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民币业务10年:金融业引擎 市民受惠升值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今年是香港开展离岸人民币业务10周年,人民币业务已经成为香港金融业乃至经济的重要增长动力,香港市民亦切实感受到人民币业务带来的升值和投资好处。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今年是香港开展离岸人民币业务10周年,人民币业务已经成为香港金融业乃至经济的重要增长动力,香港市民亦切实感受到人民币业务带来的升值和投资好处。
据金管局2013年报,截至2013年底,香港的人民币客户存款及存款证总额为10530亿元(港币,下同),较上年增加46%。经香港银行处理的人民币贸易结算额同样增加46%,至38410亿元。
人民币融资活动保持活跃,在香港发行的人民币债券金额达1170亿元,未偿还人民币债券总额增加31%至3100亿元。于2013年底,人民币银行贷款余额达1160亿元,较2012年底增长46%。人民币投资产品的类别亦进一步扩大,而香港离岸人民币外汇市场的平均每日成交额(包括现货及远期交易)倍增至150亿至200亿美元等值。
作为迅速增长的全球人民币业务及金融活动枢纽,香港的人民币RTGS(实时支付结算系统)平均每日处理交易额于2013年12月突破5000亿元,当中离岸市场交易约占九成。于2013年底,香港人民币清算平台共有216间参加行,当中有191间是海外银行的分支机构或内地银行的海外分支。根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的统计,香港银行的人民币收付交易量约占全球进出内地和离岸市场交易总量的七至八成。香港银行与海外银行之间的应付与应收人民币款项,分别超过1600亿元。
10年前,推出香港人民币业务旨在便利内地和香港之间的人员往来,引导在香港沉淀的人民币现钞通过银行体系有序回流内地,故服务对象仅限于个人客户和提供个人消费服务的商户。
其后,在2005年放宽业务限制,2007年开始有内地金融机构获准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最初的5年可视为起步阶段,人民币存款余额从2004年底的120亿元逐步增加至2009年中的540亿元,当时的业务规模有限,但背后的跨境清算和运作安排却是开创性的,不但首次开通了人民币通过银行体系进行跨境交易和流动的渠道,也为2009年以后的飞跃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
推出跨境结算成就离岸中心
2009年7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的推出,这是香港人民币业务踏入第二个阶段的重要分水岭。这项举措不仅把香港的人民币业务由个人扩展至企业和机构,更重大的战略意义在于设计理念和发展模式的突破︰从单向的现钞回流内地转变为双向的人民币资金流动,为人民币国际化迈出重大的一步。
自2009年以来,随着各类跨境人民币贸易及投资业务不断开展和深化,更多连接在岸和离岸市场的桥梁陆续接通,更多人民币在海外使用、流通和沉淀。这成就了香港作为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快速和越渐成熟的发展。中央在2011年发布的“十二五规划”中明确表示,支持香港发展成为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期后,跨境人民币直接投资和金融投资的渠道(包括投资内地债市和RQFII等安排)也逐步建立和扩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