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监管应更“精准”
针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监管者的智慧面临考验。“急刹车”不是可持续发展的应有思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到头来一定是越管越糟 影响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消息接踵而至。
针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监管者的智慧面临考验。常言道,宜疏不宜堵。“急刹车”不是可持续发展的应有思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到头来一定是越管越糟
影响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消息接踵而至。央行日前紧急叫停支付宝、腾讯的虚拟信用卡产品,同时叫停的还有二维码等支付服务。据悉,央行就继续收紧网络支付和手机支付已经完成征求意见程序,拟规定个人支付账户转账单笔不超过1000元,年累计不能超过10000元;个人单笔消费不得超过5000元,月累计不能超过10000元。
究其原因,央行相关负责人称是出于安全和监管考虑,但市场则揣测为这与二维码支付动了银联的“蛋糕”不无关系。传统的线下收单业务中,发卡行、收单行与银联按比例分成。以支付宝、二维码支付等方式,可以绕过银联,由第三方支付公司向商家收取手续费,每年按与银行协商的总费率支付给银行。虽然银联之后解释为“躺枪”。
无论后续措施如何制定,无论出于哪种考虑,叫停本身对方兴未艾的互联网金融会产生一定影响。针对互联网金融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监管者的智慧面临考验。常言道,宜疏不宜堵。“急刹车”不是可持续发展的应有思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到头来一定是越管越糟。
人们正在享受到以网络支付和移动支付为标志的互联网金融带来的生活便利,数千万的小微企业和数亿的用户,是金融创新的内在驱动力。这些伴随科技进步产生的金融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大势所趋。但由此可能产生的风险,则需要稳定、规范的监管。
创新与监管应当平衡发展。互联网金融大大降低了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门槛,使越来越多的用户参与到金融交易活动中。但是金融交易内在的复杂多样性和专业性没有改变,金融业多年来积累形成的风控体系所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觑。对于金融创新的引导,前置监管是最好的选择,即便一时达不到,至少也应该是平行监管。因此,应当尽快把简单规范的操作框架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结合起来。在监管思路上,应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推动建立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制度框架,尽快明确现有监管部门的监管职责,既包容创新又确保监管到位。同时,针对互联网金融明显的跨行业、跨市场特征,相关部门必须建立良好的金融协调保护机制,畅通互联网金融消费者的投诉受理渠道,开展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教育活动,提高参与各方的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小荷才露尖尖角,面对网络支付和移动支付强大的生命力,应为之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正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要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而精准监管,才能使互联网金融获得更多发展的正能量。(经济日报记者 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