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中国对美贸易威胁源于数据统计误导

扎卡里 卡拉贝尔 | 2014-03-14 15:13 845

  原标题:美媒:中国对美贸易威胁源于数据统计误导  美国商业内幕网3月12日文章,原题:我们需要超越“中国制造”误区每月我们都会看

  原标题:美媒:中国对美贸易威胁源于数据统计误导

  美国商业内幕网3月12日文章,原题:我们需要超越“中国制造”误区每月我们都会看到人口普查局发布的贸易数字。特别是过去10年来,那些数字变得格外有分量。认为中国在继续削弱美国工业和国内工资水平的观念,已在美国根深蒂固。最近民调中,大多数美国人视中国为当前的主要经济和军事威胁。媒体报道的贸易赤字,进一步助长了这种观念――认为以前的美国制造如今变成了中国制造。然而,若我们所依据的数字是错的,那会怎样?

  若用20世纪的标准看,中美贸易平衡很容易被解读为美国面对崛起的中国力量表现弱势。但这种理论已过时了。那些数字的一大问题是,它们假设每个制成品都是在单一国家制造完成的。几十年前,一辆美国汽车在底特律制造,零部件来自不远的俄亥俄州工厂,钢铁来自宾州。而如今,几乎没有一样东西是在同一个地方生产,无论T恤、波音飞机还是耐克鞋。

  就拿iPhone来说。它们大多是在中国南方一家工厂组装。之后被运到美国作为进口。据计算,在美国卖的每一部iPhone给美中贸易赤字增加约200美元。但iPhone真是“中国制造”吗?至少有来自5个国家的十多家公司为其供应零部件。这意味着,中国这个“产地国”分得的馅饼份额微乎其微。亚洲开发银行估计,每部iPhone的价值实际落入中国经济的少到10美元。

  把这种情形推广到几百种、数千种商品。那些被视为从中国进口的耐克鞋、平板电视、服装、家具和玩偶,几乎全是美国(或日德韩等)创意,零部件全球采购,然后在华组装,最后卖到别处。

  我们的双边贸易数字甚至都没考虑美国有很大顺差的服务业(比如旅游)贸易数字。而仍陷在上世纪50年代思维的数据却是报道最多、最受关注的,于是中国成了美国的巨大经济威胁。

  如果说统计数字根本上是误导,那意味着我们在误读现状。中国不是经济威胁。相反,技术才是威胁。中国崛起或衰落,中国对美进口更多或更少,都没多大区别。别把我们的问题归罪于对华贸易,挑战不来自中国,而来自我们自己。(作者扎卡里 卡拉贝尔,乔恒译)

0
标签: 数据统计 误导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