20+C-P)=20+P-C。
实际上,未来半年白银价格最高到达近50美元/盎司。由此可见,合理的运用期权工具,不但能够降低经营风险,还能够获取最大收益。
策略
就大宗商品电解铜的某进口企业而言,该企业5月份与外商签订合同约定7月份进口一批电解铜,定价时间为7月份交货前,定价依据为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铜价。签订合同时铜价在6900-7000美元/吨左右,该企业预期随着2季度电解铜消费旺季的结束,价格不太可能会高于7000美元/吨,因此该批货物交易策略适合先卖后买,即:先确定销售价格,等价格下跌再确定采购价格。于是该企业与另一家企业签订销售合同,并按5月15日的LME7月铜价7000(为简便测算取7000元整数)确定了卖价。此时,该企业持有价格为7000美元/吨的期货空头头寸,预计2个月内价格能下跌到6600美元/吨左右。若市场达到预期,7月确定买价时将盈利400美元/吨。但由于市场价格波动难以被准确预测,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空头头寸进行保护。
为达到上述目的,期权将是较好的金融工具,利用期权保护空头有如下两种投资策略:
策略一:买入看涨期权(long call option)
LME对7月份到期的行权价为7000美元/吨的看涨期权报价为110美元,这将成为买入期权的成本C。期权的行权价格X应为7000元。投资收益如下图:
由图中可以看出,当到期日价格S低于7000时,不行使期权。当价格S低于6890时,获得正收益。具体而言,当价格低于7000时获得收益值为6890-S。
当价格上涨至7000元以上,则行使期权,空头损失被期权收益抵消,损益控制在期权成本110元。
这一策略的投资收益可以用公式表示:
由于LME的期权每日都有报价,且客户可以随时交易,因此,动态观察时若价格下跌,期权平仓收益为Y(即卖出7月份到期行权价为7000美元的看涨期权的收益),那么动态的公式为:7000-110-S+Y>0,即6890-S>-Y时,即可考虑提前平仓获益。
策略二:卖出看跌期权(short put option)
LME对7月份到期的行权价为7000美元/吨的看跌期权的报价为208美元,这将成为卖出期权的收入P。期权的行权价格为7000元。投资收益如下图:
由图中可以看出,当到期日价格S低于7000时,买方将行使期权,空头收益被期权损失抵消,收益为期权价格收益208元。
当价格上涨至7000元以上,买方将不行使期权,则投资损益为期货空头损失加上卖出期权收入,即7208-S。当价格上涨超过7208元时,产生净损失。
这一策略的投资收益可以用公式表示:
因此,理论上当价格超过7208元时将期货头寸平仓止损,但同时需观察期权头寸,假设期权平仓成本为X,那么当价格跌破7000时,平掉期权止损,因此该策略动态观察的损益区间是:最大收益208元,最大损失X。
该策略的优势提前兑现收益208美元/吨,最大亏损为期权平仓价X。
实际情况是半个月后的6月4日,LME7月铜价跌至6760附近,行权价格为7000美元/吨的看涨期权价格为57美元,看跌期权价格为261美元。
收益对比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若是策略一,该企业期货空头收益为:7000-6760=240美元;期权权利金损失为110-57=53美元,合计净收益为187美元/吨。
若是策略二,则该企业仍处于安全状态,收益为208美元权利金;或者企业提前同时平掉期货和期权。期货空头收益为7000-6760=240美元;期权权利金损失为261美元-208美元=53美元,合计净收益为187美元/吨。
由此可见,通过期权交易,我们可以化激进为保守,在锁定最大损失的同时获得额外的经济利润,这是值得我们大宗商品进口贸易企业思考的问题。
文/宣勇 徐进亮 丁长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