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如何成为一池活水
说老百姓听得懂的话,做老百姓看得见的事,是新一届政府与众不同的执政风格。就笔者的理解,让金融成为一池活水的核心就在于“活水”二字,活水是什么样,中国金融改革就要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去努力。
说老百姓听得懂的话,做老百姓看得见的事,是新一届政府与众不同的执政风格。这一风格在3月5日李克强总理所作的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再一次得到彰显。像“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把13亿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等提法,生动活泼,浅显易懂,甚至还有点“潮”。
在诸多有意思的提法之中,“让金融成为一池活水”最令笔者印象深刻,小小一个比喻,就把中国金融体系现存诟病、改革方向和发展目标的要义涵盖其中,寓意深远,值得品味。
就笔者的理解,让金融成为一池活水的核心就在于“活水”二字,活水是什么样,中国金融改革就要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去努力。“活水”应该包含三个特征:
一是有进有出。所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活水需要新鲜来源和旧有成分不断激荡、相互融合的动态水体,有流入,有流出,水流才能永葆新鲜。对于金融体系而言,新势力的进入会带来全盘激活的鲶鱼效应,2013年互联网企业对金融领域的挤入就让我们看到了初来者的活力,而通过鼓励互联网力量和民间资本进一步进军金融行业,这种活力还可以继续增强。与此同时,建立金融机构的退出渠道,允许刚性兑付的打破,金融体系才能在进出有序的状态中提升资金融通效率。
二是潺潺流动。所谓“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如果把经济发展比作满园春色,那么尘土即是实体经济,流水则是金融体系。经济增长的很大一部分动力蕴藏在流水之中,而不是死水里。因此,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最根本的举措在于让金融资本流动起来,而不是堆积于金融体系内部,形成高危的堰塞湖。一方面,通过推进利率市场化、金融综合化和金融现代化降低资金融通的门槛和成本;另一方面,通过打破刚性兑付、优化风险分摊,让淤积在金融体系内的过多风险得以稳健释放。
三是清澈透明。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流动的水体才不会由于泥沙堆积、浮萍满池而变得混沌和污浊。让金融之水变得透明,一方面需要消除金融行业和普通老百姓之间的专业不对称,让貌似高大上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真正变得亲民起来,鼓励金融知识普及的各种努力,避免金融体系借助专业优势摄取超额利润;另一方面需要让金融市场运行的制度设计更加公开透明,将金融行为置于阳光之下,避免暗箱操作和专业欺诈的可能发生。程实 (经济学博士)