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业经营模式和监管体制的形成及现状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4)》,报告分析了我国金融业经营模式和监管体制的形成及现状。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金融业曾经历了多元化经营的发展阶段,但由于规则缺失、内控机制不健全、会计准则不完善、监管不足等原因,在当时的金融生态环境下,金融业出现了混乱现象。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银行业与证券业实行分业管理”。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以及199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进一步明确了金融业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原则。随着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相继成立,2003年“一行三会”的分业监管体制最终形成。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金融的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金融业综合经营的要求和动力日益增强。2006年和2011年,国家“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相继提出“稳步”和“积极稳妥”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2012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总结经验,建章立制,加强监管,防范风险,积极稳妥推进综合经营试点工作”。在政策和市场力量的共同作用下,我国金融业综合经营稳步发展。
金融机构跨业投资步伐加快。
截至2013年末,已有13家商业银行投资基金管理公司,15家商业银行投资金融租赁公司,4家商业银行投资信托公司,7家商业银行投资保险公司,6家商业银行持有境外投资银行牌照,2家商业银行持有境内投资银行牌照,3家商业银行设立消费金融公司。5家证券公司持有商业银行股权,1家证券公司投资信托公司,49家证券公司参控股基金公司,71家证券公司参控股期货公司。5家保险集团投资控股了商业银行、信托公司、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等。
不同形式的金融控股公司逐步形成。
2005年和2008年,国务院先后批准设立银河金融控股公司和光大金融控股公司。经过多年发展,中信、光大、平安集团发展成为实质性的金融控股公司。天津泰达国际集团、上海国际集团等地方性金融控股公司相继组建。资产管理公司正在向金融控股公司转型。
投资金融业的企业集团日益增多。
企业集团通过新设、并购、控股、参股等方式进入金融领域。目前,有数十家央企共投资、控股、参股了金融子公司,涉及商业银行、财务公司、信托公司、金融租赁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领域。约10家央企在集团内设立了专门管理金融业务的公司,如中航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英大国际控股集团、华能资本服务公司等。复星集团、万向集团等民营企业和上市公司对多类金融机构进行股权投资、形成实质控制,也具有金融控股公司的特点。
交叉性金融产品加速发展。
商业银行、信托公司、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保险公司等均开展了理财或资产管理业务。截至2013年末,银行理财产品和信托管理资产规模均突破10万亿元,证券公司管理受托资金规模达5.2万亿元。期货公司的资产管理业务开始起步,银信、银证、银保、证保合作不断深化。
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促进综合经营。
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迅速发展,逐步重塑传统金融的经营模式,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的相互交叉和融合更加便捷。同时,阿里巴巴等互联网企业陆续进入传统的金融业务领域,在支付结算、小微贷款、销售渠道等方面取得进展,有些企业的业务已经涉及银行、证券和保险领域,一定程度上实行了综合化经营。
综合经营监管制度不断完善。
在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的过程中,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部门陆续发布了《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管理办法》、《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银行并表监管指引(试行)》、《保险集团公司管理办法(试行)》、《保险机构投资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办法》等规章。同时,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建设稳步推进,按照国务院要求,2013年8月人民银行会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建立了金融监管协调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我国金融业综合经营之所以获得较快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和金融业改革创新到一定阶段的客观需要,也顺应了全球化背景下金融业的发展趋势。首先,综合经营满足了新形势下金融业开展“一站式”金融服务的需要。客户的金融需求已不局限于存、贷、汇等传统业务,而是包括投资银行、保险业务在内的全面金融解决方案。和分业经营相比,综合经营可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更便捷地满足顾客需求。其次,综合经营是金融机构拓展多元化收入的需要。对金融机构而言,综合经营具有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优势,可以实现协同效应、降低成本。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深入,商业银行难以继续依赖传统的存贷利差盈利模式,迫切需要开展多样化业务获得新的收入来源,提升抗风险能力。最后,我国开展金融业综合经营是应对国际竞争的现实需要。国际上大型金融机构一般都以不同的形式实现综合经营,在客户营销、业务推广时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和品牌优势。我国金融机构通过综合经营,可以充分发挥网点和客户资源多的优势,改善单一业务结构,提升盈利能力,以此提高国际竞争力,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