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上海分行行长张新详解FT账户体系七大实施重点(附演讲全文)

2014-05-23 15:00 3520

  文‖自贸区邮报研究员 陈月石 姚伟  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核心政策——自由贸易账户(“FT账户”)靴子落地。  5月22日,央行上

 

  文‖自贸区邮报研究员 陈月石 姚伟

  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核心政策——自由贸易账户(“FT账户”)靴子落地。

  5月22日,央行上海总部在沪举行发布会,发布《上海自贸区分账核算业务实施细则》(下称《业务实施细则》)和《上海自贸区分账核算业务风险审慎管理细则》(下称《审慎管理细则》)。

  这两个细则,全面规范了上海自贸区的分账核算业务及其风险审慎管理。央行上海总部当天发布的新闻稿称,这两项细则的落地,标志着央行关于支持上海自贸区30条中,创新有利于风险管理账户体系的政策框架已基本成型,为在上海自贸区先行先试资本项目可兑换等金融领域改革,提供了工具和载体。上海自贸区内主体可依托自由贸易账户这一载体,积极开展投融资汇兑等创新业务。

  针对上述两项细则,央行上海总部副主任兼上海分行行长张新作出详细解读。

  张新认为,这两项细则的出台具有重大意义,包括建立了规则统一高度便利的本外币自由贸易账户体系,便利实体经济投资贸易活动,为上海自贸区提供“电子围网式”的金融环境,为后续改革提供操作载体和空间。

  张新提出,上述两项细则在具体实施中,要把握七大重点,包括是设立自由贸易账户体系的出发点是为了满足实体经济需求;着力点是促进贸易投融资便利化;所有上海地区的金融机构均可按要求建立分账核算单元;各类上海自贸区内主体和境外机构均可开立自由贸易账户;需遵循“先本币、后外币”的原则分步推进;细化自由贸易账户资金兑换的具体政策安排;进一步做好宏观及微观层面的风险管理等。

  下面送上张新当天的演讲实录。

  在自贸区分账核算业务实施细则和审慎管理细则政策发布会上的讲话

  2014年5月22日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副主任兼上海分行行长张新

  大家上午好!

  现在,我向大家正式报告一个重要工作进展: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人民银行总行和外汇总局领导与相关司局的大力推动下,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经过近一年的精心准备和努力,大家期待的自贸区分账核算业务细则和风险审慎管理细则,这两项重要的细则今天发布了!

  大家知道,为深入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上海自贸区的战略部署,2013年12月,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金融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意见》。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先后发布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支付机构跨境人民币支付业务、反洗钱和反恐融资、放开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外汇管理等5项实施细则。当前,金融支持自贸区建设进展顺利,社会各界反响良好。自贸区新型金融业务稳步发展,充分体现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统筹利用境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改革要求。

  今天这两个细则的出台,标志着人民银行支持自贸区的政策细则已经出齐。借两个细则发布的机会,我想讲三点意见。

  一、两个细则的出台具有重大意义

  本次发布的两个细则,相互匹配,相辅相成,从业务管理和风险防范两个方面,构建了有利于风险管理的自贸区账户管理体系。《业务实施细则》侧重分账核算业务管理,详细规定了分账核算单元的建立、管理要求和自由贸易账户的开立、账户资金使用与管理等。《审慎管理细则》主要根据宏观审慎管理的要求,明确规定了分账核算单元管理的审慎合格标准、业务审慎合格评估及验收、分账核算业务风险管理、资金异常流动监测预警以及临时性管制措施。

  创新有利于风险管理的自贸区账户体系是人民银行30条意见中的关键内容,是探索投融资汇兑便利、扩大金融市场开放和防范金融风险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对于全面推进自贸区金融改革和便利实体经济投融资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建立了规则统一高度便利的本外币自由贸易账户体系。区内主体可以在保留现有人民币账户和外汇账户的基础上,根据自身业务经营需要自主选择开立自由贸易账户。自由贸易账户内本外币资金按统一规则管理,可以为企业开展跨境业务,参与国际竞争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以参与国际竞标为例,依托账户提供的便捷服务,企业只需发出一个支付指令,银行即可依据账户协议自动为其以人民币或兑换成所需要的货币实现对外支付,而无需在不同规则下管理多类账户、签发多个指令。区内主体的资金使用效率和快捷程度可以大幅提高。

  二是便利实体经济投资贸易活动。通过同名账户间按规定渠道进行有限渗透的安排,体现了风险可控原则下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有利于区内主体更好地实现境内外业务、内外贸业务等的一体化经营,支持实体经济依托国内市场开辟国际市场业务。

  三是分账核算管理为试验区提供“电子围网式”的金融环境,有利于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推进创新业务发展。金融机构将按照“标识分设、分账核算、独立出表、专项报告、自求平衡”的管理要求,将自贸区分账核算单元与现有业务分开,将自由贸易账户内资金与境内区外相对隔离,避免直接冲击境内市场。另一方面,分账核算单元对自由贸易账户提供可兑换服务形成的本外币头寸原则上要在区内或境外平盘,有利于境外人民币市场的发展,也有利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有效运行。

  四是为后续改革提供操作载体和空间。自由贸易账户为资本项目可兑换等后续改革提供了很好的载体。今后,证券、保险等监管部门均可利用这个载体和工具,对相应的改革予以推动和开展,不再需要人民银行出台相应的账户细则。

  二、具体实施中需要把握的几个重点

  《业务实施细则》和《审慎管理细则》的落地,标志着《意见》中创新有利于风险管理账户体系的政策框架已经成型,为在自贸区先行先试资本项目可兑换等改革提供了载体和工具。在具体实施中,要把握好如下几个重点。

  一是设立自由贸易账户体系的出发点是为了满足实体经济需求。为推动自贸区投融资创新业务发展,上海总部开展了大量调研工作,深入到企业一线,征集了800多条意见建议。从细则的内容看,企业一线的合理金融需求大部分都得到了满足,我们的政策是接“实体经济”这个地气的。

  二是设立自由贸易账户体系的着力点是促进贸易投融资便利化。细则规定自由贸易账户可办理经常和直接投资项下的跨境资金结算,同时也可按规定办理投融资汇兑创新及相关业务。自由贸易账户为自贸区更加广泛的贸易投融资活动提供支持,为投融资便利化提供了很好的载体和工具。

  三是所有上海地区的金融机构均可按要求建立分账核算单元。建立分账核算单元的金融机构不限于区内,充分体现了自贸区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联动的总体政策思路;也不限于银行业金融机构,证券、保险等非银行机构可参照本细则办理自贸区分账核算业务,从而为自贸区金融改革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政策空间。

  四是各类区内主体和境外机构均可开立自由贸易账户。按照开立账户的不同主体,金融机构可以为区内主体以及境外机构分别开立区内机构自由贸易账户、区内个人自由贸易账户、境外机构自由贸易账户、区内境外个人自由贸易账户以及同业机构自由贸易账户等五类账户,并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但是,境内区外的企业和个人不能开立自由贸易账户。

  五是需遵循“先本币、后外币”的原则分步推进。为稳妥推进自贸区分账核算业务,各金融机构在提供自由贸易账户相关金融服务时,应从本币起步,条件成熟时再扩展到外币。自细则发布6个月后,人民银行和外汇局将对自贸区分账核算业务开展情况进行评估,择机启动外币业务。

  六是细化了自由贸易账户资金兑换的具体政策安排。对已实现可兑换(包括经常项目和直接投资相关)的业务,自由贸易账户内资金可自由兑换;对《意见》第三部分投融资创新业务,各相关部门可根据“成熟一项、推进一项”的原则,另行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七是进一步做好宏观及微观层面的风险管理。在宏观层面,我们将根据金融宏观审慎管理要求,继续执行全国统一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根据资本充足率管理、流动性管理、法定存款准备金管理等实施统一监管,同时还将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措施,防范异常资金流动等金融风险。在微观层面,对自由贸易账户与境内(含区内)其他银行结算账户之间的资金流动将按跨境业务管理,并进行相应的真实性审核。

  三、以自由贸易账户细则推出为契机,推动投融资汇兑便利,探索分类别、有步骤、有管理的资本账户可兑换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推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加快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目前,在自贸区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具有重大意义,它既是满足自贸区实体经济需求的需要,也是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契机。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投资贸易便利化虽然与资本项目可兑换相关,但不能将两者划上等号,我们在自贸区推动的与投资贸易便利化相关的资本项目可兑换,是“分类别、有步骤、有管理”的可兑换,主要有如下特点:

  第一,不是为可兑换而可兑换,而是以服务实体经济和投资贸易便利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主要是为满足实体经济投资贸易便利化的合理需要推进自贸区资本项目可兑换,不是为金融改革而金融改革。

  第二,不是“完全的可兑换”,而是“分类别、有步骤”的可兑换,对一些短期资本流动和外债等方面仍会继续实施相应的管理;对于拟推动的改革措施,按照成熟一项、推进一项的原则有步骤地推动可兑换。

  第三,不是“自由的可兑换”,而是“有管理”的可兑换,对决定要实行的可兑换项目仍会实行有效的宏观和微观审慎管理。

  在各项工作的操作上,我们都有一套严格的程序和风险管控措施。这两个细则的实施,为自贸区推进“分类别、有步骤、有管理”的资本项目可兑换提供了管理载体和操作工具,建立了完整的风险防控体系。

  同志们、朋友们!

  设立自贸区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决策,是新形势下推进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是上海经济转型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自贸区金融改革发展仍是“进行时”,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将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积极稳妥地组织上海金融机构建立分账核算单元,坚持抓改革与防风险同步推进,加快建立自贸区风险审慎管理和金融宏观审慎评估框架。

  希望上海市各金融机构和广大自贸区企业结合自身和自贸区发展实际,抓住分账核算体系建立的契机,认真落实两项细则,用足用好政策,在做好风险管理的前提下抓好业务创新,开发更多更好的金融产品,充分发挥金融支持作用,为推动自贸区内产业升级,为支持自贸区发展,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0
标签: 自贸区 账户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