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金融
在我看来,传统的产业链与企业融资的各个环节息息相关,即对应的是企业经营的采购、生产、销售三个环节。采用基于应收账款融资的产业链融资业务模式,把这个时间点移到现金流的缺口,以弥补“卖出存货”与“收到现金”期间的现金流缺口。
TC:TreasuryChina
郎:郎波
TC:近年来,企业越趋注重其产业链生态环境,银行也在发力产业链金融服务,您如何看待产业链金融?
郎:在我看来,传统的产业链与企业融资的各个环节息息相关,即对应的是企业经营的采购、生产、销售三个环节。无论企业如何发展,需求如何改变,都不外乎这三个主要环节,与之相对应的企业流动资金占用的三个科目是:预付账款、存货及应收账款。因而,所有针对企业产业链金融服务无外乎是利用这三部分资产作为企业贷款的信用支持,形成预付类融资、存货类融资以及应收类融资三种基础的产业链融资解决方案。在采购阶段,主要是预付,我们需要的资金有价值和意义就在于,把支付的时点往后挪,加一点杠杆获得撬动采购环节所需资金。如采用基于预付账款融资的产业链融资业务模式,以使“支付现金”的时点尽量向后延迟,从而减少现金流缺口。在日常经营环节即生产环节,因为涉及到动产,可以采用基于动产质押的产业链融资业务模式,以弥补“支付现金”至“卖出存货”期间的现金流缺口。而在销售阶段,卖出存货和收到现金有一个应收的时间点,这也是我们用得比较多的时间段。采用基于应收账款融资的产业链融资业务模式,把这个时间点移到现金流的缺口,以弥补“卖出存货”与“收到现金”期间的现金流缺口。
TC:您认为作为核心企业,如何给相关的上下游企业提供进一步的服务支持?
郎:关于这点,更多的就是我前几年在新希望集团工作的分享。新希望是最大的玉米进口商,采购回来之后,也会分销给全国各大经销商、饲料公司。新希望集团是产业链“1+N”中的“1”,那么它会想,我为什么要为“N”做担保,而银行不论在哪个阶段,都希望有一个“1”为“N”做担保,以便做一系列的贸易抵押服务都有延伸,那么“1”会进一步想,如果我会负债,则没办法争取更多的客户。在这个理论上,我提出一个问题,无论“1”是谁,它都会很谨慎地做担保的角色,也会给产业链上的公司带来一定的壁垒,那么金融机构,能否不看那个“1”。我把这个问题抛出来,和大家探讨一二。另外,现在一些银行在提供产业链金融服务时,为了留住6000万元的存款,帮客户做网购的卡,找一个供货商看能否提前销售一部分货。我在这个交易中收获很大,即如果把一个产业网连起来,通过网络支付,或者利用现行的科学技术,可能在贸易这个产业链上,还有更多的机会。
TC:从资本市场的角度,请问应如何做好金融服务,给整个产业链提供资金帮助和银行服务的差异?
郎:目前,绝大多数还是由银行提供金融服务,但肯定还有服务不到的地方,服务触角延伸不到的地方,马云搅动了银行这一池春水,而且现在企业也争相成立银行。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产业链中,“1”希望能带着“N”发展,在这个闭环中,“1”最了解“N”的情况,因为了解,它们在能把握风险的情况下做一些深入的金融服务。这些服务也许银行在某一天能做,但是一定还有做不到的地方,所以我认为,今后对企业的金融服务会更加丰富,因为市场需要各种各样的资金和平台,市场参与各方都会有相对应的服务对象。
TC:大数据模式建立起新的商业模式,重新定义产业链金融,如何把大数据的基础应用于产业链,探索新的服务模式?
郎:拿新希望来说,新希望有20多家担保公司。大家都知道,担保公司肯定是跟各银行合作,另外一头就牵着众多的农户,然后银行贷款给各农户。所以,当企业能够将产业链上下游的数据集合并进行分析时,如果没有银行,也会有其他服务机构加入这个市场,担保公司可以提供信息。现在很多服务机构也不只做企业内部的业务,也会提供诸如买方和卖方的信贷。金融机构就是靠信息降低风险,如果担保公司将信息提供给其他服务机构,那也可以为企业提供同样的服务。
TC:107号文对信托、融资租赁等行业有哪些影响?您如何看待2014年的中国金融格局发展,会有哪些整合或趋势?
郎:107号文对影子银行作出了概念的界定以及定性。“影子银行的产生是金融发展、金融创新的必然结果,作为传统银行体系的有益补充,在服务实体经济、丰富居民投资渠道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全文的宗旨主要是坚持分业经营,分业监管,谁家孩子谁家抱。但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要求加速推动利率市场化进程,进而导致金融机构利差缩小,势必促使金融机构开展综合经营业务,调整盈利结构。这其实是一个悖论,如何研究解决这一悖论才是关键。大资管时代到来,呼唤一场全面的监管变革。从宏观上讲,市场走向混业时,监管也必须做出调整,这需要一个深入、细致的顶层设计;从微观上讲,监管不仅要亡羊补牢,更要未雨绸缪,监管的创新必须跟上市场的步伐。
我认为2014年,以传统金融和间接金融为主的格局,在我国短期内还不会发生太大变化,但是其他创新类金融可能会更加活跃,加快发展,一定程度上会给传统金融、间接金融带来较大挑战,但是否能健康可持续发展,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经得起时间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