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民币中间价跳升解读系列政策的意义
对于策略来讲,瓶子里装的是酒还是水,并不重要。人们只对瓶子颜色敏感:是红还是绿。人们甚至都不太在乎持续时间的长久,重要是发生。说6个月,其实只要出现一个月就可能是赢家。
本文由人民币交易与研究论坛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煜辉供稿。
对于策略来讲,瓶子里装的是酒还是水,并不重要。人们只对瓶子颜色敏感:是红还是绿。人们甚至都不太在乎持续时间的长久,重要是发生。说6个月,其实只要出现一个月就可能是赢家。
尽管经济可能正在经历经济的中周期和长周期的顶部叠加,即债务周期与地产周期顶部叠加,经济下行压力比前两年大得多,但政策显然不允许今年发生大的意外。对冲政策正在不断加码。以下这些都在变成现实。
1、冷却负债端的金融创新,放缓利率市场化,缓解银行负债成本上升;
2、传统行业可以不还续贷,不能抽贷;
3、放松地产限制。放松限购、下调首付比例、放松相关购房信贷政策(比方说按揭享受下调风险权重的优惠)等属于定向方式来更直接地支持住房需求;
4、贷存比限制要突破;
5、央行再贷款支持大行定向信贷扩张(棚改和首套房贷),释放长期资金,降低银行资金成本;
6、放松债券市场的准入标准(比如40%净资产约束的限制),城投债审批加快;
7、总量政策(降准、降息)名义上仍是谨慎的,定向降准范围扩大,实际上是某种形式的隐性全面降准;
8、人民币中间价大幅跳空开高,是否意味着释放止跌信号,对冲地产衰退预期的考虑?
关于风险偏好可能反弹的有以下几点看法。
1、从对冲政策(信用投放)到经济指标变化有时滞,有一个各种指标强弱不均、交织、甚至矛盾的时间,很正常(以前每次对冲也看到过)。
比方说我们现在看到有些指标开始反应,中长期信贷、用电量、PMI、产成品库存下降、原料补库等等,有些仍在走弱,挖掘机、地产销售、投资、水泥(旺季不旺)等等;
2、接下来几个月走向宽信用是大概率方向:信贷放松、信用债放量、缓解债务到期风险释放(可以不还续贷);
3、放缓负债利率市场化、定向降准、再贷款,都能使银行获得更多低成本的资金,对短期财务改善是一种潜在激励,特别是大行(当一笔资产从法定准备金利率0.62%的水平有可能转化到一笔5%以上收益的资产);
4、人民币中间价是否开始改变贬值导向,对冲地产衰退预期;
5、银行地产估值可能获得一些弹性,客观上讲,你并不是在要求改变对银行地产的基本面的看法,你只不过想它的估值从5倍能变到6倍或7倍,我想以上这些或明或暗的短期因素也许足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