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与法兰克福:较量人民币

王亚宏 | 2014-04-21 16:55 1021

  作者:《瞭望东方周刊》记者王亚宏 | 伦敦报道 点击:  由于一开始就有为给香港“打下手”的清楚定位,伦敦在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的

  作者:《瞭望东方周刊》记者王亚宏 | 伦敦报道 点击:

  由于一开始就有为给香港“打下手”的清楚定位,伦敦在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的竞争中,目前暂时领先。不过伦敦并非没有软肋,德国黑森州经济部长阿尔瓦奇尔就毫不客气地指出,“英国不是欧元国,而且还在酝酿公投,商讨是否要继续留在欧盟”

  狄更斯在《双城记》里将当时欧洲两个最重要的城市巴黎和伦敦连结起来,在法国大革命的背景下围绕着曼奈特医生一家展开故事,将攻占巴士底狱等历史事件巧妙穿插其中。这种宏大叙事的技巧放到现在也同样适用,目前欧洲也正处于一场“大革命”的前夕。只不过,这场革命发生在金融领域,不少国家都在期盼着一场人民币的风潮,能够撼动国际金融市场上二战后持续至今的局面。

  在这场金融革命的前夕,欧洲最重要的两个金融城市名单里已经没有巴黎的身影,处于竞争位置的是全球最大的外汇交易中心伦敦和欧元区的金融中心法兰克福。这两个城市都在张开臂膀迎接人民币的国际化,争取能够早日步入希望之春。

  伦敦金融城:起大早,忙赶集

  在全球外汇市场上,伦敦一向有着执牛耳的地位。作为全球最大的外汇市场,伦敦日均交易额约占全球外汇市场35.8%,超过美国和日本的总和。

  虽然有着巩固的外汇交易基础,但坦率地说,这几年伦敦金融城的日子并不好过。从全球层面上看,始终有纽约和香港在各方面与之激烈竞争,在欧洲,法兰克福也不愿意仅当绿叶。而在金融城内部,加强金融监管的呼声也让那些华发早生的银行家们怀念起可以在市场上为所欲为的青葱岁月。

  好在,解决问题的能力三百多年来早已成为金融城长盛不衰的看家本领。面对种种挑战,金融城的应对方式之一,是积极推进“新兴市场战略”。就像之前陆续吸引美元离岸市场和欧元市场一样,新兴市场的巨大潜力可能会为伦敦在未来全球市场、贸易、金融等各个领域中的领先地位提供保障。

  伦敦努力赢得这种“护身符”。英国央行英格兰银行2013年初与中国央行签署货币互换协议,使其能向英国各银行出借一定数额的人民币。

  一个欣欣向荣的人民币离岸市场无疑有助于保持伦敦的竞争力,而这一点的效应已经逐渐体现。据伦敦金融城当局信息,伦敦市场的人民币计价外汇产品,包括现汇、远汇、掉期和期权,平均日交易额在2013年上半年达到156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逾一倍。

  伦敦的意图非常明显,就是要成为人民币除香港外的另一个离岸交易中心。原伦敦金融城市长、英中贸易协会主席白乐威称,伦敦金融城希望能够和香港、新加坡一起,成为人民币离岸中心所在地。

  人民币成为伦敦金融城新宠无疑和中国经济密切相关。金融城市长吴达为认为,从长远来说,人民币业务是一桩难得的好生意。“就金融城来讲,人们不只会盯着目前的数据,还会看到中国的经济规模、创新性和进取精神,看到中国的发展趋势。在他们眼中,中国是一个令人亢奋的市场,从长期看,人们对中国充满乐观。”他说。

  身为“70后”的英国财政大臣奥斯本,对吸引人民币充满激情,而一些上了年纪的人则会从历史的角度为这件事寻找理性依据。

  伦敦金融城里那些资深交易员还记得上世纪60年代,伦敦建立美元离岸交易中心的过程。当时由于牢牢抓住了欧洲美元市场,使得伦敦在之后的半个世纪中一直保持着全球最大的外汇交易中心的桂冠。随着人民币国际化使用日渐增多,让伦敦看到了一条在未来的半个世纪中继续保持作为全球领先的金融中心的竞争力的一条捷径。

  奥斯本的“人民币业务西方中心”目标得到了伦敦金融界的鼎力支持,让财政大臣经常挂在嘴边的证据之一是:2013年前6个月,伦敦市场的人民币信用证规模大幅增长,达33亿元人民币;日均人民币外汇交易量也比去年几乎翻一番,为48亿美元,整体外汇交易增长近1/3;人民币存款规模达145亿元人民币。2014年1月,渣打银行公布人民币环球指数时称,强劲的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令伦敦离岸人民币的规模首次追上了新加坡。

  伦敦的高度开放,以及对投资的完善保护,是建立人民币离岸市场交易中心的优势所在。渣打全球总裁冼伯德认为,开放性是伦敦长期作为金融中心的众多特质之一。这个全球主要的金融中心,以及世界上最大的外汇市场,无疑可为人民币国际化搭建良好的平台。一切看上去是一个双赢局面。但对英国政府而言,建立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更多出于战略考虑---吸引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货币在此交易,可维持伦敦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优势地位,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

  人民币离岸交易也可借助伦敦在外汇交易的传统优势地位迅速打开局面。金融城高度开放的资本市场、遍地林立的金融机构、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成熟的金融服务业,都是其他地区难以比拟的。

  2014年3月底,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与英国央行签署了在伦敦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的合作备忘录。之后将确定伦敦人民币业务清算行。备忘录的签订,意味着伦敦人民币交易中心的建立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伦敦金融城政策委员会主席包默凯对中英两国央行间达成的清算备忘录表示欢迎,他说:“英格兰银行与中国人民银行间达成的协议将有助于增强伦敦的信心,并进一步推进两国当局的合作关系。这能鼓励英国公司在进行国际贸易的时候更多地使用人民币。”

  法兰克福:务实精神拔头筹

  在对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的争夺中,伦敦凭借的是外汇市场上固有的影响力,而“双城”的另一个---法兰克福,则借助欧元区的影响力和中德两国间密切的经济联系。

  和游离于欧元区之外的伦敦相比,法兰克福的优势在于能获得更广阔的政府支持。作为欧洲乃至全球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德国央行和欧洲央行的总部都设在法兰克福。德国是欧洲头号经济体,中德之间的经贸联系也远超其他欧洲国家。所有欧盟成员国中,德国是中国的最大贸易伙伴,2013年中德年度贸易额超过了中国与法国、英国及意大利的贸易总和。目前有8200多家德国企业在中国安家落户,也有超过2000家中国企业在德国扎根。

  中德合作一直领跑中欧合作,每天往返于中欧之间的15亿美元商品中,近1/3属于中德。

  两国间的贸易活跃也就意味着更大的人民币需求,据统计目前德国境内已有9%的企业使用人民币结算与中国的跨境贸易,这一比例高居欧洲首位。

  法兰克福金融协会执行总裁胡波尔图斯·沃斯认为在法兰克福开展人民币离岸业务会进一步有利于中德企业开展业务,他说:“企业客户能在法兰克福开设人民币账户进行人民币买卖、人民币汇率对冲,人民币结算进出口贸易,开具与承兑进出口贸易信用证,开立银行担保,以及一些特定的资本往来业务等。”

  在他看来,“直接使用人民币结算还避免了进出口贸易过程中产生的转汇费用,通过减少支付成本提高净利润,从而激发经贸深层潜力,促进经贸投资总量的增加。”

  德国人务实的作风也给法兰克福建立人民币中心加分,虽然竞争对手伦敦早早就喊出了“西方中心”的口号,但接下来双方政府间的合作却有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之嫌,而德国人却默默发力,后发先至地成为第一个与中国签订央行间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的合作备忘录的国家---比英国早了三天。

  中国人民银行与德意志联邦银行于2014年3月28日签署了在法兰克福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的合作备忘录,之后将确定法兰克福人民币业务清算行。刚刚对德国进行国事访问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德国总理默克尔见证备忘录的签署。

  这一备忘录的签署被视作法兰克福打造人民币离岸中心的重要内容。在人民币尚未实现完全自由兑换的背景下,人民币清算机制是连通在岸与离岸两个市场的重要桥梁。目前在亚洲之外,并没有指定银行允许从事人民币交易清算服务,在欧洲的人民币离岸交易仍需通过中国香港完成结算。法兰克福如果能在清算方面拔得头筹,那么就意味着会在人民币业务中占得先机。

  德国中央银行德意志联邦银行董事阿西姆·纳格尔对人民币在德国的前景十分乐观,他说:“中国经济地位的迅速提高及贸易和投资关系的多样性,特别是与德国往来的密切,使得在全球范围对人民币结算的需求日益增加。目前人民币在国际上的使用量根本不能体现中国的经济地位,中国市场的开放值得欢迎。”

  德国人已经清楚地看到了人民币的巨大潜力。按照环球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的统计,人民币成为全球第八大支付货币。人民币不断升值、交易量的急剧扩大及这种货币作为投资组合渠道的吸引力越来越大,所有这些因素都推动其使用量激增。

  环球银行金融电讯协会亚太区支付和贸易市场主管弗兰克·德普拉泰尔表示:“对世界各地的金融机构和企业来说,使用人民币正在成为一种常态化的操作。”

  业界估计,到2020年,人民币结算总量则将占到全球贸易结算总额的两成,而法兰克福则打算牢牢抓住这一机遇。 纳格尔称:“人民币目前已完成了向贸易货币的过渡,下一步作为投资货币的进程因资本流通管制尚未完全结束。我认为,人民币有潜力,在进一步可自由兑换后,在今后几年作为全球储备货币起重要作用。”

  双城内外

  尽管人民币只有中国人民银行这样一个发行机构,但在岸和离岸持有的人民币特性不同。由于人民币目前不能跨境自由流通,两种人民币交易市场有显著区别。金融界将离岸交易的人民币冠以一个虚构的货币代码(CNH),以区分在岸交易的人民币(CNY)。CNH被广泛用来指代以在中国大陆以外持有的人民币,特别是以香港为中心的全球人民币离岸市场。

  如果从人民币支付量看,据环球银行金融电讯协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月,中国香港在人民币支付量中仍占据绝对统治地位,支付活动占有率占到全部份额的73%。而在其他希望成为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城市,包括伦敦和法兰克福这对“双城”较量是否成功,目前也只能成为香港的补充。

  伦敦对自己的定位一直很清楚,从一开始想的就是打造人民币交易的“西方中心”,与东方的香港形成互补。香港方面认为,如果伦敦要发展人民币业务,就需要与中国内地人民币市场或香港离岸人民币中心建立联系,这是由客户的需求决定的。一旦这种联系建立起来,香港作为中国大陆的延伸,便能为伦敦提供一个平台,使位于伦敦的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能向客户提供包括人民币跨境支付、存款、投资、借贷、发行债券等服务。

  伦敦作为金融中心,是远离卖方与买方的第三方市场,拥有更大的中心辐射效应。其优势在于大量金融机构在金融城从事交易,金融市场活跃,机构之间交易量大。比较而言,香港的市场在深度和活跃性方面尚有待发展。

  英国也很重视和香港在人民币业务上的合作。财政部金融大臣马克·霍本说:“我们相信,伦敦是香港理想的补充,利用我们世界领先的技术、富有竞争力的商业环境、市场深度以及所处的欧洲时区,伦敦将成为西方离岸人民币市场的中心。”

  由于一开始就有为给香港“打下手”的清楚定位,伦敦在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的竞争中,目前暂时领先。

  不过伦敦并非没有软肋,德国黑森州经济部长阿尔瓦奇尔就毫不客气地指出,“英国不是欧元国,而且还在酝酿公投,商讨是否要继续留在欧盟。”

  法兰克福在短期中还无法撼动伦敦在外汇市场中的地位,法兰克福金融学院的霍斯特·勒歇尔教授认为,伦敦和法兰克福之间不会相互竞争。他说:“伦敦是全球最大的外汇市场,但是在企业债券以及包括商品和服务的国际支付往来方面,法兰克福则占优势。”

  人民币国际化的列车不止要驶过这几个城市。卢森堡、巴黎以及苏黎世也都把自己标榜为人民币在欧洲地区的交易中心。而新加坡、悉尼也为争夺人民币亚洲交易中心的头衔而展开了激烈竞争。

  这种多中心的相互竞争,对于人民币的国际化是件好事。汇丰银行亚洲货币研究主管保罗·梅克尔就表示:“能够交易人民币的地方越多越好,这将扩大人民币的流通使用范围。你需要看到的一点是,离岸人民币流动资金池的规模正日渐扩大。

  哪座城市会最终成为真正的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还得市场说了算。

1
标签: 伦敦 法兰克福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