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正系金属贸易骗贷案调查:雾锁青岛港

刘筱攸 卢青 | 2014-06-25 09:05 836

  事发青岛港的金属贸易融资骗贷事件,正在引起多方关注,围绕事件的层层迷雾,远未散去。  一边是陷入金属贸易融资骗贷事件的诸家银行对

  事发青岛港的金属贸易融资骗贷事件,正在引起多方关注,围绕事件的层层迷雾,远未散去。

  一边是陷入金属贸易融资骗贷事件的诸家银行对各自情况遮遮掩掩,一边是外界和官方提出了直接批评。

  就该事件,日前在青岛举行的“金家岭财富论坛”上,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批评道,青岛银行业不认真核实企业仓单就盲目扩大信贷,过度依赖担保。

  与此同时,外界提出了诸多质疑:银行的信贷员面对该骗贷事件的主角——德正系企业时承担了哪些道德风险?银行在审批贷款需求的时候有无核实真实的质押担保?长期与德正系发生业务往来的仓储公司、物流公司甚至包括港口运营公司,在骗贷过程中充当怎样的角色?德正系骗出来的款项到底流向何方?

  德正系“盘子太大”

  面对证券时报记者的采访,处于上述事件风暴眼中的青岛银行业几乎集体对上述金属贸易融资骗贷事件三缄其口。截至发稿,证券时报记者未能得到任一涉事银行的正面官方回应。

  对于此前媒体曝出有18家银行160亿信贷资金涉及该事件,一位不愿具名的股份制银行青岛分行人士向证券时报记者透露:“各家银行的贷款总额和风险敞口尚在统计之中,不知道报道中的数据是怎么统计出来的。”

  为此,证券时报记者致电咨询负责代理了十余家银行、在法院立了一百多个案子的青岛德衡律师事务所,相关人士称,“上百亿是肯定的,具体涉案金额多大不好说”。

  有色金属融资骗贷事件曝光以来,已过半月有余,涉案金额在不断翻新。当地一位民营企业负责人表示,最终数据迟迟未能出炉,恐怕是因为“德正的盘子太大了”。

  证券时报记者梳理工商注册信息发现,德正系以德正资源控股有限公司为轴心向外辐射,仅在股权关系上显现出关系的公司就达12家。这还不算德正系两位当家陈基鸿、陈基隆兄弟实际控制的其他上下游企业。

  双管齐下套资金

  青岛港有色金属融资骗贷事件,祸起仓单重复质押。据了解,该过程并不复杂,操作要点就是保证参与方至少有三个,而且都是“自己人”。

  具体流程如下:首先,A公司将一批货物以一定的价格卖给C公司,然后B公司再承诺以一个更高的价格买回。这样一来,C公司可以赚取其中的差价。

  其次,A公司需要叫仓储公司出具一张仓储仓单而C公司就要用这张仓单去银行进行抵押融资,将钱弄出来,加上一些自有资金,支付给A公司。B公司这个时候是货物的接收方,拿到货物后,可以再以一个协议价格卖回给A公司,A此时又能再度让仓储公司重新开具一张仓单。

  这样一来,按照上述操纵手法,一家公司就可以通过旗下不同子公司伙同仓储公司,对同一批货物开出多张仓单,然后到银行骗取质押贷款。

  除了利用仓单重复质押外,利用信用证来融资也是一些商人惯用手法。据了解,后者的操作如下:

  首先,进口企业向银行交付进口一批金属(如电解铜、铝锭)的保证金——一般是金属货物总额的15%~20%,之后由银行向企业开出90天或180天信用证。但企业实际上拿到金属现货的时间不需要90天,大概1个月就能到货并快速出售。这样,企业相当于有了一笔60天或150天的短期融资。如果加上人民币升值因素,进口商还可以得到额外的汇兑收益。

  然而,仓单质押和信用证融资并不互相排斥,也就是说,可以同时进行。信用证到期前的3个月~6个月企业就已经取得货物的所有权,将货物放入仓库取得标准仓单再进行多次融资。

  在该事件中,德正系就融会贯通了上述两套玩法。其信用证最长有3个月窗口期,也就是说,1年下来一批货物可以倒4次,杆杠率放大到数十倍。

  仓储公司和港口角色存疑

  银行业内人士表示,在上述金属贸易融资链条里,仓储公司这个中间人和担保人的身份比较敏感。

  证券时报记者获悉,国际仓储巨头新加坡迅通集团(CWT)为德诚矿业(德正系核心企业)出具了仓单。但记者未能与后者取得联系。

  而作为金属货物仓库集中地的青岛港8号码头,难逃脱干系。码头的运营者,正是青岛港大港分公司。

  卓创资讯铁矿石研究员刘智强表示,金属贸易融资不仅在青岛、日照、烟台等山东港口盛行,在江浙一带更为普遍。不过,利用仓储货物抵押融资存在两大风险:一是原料价格下跌,存积的货物将资不抵债二是一旦资金链断裂,风险将集中释放。德正系这一次栽倒在后者上,青岛港受到了牵连。

  而受到牵连的显然不止青岛港。虽然青岛海关官方回应称“我们一直以来就监管得很严”,但在实际操作上,金属融资骗贷事件加剧了海关的危机意识。一位不愿具名的青岛当地散船物流公司人士称,进口金属——比如阴极铜清关的时间由过去的7天~10天变成了现在的14天~20天。

  作为进出口贸易大港,青岛因贸易融资而引起的金融纠纷案件频出。青岛银监局的数据显示,2013年金融案件收案数量15630件,约占山东省金融案件的五分之一,同比增长8.8%;标的额151.03亿元,同比增长15.9%,两者均呈快速上升趋势。

  银行亡羊补牢

  “德正系是我们青岛当地的大客户,银行都抢着做它们的业务。而这档子事出来后,银行信用审批中心都傻眼了。”上述股份制银行人士说,“仅从股权关系,还不好判断还有哪些公司跟德正系有关。我们银行现在只能一家一家从业务往来上查,以确定到底贷了多少出去。”

  但在当地一些民营企业人士看来,银行这个“受害者”身份,更像是自食其果。“不少银行觉得德正是优质大客户,巴不得都跟它谈生意。”一位民企人士称,“都说贷款有质押品担保,但说不定有的时候连质押品都没有,变成了纯信用担保。”

  而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的批评无疑给了急于扩充信贷规模的银行当头一棒。6月21日在青岛召开的“2014金家岭财富论坛”上,吴晓灵批评道,青岛银行业不认真核实企业仓单就盲目扩大信贷,过度依赖担保,有了企业联保就不再认真考察现金流安全,导致出现一家企业跑路,其他企业资金链跟着断的情况。

  “金融扩张杠杆要谨慎,银行应该回归经营信用的本质”,吴晓灵说。

  证券时报记者获悉,青岛银行业已经有所动作,将信用证融资的保证金成本上调了15%~20%不等。对此,卓创资讯铝研究员张猛称银行对贸易融资的收紧,会使得部分贸易商纷纷抛货,以抽出资金来应对追加保证金。显然,这在短期内会对铜、铝等金属的价格造成一定冲击如果部分用于抵押的氧化铝等金属进入现货市场,短期内也会造成比较大的抛单,引起价格下跌。

  此外,银行还加强了对信用证的审核时间。原本3天至5天可以开证,现在要延长至5天至7天,并且要求提供除了营业额数据、进出口时间等更多证明贸易真实性的单据,包括审核权也从一些支行上收到分行甚至总行层面,并且还在事后派专人查证是否有实际的买卖行为发生、货物进口后究竟卖给谁等细节。

 

0
标签: 青岛港 事件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