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税或将于明年取代出口税及出口限制

2014-08-13 10:14 1544

  8月7日,美国、欧盟和日本诉讼我国稀土、钨、钼等相关产品管理措施案终于迎来了终裁,败诉的结果,让众多参与第六届包头稀土产业论坛的业内

  8月7日,美国、欧盟和日本诉讼我国稀土、钨、钼等相关产品管理措施案终于迎来了终裁,败诉的结果,让众多参与第六届包头稀土产业论坛的业内人士感觉有些沮丧,而不出意料,这一事件也成为了本届论坛的焦点话题。

  要知道,自2012年3月份起,稀土案便一直牵动着业界神经,在将近两年半的时间里,监管机构及各企业曾为此付出了巨大努力。以至于当《证券日报》记者采访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巡视员、稀土办主任贾银松,并请教下一步我国将出台怎么的政策来面对这一结果时,他不无遗憾地对记者说:“为什么总要提败诉的事呢?”

  原材料案败诉在先

  西方利用规划击败中方

  8月7日,稀土案终裁结果公布的第二天,第六届包头稀土产业论坛开幕,当天下午,在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教授陈卫东题为《WTO稀土案败诉后我国稀土管理体制的调整》演讲开始时,会场座无虚席。

  演讲中,陈卫东仔细分析了此次稀土的案情背景、中国援引例外条款的抗辩,以及他预计稀土案之后出口管理措施的调整等内容。

  “其实,在2009年美国、欧盟等国家发起原材料案时就已经做好了铺垫,当时的那个案件中国也败诉了,而那些进行上诉的国家就是为了投石问路,通过原材料案来试探在WTO中对于相关规则解释,会得到怎么样的结果,在获得有利于他们的解释结果后,再利用这个标准,实现他们真正的目的——获取稀土。”陈卫东表示。

  2009年,美国、欧盟、墨西哥就中国原材料出口限制措施向WTO上诉,而这也就是原材料案;2011年,WTO裁定中国原材料出口限制违规。这九种原材料是铝土、焦炭、萤石、镁、锰、金属硅、碳化硅、黄磷和锌,并不包括稀土。

  陈卫东指出:“稀土案和原材料之间是有关联的,就是因为原材料案没有最终形成有利于我国的规则解释,才造成了稀土案中方获得胜诉的机会不大。”

  在稀土案中,中国被诉的稀土出口管理措施主要两种,一种是出口税,另一种是出口配额。

  “其实,WTO一般使用的规则主要调整和约束的是进口关税,而较少关注出口税问题。然而,在我国加入WTO时,我国承诺只对《中国加入WTO议定书》(下简称:《加入议定书》附件6中,清单中列出的84个税号的产品,征收不超过约束水平的出口关税。而美国等国家起诉中国稀土税也正是因为,中国向58项稀土产品征收出口税,违反了《加入议定书》的第11条第3款。而出口配额方面,则认为中国违反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下简称:《关贸总协定》第11条。”陈卫东解释称。

  随后,我国对上述诉讼进行了援引《关贸总协定》第20条一般例外条款中的b款“为保护人类,动植物生命或健康”以及g款“为养护可穷竭的自然资源”进行了抗辩,但由于原材料案结果的影响以及条款规定问题,最终败诉。

  “专家组最终认定中国的出口税措施违反《加入议定书》第11条3款义务;且中国无权引用《关贸总协定》第20条辩护。即便中国有权引用《关贸总协定》20条,中国也未能举证证明出口税措施满足第20条b款和前言的要求。”陈卫东表示。

  同时,陈卫东表示:“至于出口配额方面,专家组认定,中国对稀土等资源类产品的出口配额并未与中国国内对相关产品的生产和消费限制一起施行,从而未能满足《关贸总协定》第20条。虽然,中方均已就专家组报告提出上诉,但考虑到原材料案上诉机构报告的意见,稀土案上诉机构在中方的核心诉求上全面支持中方的可能性很小。”

  WTO裁决

  倒逼我国稀土政策调整

  贾银松表示:“要真切体会到WTO稀土案败诉以后,我们加快改革调整的紧迫感。”

  而中国稀土行业协会副会长王彩凤则表示:“无论(WTO裁决)结果如何,中国稀土行业的地位不会发生大的变化,我们对此充满信心。”

  中国稀土学会副秘书长张安文认为:“不论结果如何,中国在保护资源及生态环境方面的立场坚定不移。”

  在专家们看来,中国面临几种选择:第一,在执行合理期间内(一般15个月)我国将取消或调整被裁定违反WTO规则的原有出口税和出口配额管理体制,而这也是美国、欧盟和日本最希望看到的;第二,维持现有的出口税和出口配额,但与美国、欧盟、日本进行补偿谈判,在其它贸易部门给予上述三个胜诉国家更大的市场开放,以此来换取稀土等资源类产品的出口限制;第三,维持现有的出口税和出口配额不变,不进行补偿谈判或谈判无果,而这又将面临着被上述三国采取WTO授权的贸易报复的压力。

  而目前,就上述三点选择的第一条“取消或调整被裁定违反WTO规则的原有出口税和出口配额管理体制”的争论最多,今年年中时,曾有过“出口税以及出口配额制度将在2015年被取消的传闻。”但陈卫东认为,或许还会有更好、更合适的办法。

  他表示,“可以看出,不论哪种选择,中国都会付出相应的代价。中国需要在进行全面的利益权衡,有所取舍,在符合可持续发展目标和产业升级战略目标的大前提下,重建和完善资源类产品的出口管理体制,这才是上策。

  同时,陈卫东还建议:“稀土案给了我们一个启示,那就是,要认清中国作为WTO成员承担的相关法律义务,这样设计和实施稀土的出口管理体制的自主权并不由中国一方掌握。未来以国内资源税等管理措施为主,以与国内消费限制平行施行,出口配额为辅的政策将有助于实现各方利益的平衡。”
 

0
标签: 稀土 业论坛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